巫山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此子不可與之為敵,領先四十年,巫山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戴河市西十裡,有一個三麵環水的高坡,劉帥近段時間就在這裡療養。

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帥的身體貌似好了不少。

這兩年,中醫藥大學和炎黃醫院的專家學者們,專門就老人的身體,成立醫療小組。

希望科技集團,名字也起得不錯,隻不過是幾個老外隨口叫出的hope,真還給人類帶來希望。這不,他們居然鼓搗出了什麼磁療共振的玩意兒,對老爺子的身體,非常有效。

原本的時空,老人雖然一直退居二線,但始終都在關注中國的改革開放。因為阻力重重,本身就身體欠佳的老帥,更是儘心竭力,耗儘心血。

我們經常聽說,醫生隻能醫病不能醫命。當一個人的精氣神沒了,神仙也就挽救不過來。

由於巫山的到來,改變了不少格局。改革的阻力誠然有,在有些地方還不小。那不過是疥蘚之疾。在改革這股浪潮下,任何反對勢力,都會被撕得粉碎。

劉太蒙在老帥的催促下,從軍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山地旅長、師長,統一之戰軍長,新編第一軍軍長。現在更成為軍中炙手可熱的人物,年過不惑,是軍區副司令員。

老人的生日,在農曆十月十六。

重生以來,巫山對巴蜀係的元老,也就偉人那裡走動得多一些。仍然健在的劉帥和聶帥,聶帥就不必說了,長期紮根在沙漠,偶爾回京,也是來去匆匆。劉帥這裡,他很少過來。相信作為巴蜀一係年齡最大的前輩,他也在關注自己的一舉一動。

為了給老爺子祝壽。在挑選禮物的時候,還是煞費苦心。

最後,莎莉的一句話,解決了問題。朱建國這丫,專程派人帶了京師大學考古係的人一道,去買了個古董。花錢不多,才五百塊錢。據說是北宋時期的一個什麼碗。

五百塊錢在一般人的眼裡,就是一家人兩三年的生活費,財大氣粗的巫山,當然不會在意。

古董。他一竅不通。但既然是京師大學考古係的人出麵,肯定假不了。

秋風漸起,華北的風顯得特彆涼,特彆勁,吹得大旗獵獵作響。

鮮豔的紅旗迎風飛舞。矯若遊龍。

巫山站在大旗下,舉著望遠鏡。看著水天相接的渤海。久久沒有說話。

“小山,我們上車走吧?”朱建國有些著急了。

“恩,”巫山淡淡點頭上了車:“喬叔,不遠了吧?”

“十分鐘。”喬叔充當司機,開著巫山的車子。

在京師,其他人都可以去玩兒京師吉普。作為炎黃的創始人。巫山肯定開著自己公司的車子。

謔!好家夥,公路兩旁,清一色的都是軍車。

炎黃轎車,在京師自然不打眼。在這裡就特彆顯眼了。

自然,身穿便裝的巫山和朱建國,每個人都會看上一眼。

老人還是戴著墨鏡,身著紅色炎黃吉服,滿麵含笑。

“山伢子來啦?”老帥的手往前探。

巫山趕緊過去,彎著腰讓他在頭上、臉上摩挲。

“小家夥這次沒長個了。”老帥嗬嗬大笑:“不能再長了,都已經比你太蒙叔高出一個頭啦。”

“劉爺爺,我和小山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朱建國在一旁急了,趕緊插話。

禮物自然有人收下。他們知不知道這東西的價值是一回事兒,巫山自己的心意到了就好。

“是小五子吧。”老爺子笑容未減:“聽說了,當初京師的小霸王,如今成了彆人心目中改邪歸正的楷模。好,好,好,相信老大哥地下有知,也倍感欣慰。”

連續三個好,讓朱建國哭笑不得。都兩三年了,人們還拿他的以前說事兒。

開飯的時候,巫山被劉帥特意關照,坐在老人一桌,並在他的右手邊陪著。

這讓朱建國恨得牙癢癢的。

當然隻是玩笑話。他自己曉得和這個乾弟弟相比,也許能勉強做一片綠葉。

“校長,我給您敬酒。”一個年近古稀的軍人走了過來,一大碗酒喝水一樣進了肚子。

校長?巫山這才想起來,老人是中國陸軍大學的首任校長,被世人稱作中國陸軍之父。

一個個五花八門的稱呼叫了出來,一碗碗酒喝了下去。

老人清楚地記得每一個人的姓名、愛好,隨意寒暄幾句。

其間,國家現任的大佬們,包括總理趙立生,都送上了自己的賀禮。

“校長,柔佛不敢出戰。我們要白去一趟了。”同桌的一位老將軍有些惋惜的說道。

這人是共和國第一批將軍,好像姓馮,具體是中將還是大將,巫山記得不大清楚了。

“這就是問道於盲了。”劉帥自我解嘲:“誒?我現在真的是瞎子!”

他這話誰敢接嘴呀?

接著,他又指著巫山笑道:“小家夥剛從那邊回來,你們應該問他。”

“怎麼能說白去呢。”巫山放下筷子。

他停止吃喝,當仁不讓接過話頭,搖搖腦袋:“與大戰一場相比,讓柔佛不敢出戰,是更大的勝利。”

就這一插話,讓與坐的老將軍們高看了一眼。

在座的人,誰不是戰功赫赫?一個毛頭小夥子,在眾人的注視下,還能侃侃而談,就是一個心理素質過硬的人。假如他言之有理,那眾人對他的觀感,肯定更上一層樓。

“巫山說得對,這說明我們已經從氣勢上徹底壓倒對手了。”另一位老將附和道:“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符合古人的兵法。”

“話是這麼說。可是不打一戰,總覺得不過癮啊。”下一位揉著手腕,眼巴巴的看著巫山。“在中南半島上,你們收複暹羅、撣國、寮國、真臘、安南,打得開心。山地軍跑了這麼遠。可是一槍未發啊。”

原來,這人是支持王永興的啊。不曉得他是徐世友一派還是王鐵成一係,不管怎麼樣,都對王二哥有百利而無一害。

共和國的將軍們,前前後後,一千五百多人,巫山哪裡記得了那麼多?隻不過一些長相突出或者事跡鮮明的人,才會略知一二。

“文將軍,好戰不可取。”巫山恰好認識他,半開玩笑地說道:“止戈為武。我們加強武力的目的是為了和平,而不是為戰而戰。”

他仰頭把一口酒喝下,潤潤嗓子:“中南半島的戰爭,本意不是為戰,而是為了耀兵威。讓土著人見識一下我們的手段,以後看到我們的華人華僑時。儘可能的客氣一點。不要把他們當成任意屠宰的羔羊。你以為我們現在真的有實力橫掃南洋?真要有這本事,我們現在還呆這裡,還廢這麼大的周章?直接攻破加卡塔,踏平梅尼拉。”

文將軍咂咂嘴,有些遺憾:“這麼說,我們中隊始終隻是為了炫耀武力?”

“也不能這麼說吧。”巫山安慰道:“我們中國的軟硬實力都還很薄弱。不說其他的。海軍空軍,就是一大軟肋。柔佛?不出所料,過不了多久就挺不住自動加入中國大家庭的。彆看隻有王老二的山地軍,神龍軍早就派人過去了。”

附近一桌一位老將軍笑了起來:“那我們這批老家夥。可就等著看中人在南洋耀武揚威的時候。到時候,你可不能說天下平定,可以鑄劍為犁,馬放南山了。”

“你們願意,我們都不會願意。”巫山撇撇嘴:“國雖大,好戰必亡,的確沒錯,可是我更看重另外一句話: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家業越大,越是要防著強盜來搶,越是需要強悍的軍隊。”

“這話我同意。”劉帥終於忍不住插嘴說道。“陳佳貴這小子,這次他深得戰爭的精髓。一方麵敲山震虎,將來讓柔佛舉手來降,呂宋、爪哇不敢再對華人加害。另一方麵,把戰爭的規模縮小在一定範圍內,在世界上一個浪花都冒不起來,山姆、蘇聯無話可說。”

老校長發話,一眾老將們都不接話。陳佳貴什麼德行,誰不清楚?要說他老陳突然之間有如神助,敢在中南半島恣意縱橫,誰都不會相信。

反而是麵前這個年輕人,好像每一次戰爭,都有他的身影。

中南之戰,與他息息相關。

帶領軍艦回國有他,寶島之戰也有他。

率先進入那裡的是他,這次在暹羅、撣國的處理上,還是他。

從前方反饋回來的情況,那邊的土著軍隊,不堪一擊。

誰都明白了,這年輕人做事情進退有據。

讓幾乎所有派係的人,一股腦兒過去,自己反而隱身幕後。

難能可貴的是,他竟然隻有二十三歲。

誰都年輕過,大家都覺得自己處在這個年齡,如論如何都做不到。

“那是因為我們軍人骨子裡都是好戰份子。”巫山歎了一口氣,拿起了筷子:“其實,我現在非常想到爪哇、呂宋去看看,看看那幫猴子進化到什麼程度了,值不值得打一打。一群二百五,以前我們中國不行動,肆無忌憚對華人實施慘無人道的滅絕政策。”

戰爭,都是要死人的。每一次打戰下來,戰友們無不心碎,總有朝夕相伴的人離開人世。

咱們向往和平,貪戀和平,卻得不到真正的和平。

因為真正的和平是向往不來的,隻有戰,才能止戰。可是一味好戰,同樣會把民族推向死亡的深淵。

這是一個看似矛盾,卻又確鑿無誤的悖論。

見巫山出神,其他人也一聲不吭,靜靜的吃著飯菜等待著。

他渾身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讓一旁的老將軍們都為之頜首。

巫山終於發覺了氣氛不對勁,抬起頭來,四處看看笑笑。

“各位前輩,”巫山終於收起了鋒芒:“現在,我啥都不是,隻是人大的學生。這裡有彩雲軍區未來司令員的老爸在,我劉叔今後會處理那邊的事務。而且,王二哥的花城軍區,也會在一旁協助。”

老一輩的人,除了劉老的學生和老部下,都沒過來。

但每一個人的祝福或者禮物都過來了。

巫山還暗自觀察了一下,他的家人似乎都沒在,當然除了汪奶奶。

“小山伢子,”劉帥的眼鏡,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摘下去了,他笑得樂不可支:“你這孩子怎麼把矛頭指向我?太蒙還不行!”

巫山翻了個白眼,估計隻有他才會這麼做。這樣也適合他的年齡。

突然想到老人看不見,他壞笑道:“這麼說,劉爺爺您懷疑京師的決定?”

“校長,您這話我可不敢苟同!”下手一桌的老將軍發話:“太蒙在山地旅的時候,第一次帶兵,都是可圈可點的。那時候他隻是一個旅長,麵對的可是軍中後起之秀曹學友。”

巫山暗中觀察,發現他們在說話的時候,一個人說一點。這就是長期在一起配合的默契。

另一個接話:“就是,校長您看,太蒙現在都和曹學友平起平坐了。”

“老師長就是這樣。”話音未落,又換了一個人:“這就是所謂的愛之深責之切?”

“這責備的也太過了。”一個老將軍摘下軍帽:“太蒙在寶島之戰中的首功,有目共睹。”

一位喝得酡紅的臉也冒了出來:“老師長啊,太蒙在寶島的軍功已經夠顯赫了。毅然決然進入前途未卜的中南半島,非有大勇氣的人不敢去。”

明知道這些都是馬屁,聽著好像在責怪老帥。

巫山在一旁聽得心頭大樂。

隻有和爺爺的老部下坐在一起的朱建國,睜著迷茫的雙眼,跟著說話聲扭動脖子。

“來,劉爺爺,這個糖醋排骨,聽汪奶奶說您最喜歡吃。”巫山給他夾到碗裡。

老爺子的手,很穩健。他慢慢地拿著筷子,每一下都夾得穩穩當當的。

筷子和碗碟之間,沒聽到發出一絲碰撞聲。

要不是知道老人雙目失眠,誰都想象不到這是一個視力有障礙的人做的事情。

大家在劉老這裡來祝壽,有的是學生,有的是老部下。

這並不就意味著,雙方在同一個派係。

有些時候,連對手都尊敬的人,才是偉大的人。

老人的一生,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

來的人,都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不由自主地尊敬他。

所有來的人,他們發現這次來值了。

不僅加強了和老人的關係,更是發現巴蜀係的後起之秀。

大家在說著奉承話的時候,凜然發現,劉太蒙的每一件事情,都離不開眼前這個年輕人。

“此子不可與之為敵!”這是幾乎每一個道賀的人回家後對家人吩咐的:“止咳與之交好。”(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