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現代道教的構想,領先四十年,巫山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薛勁光將軍來了,他必須來的,因為他是海軍司令員。

海軍史上劃時代的事情,他不來,就不應該了。

另外兩個人卻也聯袂而來,一位是徐世友將軍,另一位老將軍巫山看著眼熟,始終不曉得是誰。

徐伯伯自然看到巫山了。和其他人,老爺子是握手。到了巫山這裡,啪啪在他肩膀上打了兩下,疼的巫山齜牙咧嘴。

作為龍騰在南洋行動的總指揮,王永興沒有跟隨大隊行動。他和其他戰友,一直在海灣外麵等候。一旦發生什麼不可預測的情況,開著軍艦就去接應。這次回來,他自然是在隊伍裡。

但是,龍騰隊伍裡,卻出現了幾個身著龍服的南洋華人,由精神矍鑠的張承忠老人率領。

原本以為,這老人風燭殘年。一縷白須,顯示出老人的年過古稀。

無意中閒聊,才曉得他的身份。

南洋華人,本身就要來到大陸尋求祖國的支持。在巫山得知他的身份後,有了另一層想法。

世界上宗教繁多,大體上,也就有基督教、佛教、回教這些教派。

中國,是道家的發源地。

道家分外兩派,一派主張出世,靜養以求長生。另一派,則主張入世。入世教派,在東漢末年,受到毀滅般的打擊。當年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聲勢浩大。秦中一帶,有五鬥米教相互呼應。後來被東漢朝廷殘酷鎮壓,從而也導致國力衰敗,有了後來的三國時期。

東漢以後,入世教派幾乎消失不見。各朝各代,聽聞有入世教派的消息,傾其全力,犁庭掃穴。

但是,入世教派,竟然流傳下來。

沒錯,張承忠老人,就是道教入世教派的當代教主。

世界上三大教派,在中國教眾甚多,而唯獨道教式微。

佛家言“法”,相當於中國的“道”,為通於一切,該儘一切也,即不變之軌律。兼具宇宙之規律,與“道”之規律之意義相類似。

東漢時佛教初入中國舉步為艱,那個時候儒家認為佛教教義是夷狄亂言,無父無君,不恥一顧,應該廢除。

佛教為求生存隻好寄養在道家門下,正好在釋迦摩尼的同一時代有老子出關的傳說,於是佛教極力靠攏,自認佛祖當年是老子點化成佛。

有了老子的庇護,就避開了許多不必要的排外打擊,於是一帆風順。到了晉代,遂造成了喧賓奪主之勢。

後來晉朝道士王浮寫了一部《老子化胡經》。雖然化胡經的內容,不過是再次補述傳統中國人對佛教的普遍看法,但那時的佛教已非當年的吳下阿蒙,勢力已經大到不再忍受那種對佛教不敬、誣謗的言論了。也正是這部化胡經讓佛道相爭了千年。

也就是說,佛教是先依附於道教,等到自己實力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就把道教一腳踢了!

基督教於十九世紀初傳入中國,一八零七年,英國倫敦宣道會派遣馬禮遜到中國,是為第一個到中國大陸的新教傳教士。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簽訂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基督教的傳教活動亦被作為特權列入條約,傳教士遂以此為護身符進入內地傳教。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教徒人數快到七十萬。

一九五零年,吳耀宗等中國基督教領袖發表了《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的“三自宣言”,標誌著中國基督教徹底擺脫了外國教會的控製,徹底割斷了與帝國主義的關係,實現中國基督教“自治、自養、自傳”,獨立自主自辦基督教事業。

回教公元七世紀中葉自西亞、中東傳入中國的一神教信仰。經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傳播發展,現已成為中國五大宗教信仰之一,有信徒約兩千多萬人。

回教傳入中國後,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五個教派,即格底木教派、虎非耶教派、哲合林耶教派、格底林耶教派、伊合瓦尼教派。這五個教派的基本信仰都屬遜尼派,其教規律法又都崇信遜尼派的哈乃飛學派。

清代中國慕斯林中形成許多著名的門宦。門宦是清代對蘇非教團的意譯,現代學術界所謂的中國回教門宦製度,則指發展得比較充分、比較典型的蘇非教團的組織管理方式。

門宦製就是教主製,每個門宦都有一個被神化了的世襲教主,他既是門宦的精神領袖,又是世俗領袖。在宗教遵行方麵,門宦不太重視教乘的五功,而專注於教乘的靜修與參悟,尤其沉湎於念誦祈禱會。門宦認為,隻有修煉道乘,才能接近真主。各門宦的功修方法均較獨特,大都秘不外傳。

中國傳統思想中神道設教的認識,決定中國社會對任何宗教都不排斥。因而各種宗教在中國的傳播沒有障礙。

中國傳統思想認為宗教的作用隻限於教化民眾,而不像是西方社會把宗教作為統治的基礎。因此,在中國曆史上,宗教連作為統治階級的工具的這種地位都沒有達到。中國在曆史上沒有宗教戰爭的原因就在這裡。

因此,宗教在中國社會的地位比較低,是造成各種宗教廣泛傳播或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巫山不滿足於讓其他宗教在中國大行其道,而傳統的中國道教卻日趨沒落。後來的諸多恐怖事件,都由一些彆有用心的人,利用宗教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目前,中國剛剛經曆十年浩劫,百廢待興。宗教在這個時候的影響力,暫時還看不出來。

一旦國家的改革開放進入正軌,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極大豐富,需要精神上的追求,各種宗教就有了傳播的土壤。

記得在另一個時空裡,巫山到甌江地區,看到佛教盛行,寺廟遍地。據說,每年正月初一,為爭第一炷香,競相競價。有一次的價格,到了令人嗔目結舌的八位數。這種事情,彆人不清楚,巫山也沒有見到。不過傳得有鼻子有眼的,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至於他本人,是個無神論者,什麼宗教都不相信的。但是,各種宗教書籍看了不少。有一次,在一個廟裡,和主持討論教義。該主持非得說他這人深有慧根,讓他皈依。另一個時空的巫山,說了一句話:“佛教都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和尚,請告訴我,佛教在中國這麼多年了,哪一位華人成了佛陀?要是有,我立馬皈依。”這主持從此再也不提這事。

作為另一個時空的靈魂,他想把這些來自異域的教派,扼殺在搖籃裡。先由政府控製,支持合乎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道教,先來占領思想領域。等到其他宗教想進來的時候,卻發現水過三秋。

編故事的能力,巫山還是有的。他利用在軍艦上的時間,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苦思冥想。後來,交給張承忠老爺子,讓他擊節讚歎。

參觀完軍艦,王永興肯定要回京師。他心裡七上八下,不知道麵對自己的是什麼。不管這次取得多大的成績,先斬後奏這個罪名肯定背在身上了。何況,江寧再也不想回到家裡,準備死心塌地留在南洋。其他龍騰的好戰分子,一個個也躍躍欲試,想和江寧一道在那裡打下一片江山。在南洋的時候,他捏著鼻子認了,這時候也不得不回京師去討一把尚方寶劍。

江寧哪敢跟他回去?他隻好把目標指向了巫山。知道如今,王永興也不曉得巫山的身世,隻見這小子與徐世友和薛勁光兩位老將軍混的稔熟,肯定來頭不小。帶上他,挨板子的話,兩個人一起挨,自己身上或許會輕鬆一點。

“我們要去京師,你們也要去京師?”巫山和王永興去跟徐世友等老將軍告彆的時候,老爺子詫異地問。

巫山隻好把要去的理由,原原本本給三位老將軍彙報了一番。

末了,巫山還加了一句:“這些南洋僑胞們,也要去的,他們很想得到祖國的承認和支持。”

得,龍騰的事情,三人也管不了。至於南洋的事情,就更沒有發言權。那就一起走吧。

“徐伯伯,那位老將軍是誰呀?”上了飛機,巫山悄聲問徐老將軍。

“啥?你還不曉得他是誰?”徐世友本身就是大嗓門,這下說話壓根兒就沒小聲:“哈哈,老軍啊,虧得你整天還得誇獎這小子,他不認識你呢。”

薛勁光將軍在旁邊聽到了,撲哧一樂。海軍實力大增的薛老爺子,從見麵到現在,一直都笑容滿麵。隻有王永興在旁邊傻愣愣地看著,不曉得巫山和三位老將軍的關係。

“你就是和尚他們經常說的小山吧,前段日子耳朵都起了繭疤。”老將軍說著,裝模作樣掏掏耳朵:“那好,我們認識一下,我是軍丁丕!小夥子挺厲害,帶著幾個人就把第一次軍演攪得七零八落。”

偶勒個去,原來他是閩州軍區司令員啊,難怪看著這麼熟悉。前世閒著無事,準軍事迷巫山童鞋,在網上可是把每一個將帥都查了個遍。這老爺子的樣子,比較獨特,看上去愁眉苦臉的,難怪巫山見麵的時候就覺得熟悉呢。

五個人的目的地一樣,都是直接去軍委,隻不過巫山兩個人去的部門不一樣。

至於張老爺子等人,因為提前告知,一下飛機就被相關部門接走了。

主管龍騰的負責人,姓丁。給巫山的感覺,這人看上去讓人渾身就起雞皮疙瘩。他的年齡,大概在六十多歲甚至於七十歲。按說,他應該在共和國的曆史上,留下一筆才對。但翻遍腦袋,就是沒有這人的蛛絲馬跡。

特殊部門!巫山突然想起了這個單位。原來,真的存在!

王永興應該來過幾次,開口叫他丁主任,巫山也隨聲附和。

對江寧他們一批人想留在南洋,應該早就得到上麵的授意,直接批準了。王永興想留任在龍騰,他說研究研究另行通知。

丁主任的話,雷聲大雨點小,有申斥,也有表揚。

直到走出辦公大樓,哥倆搞不清楚究竟是斥責呢還是表揚,反正這一關是過了。

兩人對望一眼,不由哈哈大笑。

“笑什麼?臭小子!”原來徐老爺子早就下來了,在車裡等候呢:“快上車!”

“額,我......”巫山其實想去看看乾爺爺。好久不見,不曉得老人現在怎麼樣。

“我什麼我!”老爺子的暴脾氣一點就著:“要不是有人想見你,我才難得管你呢。王家二小子,徐叔叔載你一程?”

王永興提前和家裡聯係了,他父親的司機在旁邊等著呢。

雙方揮手告彆。

徐老爺子的車子,出了京師,往燕山腳下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