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零年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一章 妙手回春,武俠穿越從尋秦記開始,一九八零年代,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楊廣甚至想到,如果自己是畢玄,不但要整合突厥,還要登高一呼,成為整個突厥唯一的“汗”。

如果不是在武俠世界,楊廣絕不相信有人可以高風亮節,毫無私心,但這是武俠世界,畢玄是一個把武功練到頂峰的人,楊廣還真就不好以自己之心度人。不過對於畢玄的眼界和理想,楊廣還是認可的。

沒有當場殺了長孫晟,不過是顧忌自己宗師的身份,否則長孫晟根本沒有機會。

也幸虧長孫晟遇到南返的石之軒,要不然他也未必能留住一口氣到楊廣麵前。

畢玄不怕得罪大隋,因為他看出來了,隻要大隋一直參合突厥的事,突厥就會永遠分裂,永遠內鬥。

如果說啟民可汗因為涉及切身利益,還有所顧忌,那麼對於畢玄來說,顧忌就少太多了。對他來說,誰當這個可汗都沒什麼不同。這也是畢玄敢對長孫晟出手的原因。

楊廣經常感歎,突厥有畢玄,高句麗有傅采林,是何其有幸,大隋卻隻有寧道奇。

楊廣把目光又投到魔門三傑身上,道:“大隋的武林指望不上寧道奇,想要對抗武尊和奕劍大師,未來隻能靠你們了。”

石之軒和祝玉妍目光閃爍,長孫晟笑容更苦。

他們倒是沒提楊廣自己武功絕世,不在畢玄和傅采林之下,因為楊廣已經不是一個逍遙王爺了,他現在是九五至尊,再和人動手,已經不合適了。真遇到事,還要親自動手,那自己這幫屬下就該自殺謝罪了。

長孫晟道:“臣已經廢了,以後隻能靠邪王、陰後了。”

楊廣笑道:“朕能保住你的命,就能保住你的武功。”

長孫晟又驚又喜,能保住命已經是意外之喜了,他對自己的武功都已經絕望,現在又看到生機,楊廣能是信口開河的人嗎?不說之前看到的楊廣各種神通,就是他這個身份也是君無戲言啊!

石之軒也是目露震驚之色。

長孫晟的傷他也十分了解,護送了一路,全靠他才吊住一口氣,但已經是他的極限了。他也想過該怎麼治長孫晟,不是他多想治好長孫晟,而是遇到這種事,他這種人就會不由自主的考慮這種問題,萬一以後自己也遇到了呢。尤其是自己現在和西突厥關係緊密,按照楊廣的設想,將來和DTZ的衝突絕不會少,自己和畢玄會首當其衝。

經過深思熟慮,石之軒遺憾地發現,他對長孫晟的傷毫無辦法,對於楊廣能保住長孫晟的命,已經感到驚豔不已。現在,楊廣連長孫晟的武功都能恢複,讓一向恃才傲物的石之軒心底湧起無限沮喪。

《九陰真經》總綱加一陽指,專治各種疑難雜症。

楊廣經曆了好幾世,已經發現,不同世界,取決武功高低的是作者設置的天花板,好的武功,在哪裡都是好的。而楊廣一直看重《九陰真經》,認為它在整個武俠世界都是最的頂級武功。

楊廣道:“沒有養不好的傷,彆放鬆了DTZ。”

DTZ是大隋北方最重要的屏障,也是楊廣最重要的臣服者,而最熟悉DTZ的,就是長孫晟,所以長孫晟有大用。所以楊廣不惜耗費功力,也不吝惜神功。

祝玉妍看著石之軒和長孫晟,這兩個人分彆為楊廣經營東西突厥,兩個最強大的草原遊牧民族,都有官麵上的身份,眼看著已經被楊廣依為臂膀。自己的陰葵派號稱聖門第一,卻隻是個看管梵清惠的監獄。雖然能拿捏梵清惠讓祝玉妍很爽,但這對陰葵派何益?

祝玉妍忍不住道:“皇上,我陰葵派有什麼能為皇上效勞的嗎?”

祝玉妍急了,滿屋的人都能看出來。

楊廣倒是不慌不忙,反而沉思起來。

楊廣這種沉思,讓祝玉妍更急了,難道陰葵派就這麼沒用嗎?

石之軒和長孫晟也注視著楊廣,楊廣對陰葵派的定位也和這二人息息相關。他們三個在楊廣麵前維持著表麵的和諧,暗地裡的爭鬥其實極為殘酷,並不比和佛門弱。

楊廣突然冒出一句話:“朕要修建東都洛陽。”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以前,楊廣除了自己那攤事,彆的事很少發聲,更不會主動想做什麼。如今已經身登大寶,再偷懶可就說不過去了。

看史書上的楊廣,堪稱古今中外第一敗家子。

大隋國勢之盛,空前絕後,卻能在十餘年間敗光,楊廣絕非等閒之輩。

靠吃喝玩樂,十輩子都敗不光這份家業,楊廣最大的問題就是太想乾事了。

看看楊廣乾的那些事,其實每一樣都勢在必行。他的錯隻是在於他太著急,都放到一起乾。這就導致他濫用民力,民不聊生。

如果他成功了,大可以登高一呼:“這是時代的陣痛,總要有人承擔。”

當然,承擔時代陣痛的最佳人選就是草民。

草民是草根,可也是人,楊廣的最大問題卻是根本不把草民當人,而是當牲口,連最廉價的洗腦都不做。

站在楊廣的地位,他這麼看待草民可以理解,但他的失敗,也就不值得可憐。

現在,雖然身處武俠世界,但世界運轉的基本邏輯還是在的,好在楊廣已經變了。

雖然匆忙,好歹順利繼位,定年號為大業,楊廣要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興建東都洛陽。

大興城已經不再適合當都城了。

大興城是關隴門閥的大本營,完全有能力掣肘楊廣執政。但以楊廣此時的自負,並不在乎這些,更不是聽什麼術士的蠱惑。

實在是大興城空有其名,楊廣滯留大興城好幾年,隨著人口越多,大興城的問題也越多。基建差,這也是楊堅晚年修建仁壽宮的原因之一。

而且關中缺糧,運輸困難。與其修繕大興城,不如另起爐灶,再建新都,並不是為了享樂。

洛陽居天下正中,雖然四通八達、無險可守,但楊廣自問:有守的必要嗎?自己看上的不就是洛陽的四通八達嗎?

(本章完)

喜歡武俠穿越從尋秦記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武俠穿越從尋秦記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