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零年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八章 你在求我,武俠穿越從尋秦記開始,一九八零年代,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木道人也確實不得不放低姿態出麵解決這件事,也隻有他最適合出麵為武當擋下這件事。

在沒有報出“葉淩風”名字時,木道人當然可以看熱鬨,可是當報出了“葉淩風”的名字後,他要是再當縮頭烏龜,就指不定會爆出什麼樣的醜聞。對於極為愛惜自己羽毛、有更大抱負的木道人來說,絕不能讓任何事影響自己的名聲。

葉孤城看著木道人的眼神讓木道人覺得奇怪,沒有憤怒、沒有尊敬、也沒有躍躍欲試,反而是一種“果然是你”的表情。

木道人這個時候必須立刻安撫住葉孤城,要是再閒扯一會兒閒淡,萬一爆出葉淩風已經被梅真人逐出師門,不隻自己丟人,還會增加自己的嫌疑。畢竟自己一直是以遊戲人間、淡泊名利的麵目示人。

木道人道:“葉城主大駕難請,今日就由老道做個東,代我武當招待城主。”

說完一擺手,示意要和葉孤城一起下山。

無論他想怎麼解決,都不可能讓葉孤城帶劍上山。驅趕葉孤城也不可能,唯有自己陪同、下山宴請他,是目前最快、最妥善的解決方式。

這個時候本來就不適合講道理,就算講道理,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這個時候接過木道人遞過來的台階是最好的選擇,要是再沒台階下,葉孤城迫不得已就要拿點蒼派開刀了。總不能明知是圈套還往裡蹦,真的因為這麼點事就徹底得罪武當吧。

木道人以武當長老前輩之尊,率先向葉孤城敬酒,舉杯道:“葉城主大人大量,武當記下這份情義,老道先乾為敬。”

葉孤城道:“木道長不必這麼客氣。我不飲酒,不飲茶,就以水代酒,收下木道長的歉意。”

跟在木道人旁邊的石鶴頓時就不滿意了,不飲酒也就罷了,還大言不慚收下“木道長的歉意”,未免太目中無人了。

木道人隻是微微一愣,瞬間就笑逐顏開,道:“葉城主雅量!”

葉孤城道:“木道長是前輩高人,武當派是名門大派,葉孤城也不是蠻不講理的人,今日之事到此為止,不必再提了。”

木道人連連說好,滿麵的笑容絲毫看不出這是一位天下絕頂的高手。

果然成大事者能屈能伸,麵對後輩的不遜,也不覺得丟人,反而更顯得他灑脫、坦蕩。也更說明木道人的城府之深,能常人所不能,當能成常人所不能的事業。

葉孤城還是很佩服木道人的,武當派的這種鬥爭與一般職場沒有什麼兩樣,差彆也許就是後果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當然這種人也對門派更忠誠,無論他怎麼恨武當,也不會想跳槽去另一個門派爭掌門。

再者葉孤城認為,木道人作武當掌門對武當來說不是壞事。像木道人這種驚才絕豔的弟子可遇不可求,即便是武當這種大派也不可能總有,不珍惜就是禍亂之源。

十七年前木道人被迫放棄掌門之位,現在他的弟子石鶴,武當最負盛名的劍客,同樣失去掌門之位,對於心高氣傲的木道人來說,是奇恥大辱。沒有幾個像木道人這種身份的人能平靜接受,進而退出權力的遊戲。

葉孤城沒有問葉淩風被逐出師門的事,這些對自己來說都沒有意義。

與木道人隻是簡單地閒聊幾句,此事算是揭過了。

木道人帶著石鶴離去後,葉孤城問公孫蘭:“葉淩風被逐出師門還敢來我這裡送請柬,我是孤落寡聞,萬一我知道,他不怕我殺了他嗎?”

公孫蘭道:“這個消息知道的人很少,武當又不會大張旗鼓地宣揚逐出弟子,尤其還是木道人的弟子被梅真人驅逐。同時被驅逐門牆的還有鐘無骨,就是黑虎幫的鐘無骨。”

葉孤城點點頭,他不關心武當門牆內的糾紛,反而對公孫蘭的消息靈通另眼相看。

葉孤城問道:“這些你是怎麼知道的?”

公孫蘭道:“我知道的消息多了,我經常易容改扮,四處打聽消息。我初出江湖,人單勢孤,沒有朋友,武功又沒你高,我總覺得多知道一些,沒有壞處,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保命。”

葉孤城問道:“你身邊不會什麼人都沒有吧?”

公孫蘭沉默一下,不想和葉孤城暴露自己太多的事。

她正在猶豫間,葉孤城道:“我不想打聽你的事,但你如果有什麼難處,需要幫助,尤其是資金方麵,我可以幫你。”

公孫蘭沒有高興,反而升起了警惕之心,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自己得到了就要付出,就是不知道葉孤城要什麼。

葉孤城道:“我不需要錢,也不需要你的武力,我隻需要你的消息。在我要你幫我的時候,你能幫我。”

葉孤城也不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其實他的對消息的渴求也不強烈,熟知原著的他,真正的重要信息他都知道,誰好誰壞一目了然。

隻是他知道公孫蘭的“紅鞋子”其實是個實力非常大的組織,這說明公孫蘭很有能力。她的武功不如自己,但要說到其他,葉孤城還真不好說自己就一定比公孫蘭強。能適當影響到她,對自己來說不是壞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武俠穿越從尋秦記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武俠穿越從尋秦記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