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半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07章 歐洲人要造電池,我在非洲當酋長,老楊半仙,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得不說,最了解西方資本的還是西方人自己。
去年一件事情震驚了全世界,當然,也笑死了無數龍國吃瓜樂子人。
這件事情就是——瑞典北伏電池廠宣布破產了。
問題是:去年一月他們剛剛從歐洲投資銀行、北歐投資銀行等23家金融機構裡獲得了總計五十億美刀的‘綠色貸款’,九月他們就宣布大規模裁員、11月申請破產保護,今年三月在瑞典宣布破產……
這家讓整個歐洲為之瘋狂,號稱‘承擔了全歐洲共同夙願的偉大公司’,就此被徹底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哦不對,它被釘在恥辱柱上那是恥辱柱的恥辱。
這個‘北伏電池’的創辦者叫彼得-卡爾森。
說起彼得-卡爾森,那絕對是‘彆人家的孩子’:瑞典人,呂勒奧理工大學高材生,畢業後入職愛立信,成績亮眼;後來入職飛利浦成為供應鏈采購經理,然後因為其工作出色,被馬斯克一眼相中,於是2011年的時候馬斯克高薪把他收入麾下,他也為特斯拉鋪設了全新的供應物流鏈。
說實話,他的物流供應鏈對特斯拉的崛起絕對是堅定的基礎!
但是吧……
彼得-卡爾森這人是屬於有野心的,而馬斯克那更不用說。
兩個野心家湊一起能有什麼好?
2015的時候,彼得-卡爾森在加州和倫敦成立了兩家谘詢公司,創業相當成功,然後就把經理放到了自己的公司身上。直接導致他在特斯拉連續幾次出現工作失誤。馬斯克又是個眼裡容不得沙子人,就直接把彼得-卡爾森給開了。
估計現在歐洲一群人都快恨死馬斯克了——你開了他乾什麼啊。
這不是放出來一個禍害嘛……
要說彼得-卡爾森跟馬斯克一起學會了什麼?
那就是畫餅……啊呸!是銷售!
作為前特斯拉的高管,在2015年的時候他就已經確定了新能源車就是今後的發展方向,但是讓他搞新能源車?
在新興市場乾不過特斯拉,在歐洲市場他又乾不過奔馳、寶馬這些傳統企業的圍剿。
對他來說這是一條死路。
於是他回到雅典閉關修煉一段時間,給自己確定了今後的發展目標——新能源汽車電池!
電動車主流電池就是鋰離子電池,而歐洲傳統車企在這方麵是一片空白!
彆說他們了,就連特斯拉在這方麵都不行!
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霸主是在亞洲!東亞三國已經完全壟斷了全世界的電動車電池市場!
這就讓卡爾森找到了目標——我要建立我們歐洲的‘寧德時代’,製造我們歐洲的電動車電池!
他總結了一下,歐洲造不出車載電池的原因有四個:
首先就是規模難以做大;其次是成本太高;第三是技術,最後是供應鏈。
先說規模。
彆看奔馳、寶馬這些車企都很大。但是歐洲不像龍國和漂亮國。
那都是巨大的單一市場,可以用龐大的規模全力發展一個產業。歐盟雖然理論上是一個規模的單一市場。但是所有成員國各有各的打算,怎麼可能搞一個大型的新興產業?
還有成本問題。
這個成本真的不是單純的指什麼土地價格、用工費用,關鍵是還有什麼環保啦、平權運動這些事情。
這些人沒事找上門抗議導致停工,那成本就會增加一個天文數字!
看看特斯拉在德國建立的那個超級工廠,建立的時候停工了多少次?還被人放火燒過……
在那邊建廠真的是困難重重!
還有技術。
雖然鋰離子電池的技術是公開的,但是那些大型的電子企業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獨立技術和專利,如果要研發自己的技術?那成本真的是太高了!關鍵還要考慮研發的時間成本。
最關鍵的是供應鏈!
生產電池是需要一個巨大的相關產業鏈的。而在現在的歐洲建立這麼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又要回到‘成本問題’上了。
這四個問題也就是歐洲有那麼多大車企卻搞不了新能源汽車的原因!
但是彼得-卡爾森卻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
他直接用民意做文章!
看看現在歐洲幾乎是被各方包圍,他就從這方麵入手,打著‘建造可以對抗東方的龍頭企業’的旗號做宣傳!
成本問題?
好解決啊!
西歐確實土地價格貴,但是我們可以把北歐的土地那不是太多了?瑞典的土地那不是便宜的要死?
人工成本貴?
歐洲人我們用不起我們可以用第三世界國家的工人嗎!
特斯拉不就是這麼乾的嗎?
至於技術?
其實歐洲很早就有鋰離子電池芯的專利注冊,隻不過因為在歐洲無法生產所以得不到投資成了擺設。
彼得卡爾森直接把這些人都拉到自己陣容,到時候再建立一個實驗室,既有現有的技術還可以繼續開發新技術。
至於供應鏈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在非洲當酋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