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半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35章 法語太難了啊,我在非洲當酋長,老楊半仙,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格蘭特稍微解釋一下,蕭鵬也就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就像波音公司主要的盈利不是造飛機一樣,藍線的主要盈利也不是真的加工稀土。
人家都是‘金融公司’,在資本市場上賺大錢的!
而他們的歐洲分公司建在法國,負責人也是個法國人。
但是讓人無語的是:他們分公司雖然在法國,但是負責人卻常年待在希臘。
理由是‘希臘的氣候更適合他關節疾病的治療’。
至於真正理由則是跟希臘的稅收、福利政策有關。
誰不知道希臘為了發福利能把自己國家發破產?
但是在希臘居住嘛……
唉,一言難儘!
那就是個事兒超多的國家。
比如說垃圾分類——希臘垃圾分類規則複雜的堪比破譯密碼,藍色、黃色、綠色等各色垃圾桶對應不同的垃圾,同樣都是紙張垃圾,紙巾和廁紙都要分開投放,稍不注意就是鄰居舉報。
希臘人打小報告絕對是一流的。
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大一些的垃圾比如說紙箱、廢家具之類的還需要提前預約人上門收取……
而且說句比較誇張的:現在希臘這個國家還活在3G時代。
體驗過希臘網速的人懂得都懂。
但是希臘這個國家雖然被稱為‘發達國家守門員’看上去一副要拉了的模樣,大家還真不能小瞧他。
歐洲很多企業啊富豪啊都在希臘。
畢竟那些稅收政策和福利太符合有錢人和大企業了。
格蘭特抱怨道:“那個該死的呂科頌,明明是漂亮國人,跟誰說話都用法語!”
“嗯?”蕭鵬看向格蘭特。
格蘭特解釋道:“就是藍線公司歐洲事務負責人啊!這家夥跟馮德萊恩一樣,是漂亮國和德國雙國籍,卻天天說法語。好像覺得這樣子更加上檔次一樣。哼哼,就他那個魁北克法語口音,我呸!”
蕭鵬聽後樂了。
西方人有點兒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喜歡說法語的。
如果一個人去漂亮國說英語的時候帶點兒法語口音?
能迷得一堆姑娘不要不要的。
畢竟法語嘛,號稱‘世界上最浪漫的語言’,然後就聯想到了浪漫、優雅、香水……
誰要信這話誰傻X。
這尼瑪就是個純純的騙局!
蕭鵬平時打交道最多外語的就是法語,其次才是英語,然後是俄語!
啥?為啥是法語?
蕭鵬混非洲的啊!
非洲起碼有三十多個國家法語都是官方語言或者重要語言!
孩子們要從小學習,考大學考公務員都要靠著法語!
那可是法國殖民非洲時期最重要的統治工具!
不會法語能混非洲?
全世界超過三億人說法語,非洲占了八成!
那麼到底哪裡的法語最正統?
答案還是非洲。
但是法語內部有一條非常真實的口音鄙視鏈。
法國人覺得比利時人的法語口音很土;巴黎人覺得馬賽之類的南部口音像農民;加拿大魁北克人的法語又被人人嘲笑‘像是穿著拖鞋上台’;而非洲法語是最標準的,但是卻是鄙視鏈最低端的。
不過出現這種口音鄙視鏈,其實就是文化等級製度的體現。
法語從來不是一種語言,而是一種身份的延伸。
而講英語的人,天生對法語魅魔。
其實法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加泰羅尼亞語、羅馬尼亞語等都是拉丁語演變而來的。
法國人原來是講高盧語,和現在的凱爾特語一脈相承,後來羅馬帝國統治歐洲後帶來了拉丁語,而拉丁語和高盧語混雜後誕生了法語,其餘的葡萄牙語之類的同為羅曼語係的語言都是這麼誕生的。
現在看法語和其餘幾種羅曼語係差距挺大,隻不過是因為法語是古拉丁語融合了更多的高盧語之後的產物。
不過那時候的法語和現在的法語還是不一樣。
現在法語的產生是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政府英倫三島建立起了諾曼王朝之後的事情。
他成為英國新國王後把法語也帶去了英國。
那時候整個英國的上層社會都是講法語的,但是普通民眾依然講英語。於是一個國家裡就有兩種語言,普通老百姓甚至聽不懂王公大臣說什麼,權貴講法語,百姓講英語!
現在英語裡很多看起來‘高級’的詞彙其實都是來自於法語,聽起來‘樸素’的詞語則是昂撒人自己的。
英語中有45%的詞彙直接或者間接源自於法語!
比如說豬,英語是pig,而豬肉則是pork,而‘pork’這個詞就是來自於法語的‘porc’;而牛的英語是cow,而牛肉則是beef,‘beef’這個詞則是來自於法語的‘boeuf’。
有個比較形象的說法就是‘動物在圈裡的時候說英語,擺在餐桌上說法語’。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三四百年,一直到亨利四世才成為第一位說英語的英國國王,英國人才開始重新說英語,但是那時候法語也已經成為了英語的‘隱藏骨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在非洲當酋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