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半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81章 波斯王室後裔在我們這兒,我在非洲當酋長,老楊半仙,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這個星球上有一個很奇特的認知,不管什麼樂器,如果要追根溯源,全部推到波斯身上。

這麼說其實有一定道理。

這個星球上但凡是肚子像個水瓢然後有個脖子的樂器,在英語世界都叫‘魯特琴’,比如說‘琵琶’、‘阮琴’之類的龍國民族樂器,你到拿到國外一律叫做‘龍國魯特琴’。

但是這真的不是說明琵琶的原型是阿拉伯世界的魯特琴,隻不過是因為魯特琴太出名了造成了這個誤解。

那麼阿拉伯人的魯特琴是哪來的?

是源自波斯樂器巴爾巴特琴。

那是古波斯樂師巴爾巴德製作並且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一種琴。

但是問題來了:巴爾巴特琴已經失傳了!現在隻能從一些出土的薩珊王朝的文物浮雕上麵找到巴爾巴特琴的樣子!

這個事情說起來挺可悲的。

薩珊王朝是波斯曆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包括今天的伊朗、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高加索地區、土耳其部分地區、高加索地區、阿拉伯半島的海岸、巴基斯坦心安、波斯灣地區甚至印度的部分地區都是薩珊王朝的領土。

而薩珊王朝做出最大的貢獻就是文化影響力。比如那時候傳入龍國的祆(xian)教。

倚天屠龍記裡麵的‘明教’的‘總壇’就在伊朗的亞茲德。

當時他們作為東西方文化的中轉站說他們是‘世界文化中心’也不為過。

隻可惜是後來讓阿拉伯帝國給滅了。

阿拉伯帝國滅了薩珊王朝後就搞了同化那一套:廢除了各種宗教,(薩珊王朝雖然把瑣羅亞斯德教也就是祆教列為國教,但是在大部分時期都是宗教信仰自由,國內還存在著猶太教、基督教、佛家等等。除了伊嗣埃二世時期嚴厲打擊了尊奉羅馬-拜占庭正統教義的基督教卡爾西頓派之外,大多時候都是宗教自由。事實上伊嗣埃二世打擊卡爾西頓派的同時,基督教支聶斯托利派卻發展的也很不錯——那時候龍國人叫這個教派叫景教)

說起來這裡還有一個跟龍國有關的典故:當年薩珊王朝的皇族後裔其實有一支是住在龍國,而波斯也曾經有一段時間是龍國的屬國。

這就要說到唐高宗李治了。

當時波斯被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王卑路斯(伊嗣埃三世的兒子)逃到吐火羅(今阿富汗北部,漢朝時候稱為大夏)抵抗阿拉伯帝國的追擊,同時派出使團向李治求援。

而李治想都不想就直接拒絕了!

那時候他剛剛繼位五年,還在跟‘老陰人’長孫無忌的輔臣集團鬥智鬥勇呢,哪有時間管那麼大老遠的吐火羅?

再說了,阿拉伯帝國和龍國又沒什麼恩怨,怎麼去救助一個跟龍國沒有任何關係的國家?

其實向龍國求援的事情卑路斯不是第一個這麼乾的波斯國王,他爹伊嗣埃三世曾經在公元638年、639年、647年、648年四次向龍國求援,但是都被李世民以路途遙遠為理由拒絕了。

雖然李治拒絕了卑路斯,但是有一說一,卑路斯做的還很不錯。他組建的聯軍甚至一度打到了霍拉桑,但是在懸殊的勢力對比下還是被擊退,更慘的是連吐火羅當時都麵對著阿拉伯帝國的南北夾擊。

當時卑路斯走投無路,再次向龍國求援。

而這次李治同意了援助,然後派遣王名遠(應該就是王玄策,很多史學家認為‘名遠’是他的字)率軍援助卑路斯。王名遠直接打到了疾陵城(今天伊朗紮博勒市)並且在那裡建立了波斯都督府,這也就意味著那時候起波斯已經成了唐朝的藩屬國。

但是苦撐多年後,卑路斯還是抵抗不住阿拉伯帝國的攻勢,最後無奈再次東逃去了長安,成為李治的右威衛將軍,兩年後病逝,埋葬在洛陽(今洛陽市偃師區高龍鎮高崖村),成為第一位埋葬在龍國的伊朗國王。

李治死後和武則天合葬於乾陵,墓前有61座無首石像,那就是各國藩臣像,其中有一座就是屬於卑路斯。

而卑路斯死後,他的兒子泥捏師重返吐火羅,領導波斯殘存實力繼續跟阿拉伯帝國作戰,在那邊堅持了二十多年後還是逃回了長安,被唐中宗授予左威衛將軍然後也死在龍國,成為第二位死在龍國的波斯國王。

而他死後,他的兒子普尚還留在中亞繼續抵抗阿拉伯帝國,於是他被唐朝冊封為波斯王繼續和阿拉伯人鬥。

一直到唐玄宗時期,年年都有‘波斯王’從中亞遣使到長安朝貢,這些‘波斯王’就是普尚和他的子孫。也就是說那時候波斯帝國雖然已經被滅,但是在中亞依然有他們的餘脈且影響力長期存在!

而且他們也不是瞎鬨,大概二百年後的晚唐時期,中亞出現了一個強大的薩曼帝國,創建那個帝國的納斯爾-伊本-艾哈邁德正是卑路斯留在中亞的後裔,也就是說薩珊王朝滅亡二百多年後終於光複。

而卑路斯的後代除了普尚那一支留在中亞外,還有一支一直留在龍國。就是捏泥師帶到龍國的那一支。當年泥捏師可是左威衛將軍,被賜了國姓李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在非洲當酋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