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半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3章 去乾點兒十二歲的孩子該乾的活,我在非洲當酋長,老楊半仙,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莫裡茨看著在那裡壘雞圈的蕭鵬不解問道:“鵬哥,我一直以為你是那種懶得出奇什麼事情都是靠彆人來做的那種,沒想到你這麼能乾啊!”
蕭鵬聽到後苦笑道:“真沒辦法。他們不會啊。很多人都說非洲人懶——這絕對是真話,他們確實很懶,能坐著不站著,能躺著不坐著。但是他們懶是有原因的,原因很簡單:他們不會。就像這些阿法爾人,估計從小到大能做的就是養駱駝、擠駝奶,蓋阿利,織布,做‘恩西瑪’……然後就是吃喝拉撒傳宗接代,沒了。喏,就像那樣。”
他對旁邊撇撇嘴,那邊有兩個女人正在拿著木槌打木薯粉。
他們用的工具是用整塊的圓木挖個洞,把木薯切塊放進去後兩個人輪流用木槌敲打成木薯粉然後用來做‘恩西瑪’,這種做法很像龍國人打年糕、打糍粑。
在任何一個阿法爾人部落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在用這個辦法打木薯粉。
蕭鵬道:“非洲這地方,隻要離開城市你就可以理解為跟原始社會差不多。西方國家一直在宣傳人類是由非洲起源,但是到了非洲你才發現一個問題:人類的進化在這裡基本上是停滯的。在我們過來之前,很多沙漠裡的阿法爾部落甚至不知道什麼叫做電燈!他們是一個很奇葩的存在,很懶又很勤勞。”
莫裡茨點頭:“我發現了,我是真的發現了。你就看這壘房子吧:那麼重的泥磚連小朋友都很輕鬆的搬動,一大堆的泥磚很容易就全搬過去,可是讓他們蓋房?連基本怎麼‘找正’、‘找正’都不會。”
蕭鵬苦笑道哦啊:“誰說不是呢,人類就是這樣恐懼未知食物。我曾經帶到這邊一些自行車,結果真的有人問我:自行車吃什麼。這裡跟哈吉桑不一樣——哈吉桑那邊是這裡人主動過去,他們為了生活就要接受新事物。而像那些偏遠地區的部落則是另外一個樣子——你主動教給他們種地蓋房,教給他們建設電力,他們會對你保持足夠的警惕,認為你為什麼會這麼做?這個世界上絕對不缺那種‘總有刁民想害朕’的聰明人。我們剛來的時候給他們衣服他們都覺得那是害他們。”
莫裡茨好奇問道:“那你怎麼和他們這麼好的關係?他們為什麼那麼認可你們?”
蕭鵬在那裡不斷抱怨,可是莫裡茨卻覺得有些地方不對。
“可是我看他們都很聽你的話啊!”莫裡茨問道。
蕭鵬苦笑道:“都是乾出來的啊!你看我好像是城裡人,其實小時候是在能農村長大的,我小時候我們國家農村地區蓋房子基本上都是自己蓋的,也不用雇人,就是請周圍的鄰居一起幫忙蓋起來。你讓他們蓋什麼高樓大廈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蓋小平房真的是很簡單的事情。就像這種泥磚模具,其實我們那邊原來壘豬圈基本上都用這玩意自己做泥磚,小時候我就幫大人和泥做泥磚,雖然我沒有參與過蓋房子,但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隨便找根繩子拴上一個重物就可以讓牆麵垂直於地麵,可是就這麼簡單的道理這裡人竟然想不到——你是沒見過他們一開始蓋的房子,全特麼的跟比薩斜塔似的。我能做的就是一點一點兒的教。就跟在這裡這樣。”
莫裡茨恍然大悟,然後道:“所以你這麼會乾活啊!”
蕭鵬笑道:“你現在也不差啊,起碼會蓋房子會做‘恩西瑪’了。”
他是在真心地在誇獎莫裡茨,但是後者聽到後卻非常的不高興。
“鵬哥,我原來一直認為世界三大稀缺資源是泡菜的曆史、霓虹國的道德和英國的食譜,到了非洲之後見識了這個‘恩西瑪’後我發現我錯了!跟‘恩西瑪’比起來,英國的食譜簡直是世界美食!”
在非洲做菜有什麼難的啊!
這裡的食物隻有兩種料理方式:煮和烤。
但是它們的煮和烤真的和彆的地方不一樣,那是沒什麼調料的。
放了鹽的就是放了調料!
特彆是那個做‘恩西瑪’,就是加熱的時候不斷攪拌、攪拌再攪拌。什麼調料都不放!
這尼瑪就算是傻子也會做吧。
不過他也算見識了這裡人的生活了。
見到這裡阿法爾人的生活落伍到驚人的地步。
蕭鵬帶來了一個汽油桶,裡麵包上黃泥上麵放著一口大鍋做成一個簡易的汽油桶大鍋。
畢竟蕭鵬是地質出身,他們在野外的時候經常用這種爐子。
就這麼一個汽油桶大鍋就讓這邊的阿法爾人驚為天人了!
他們是怎麼做飯的?
地上堆幾個石頭裡麵添加木柴這就是爐子。
這樣消耗更多的木柴而且加熱也慢!
至於用的鍋?
嗬嗬,哪有鍋啊!
這些阿法爾人最常見的炊具是那種裝機油的金屬容器切掉上麵一半,剩下的那一半不鏽鋼盒底就是它們的‘鍋’,很多因為燒製太久都已變形,可是即使如此他們也不舍得扔,每天都用來煮吃的。
“其實最讓我震驚的是這裡人的生活。”莫裡茨態度低沉道:“你看那個叫尼瑪的女孩怎麼喂孩子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在非洲當酋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