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半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9章 雅庫特人普通的一天,我在非洲當酋長,老楊半仙,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瓦利德吃飽後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後,跟著楊猛去了牛棚,剛一開門就被裡麵的味道頂了個趔趄。
他直接把帽子摘下來捂住鼻子:“這是什麼味道?”
楊猛道:“能有什麼味道?你覺得牛棚能有好味道?”
這裡的牛啊、雞啊、馬啊之類的生物都是養在室內的,就連他們的洗手間裡還養著好幾隻小雞呢。
沒錯,養在洗手間裡。
這裡洗手間用的可不是什麼抽水馬桶而是旱廁。旱廁上麵鋪著木板,木板一端的把手上連接著繩子。用的時候一拉繩子木板翻起露出下麵的旱廁。
這裡的旱廁挖的相當深,所以倒不用擔心房間裡異味太重。裡麵放著籠子養著小雞也不奇怪。
基本上這裡的小狗、小雞之類的都是在廁所裡養大的……
而這個牛棚‘相當有味道’。
倒不是因為這裡不透風——事實上這種木質牛棚在房頂有設計的通風口。
但是為了保溫,這裡有被包裹嚴實的通風管道,四麵的牆壁是一層厚厚的牛糞。
對雅庫特人來說牛糞也是個好東西,不管是保溫、作燃料都用它。
就在這樣的味道裡,瓦利德開始了‘快樂’的一天。
第一件事情就是擠牛奶。
雅庫茨克農民最主要的財富就是雅庫特奶牛。
這種奶牛看上去真的不像是奶牛而更像是小黃牛,個子矮小並且毛發很粗, 擁有出色的抗霜凍能力,根本不需要複雜的護理。隻要給定量的乾草和飼料它們就可以很好的生活。
基本上雅庫特人大冬天大多數的日常生活所需的食材都來自於雅庫特奶牛。
瓦利德看著楊猛熟練的擠牛奶不解問道:“猛子,你怎麼會擠牛奶的?”
楊猛卻道:“彆說擠牛奶了,擠駝奶都不在話下!我剛去哈吉桑的時候這些活兒都乾習慣了。阿法爾人主要的生活物資就是牛、羊和駱駝。這幾年雖然這些年我們過的不錯不用再乾這些了,但是這些活怎麼乾還沒忘。”
瓦利德伸出大拇指:“那你這麼會擠牛奶那你來唄。”
楊猛聽後點點頭:“可以啊!”
“真的?”瓦利德一喜。
楊猛點頭:“當然,喏,那裡有個鏟子,你負責清理牛糞。”
瓦利德轉頭看了一眼滿地的牛糞,乾咳兩聲:“我還是擠牛奶吧。”
“你彆都擠乾淨了,還要留著一些奶喂小牛犢呢!”楊猛補充道。
楊猛就這麼教瓦利德怎麼擠牛奶怎麼喂小牛,瓦利德忙了半天擠了一桶牛奶回到屋裡。
蕭鵬已經把爐子燒好,把牛奶過濾後進行巴氏殺菌。
什麼是巴氏殺菌法?
那是1862年法國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發明的一種消滅牛奶、啤酒裡的細菌的辦法。
聽起來高大上對吧?
其實就是把牛奶加熱。
常見辦法有兩種,一種就是牛奶溫度加到六十多度,第二種辦法則是直接煮開。
瞧,都是咱們老祖宗玩剩下的東西。
就這麼個玩意是1862年才出現?
換句話說就是:西方人是到了1862年才開始加熱牛奶。
熟悉歐洲曆史的就知道,歐洲經常爆發大規模疾病——這不是沒原因的!
說句比較駭人驚聞的事情:一直到了1927年歐洲還爆發了大規模的‘聖安東尼之火’!
什麼是‘聖安東尼之火’?
其實就是麥角菌中毒。
這種麥角菌寄生於大麥、小麥等稻類植物上,樣子是黑色或者深棕色的細條,吃後有毒且會產生幻覺。龍國很古老到時候就發現了這東西的危害所以拿來用作墮胎,而在西方這玩意在西方卻橫行了幾個世紀。
其實當時西方人才是標準的‘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新約》裡有一個故事,講的就是有人播種之後他的仇家趁著夜色在田地裡撒下了有毒的種子,等到麥子成熟的時候麥度也跟著出現。
這人的家仆就想要清楚毒素卻被主人製止,理由是:現在把毒麥拔除會連著好的麥子一起拔掉,所以不如放著不管等著收成的時候在分開。
於是麥角菌在他們眼裡就成了投毒,‘聖安東尼之火’在歐洲肆虐。
每次出了這樣的事情都會殺一些女人——‘獵殺女巫’運動了解一下。
基本上隻要出現‘聖安東尼之火’的危害就會有一堆‘女巫’被殺……
在他們的認知裡,這‘聖安東尼之火’是女巫下毒的結果。
一直到1918年瑞士化學家阿圖爾-施托兒分離出麥角胺後,他們才知道原來這所謂的‘聖安東尼之火’是麥角菌毒素導致。
彆看西方人整天用‘食品安全’說事兒,現在西方網絡上還有很多人嘲笑中餐是‘化學元素表’,可是西方人的‘食品安全’很多程度上都是公知吹出來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龍國談之色變的‘蘇丹紅’在西方國家其實是一種可以合法使用的添加劑。
蕭鵬自己就親身經曆過一件事情:在他家鄉有一家一個德國廚師開辦德國餐館的,主打的就是正宗德國飯菜,例如德國香腸、自釀德國啤酒之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在非洲當酋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