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半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61章 不可能完成的收購,我在非洲當酋長,老楊半仙,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吉利1994年開始賣踏板,高峰時期年產量達到30萬,賣到了22個國家和地區。

按理說這非常棒對吧?

結果老李1995年就開始已經帶著團隊開始研究起了汽車!

那時候他天天帶著一幫人拆車,研究汽車構造,包括自己的新車在內的周圍所有人都讓他拆了個遍,然後1996年他就以‘擴大摩托車廠’為由搞來了八百畝地皮然後建起了吉利汽車最早的廠區。

也就是那一年,老李拆了一輛奔馳和一輛紅旗,然後把兩輛車的零配件湊在一起搞出了他的第一輛車‘吉利一號’。

當然,那車是沒法上路的。

而有了汽車廠並不代表可以生產車,因為那還需要生產許可證。

這可比建廠難多了!

但是有過摩托車投產經驗的他倒是有了辦法解決,在97年通過收購兩千公裡之外的四川德陽監獄汽車廠獲得了汽車生產的資格。從此可以生產‘六’字頭的車。

什麼叫‘六’字頭汽車?

就是兩廂車。

在當時的規定下,吉利隻能生產沒有屁股的兩廂車。

如果想要生產三廂車?那需要‘七’字頭生產許可。而吉利一直到龍國進入WTO前夕才拿到生產三廂車的資格。在那之前他們的車都不能叫做‘轎車’隻能叫‘客車’,

為什麼這麼難拿?

那時候的民營汽車產業真的太難了。

不管怎麼說1998年8月8日上午8點,第一輛兩箱吉利豪情正式下線,龍國正式有了吉利汽車。

但是估計那時候全世界的人都想不到,當年這個作坊式家族企業,今後能成為名正言順的國際集團。

要蕭鵬來說,吉利能走到今天,最主要的轉折就是沃爾沃並購案。

蕭鵬把話放在這裡:龍國曆史上所有的海外並購案,沒有一件能比得上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唯一一件能稍微跟那起並購案可以相提並論的可能隻有‘閃擊戴勒姆’,但是那件事還特麼的是吉利乾的!

有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就是:吉利從2002年就開始布局收購沃爾沃。

那時候的吉利是什麼樣子?

廉價車的代言詞!

可是有個事實是:你可以瞧不上吉利車,但是現在龍國所有有車一族幾乎都有謝一下吉利集團。

在吉利汽車出現之前,隨便一輛合資車都要二三十萬!正是吉利的出現才把汽車價格拉了下來——同時期吉利的價格幾乎隻有同為兩廂小車的夏利的一半。有錢人確實看不上吉利,但是對很多很多的普通人來說,正是因為吉利的出現拉低了汽車價格,才讓更多人買得起車。

但是價格便宜也就意味著利潤低,吉利賣30輛車的利潤才能趕上北汽賣一輛奔馳的利潤。而且由於是跟國企搶飯吃所以也得不到政策支持,

就這麼一個車企收購沃爾沃?

癡人說夢!

02年由於911、戰爭等原因,國際油價暴漲,所以漂亮國的大排量汽車舉步維艱,而到了2006年福特的新CEO阿蘭穆利拉就提出了‘一個福特’的概念 。

說白了就是‘清倉大甩賣’,直接把阿斯頓馬丁打包賣出依然不能止損。

至於他們虧了多少呢?

僅僅2006一年他們虧損127億美刀,平均每天虧損三千五百萬美刀!算成人民幣就是兩億多。

到那時那時候龍國作為汽車新興市場表現相當亮眼,那時候賺了錢的龍國車企紛紛去國際市場上抄底破產的優質資產。

但是快樂都是彆人的,吉利隻能看著。

誰讓他窮呢?

2008年之前,像上汽、一汽之類的頭部車企年銷售額就已經過了千億利潤過百億,而吉利最好的時候年銷售額81億。

但是這不耽誤老李有夢想,2007年他親手寫了一封掛號信給福特,內容就一句話:我想收購沃爾沃。然後這封掛號信就被扔進了垃圾桶。

為什麼扔了?

當時福特雖然虧錢,但是沃爾沃一年能賣給一百五十億美刀!而那一年吉利的年利潤才三億……人民幣!

結果事情沒過多久,就在這一年八月次貸危機爆發,福特是真的扛不住了!即使他們賣掉路虎和捷豹結果那一年還是虧了146億美刀!而這時候他們手裡唯一的歐洲品牌就是沃爾沃。他們是真不舍得賣!

這也讓吉利再次看到機會,於是第二年再次向福特發出收購沃爾沃汽車的正式通知。

但是這個事情依然讓人覺得是個笑話!

當時有個說法是:龍國世界杯奪冠都比吉利買沃爾沃靠譜。

畢竟那年吉利的淨利潤才隻有8.79億人民幣,而福特對沃爾沃的標價是六十億美刀!

那麼吉利最後收購的沃爾沃?

首先他們組建了一個二百多人堪稱‘豪華天團’的收購團隊,這裡麵隨便拿出一個人都是獨當一麵的神人。比如說締造了華晨金杯盈利神話操作吉利借殼上市的尹大神;比如現任五道口技校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的趙大神;比如菲亞特龍國區董事沈大神,和北都奔馳一把手童大神;羅斯柴爾德財務服務公司大龍國區總裁俞大神;羅斯柴爾德歐投行主管漢斯-奧諾夫-奧爾森等等等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在非洲當酋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