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半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0章 打不過就耍賴,我在非洲當酋長,老楊半仙,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關於全甲格鬥到底好玩不好玩,蕭鵬和楊猛兩人是截然不同的看法。
第二天在小波波維奇的邀請下,他們去了貝爾格萊德大學的體育場,看了他們的一場全甲友誼賽。
蕭鵬看的津津有味,楊猛則跑到大學裡瞎逛去了。
用楊猛的話說:太中二了。
所謂的全甲格鬥就是選手穿著13-17世紀期間的戰甲手持武器格鬥的比賽。
那些戰甲都是全身重甲,裡麵一層是‘武裝衣’,這種武裝衣有點兒像棉襖,裡麵是厚厚的棉花起到緩衝的作用;武裝衣的外麵則是使用3毫米軟鋼製作的金屬甲。而金屬甲的外麵則是布做的罩袍。
這個罩袍的作用就是起到分辨敵我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隱藏自己甲胄的弱點位置,比如說肩膀的甲縫之類位置。
而他們使用的武器也是要符合時代,不許開刃,同時隻能劈砍不能捅,而且重量也有要求,單手武器有單手武器的重量上限,雙手武器有雙手武器的重量上限。
另外武器類型也有限製,比如說古代戰場上的主要兵器長矛、長槍因為主要攻擊方式是刺,所以不允許存在,另外還有中世紀作品裡常見的鉤鐮、瑞士戟、斧槍也因為類似的原因被禁或者限製用法。
雖然這些全甲看上去和古代的甲胄很像,但是差距那可大了去了:首先,鋼材厚度就比那些文物甲胄厚了很多,另外像什麼古代壓根不存在的‘65錳鈦合金’之類的材料被大量用於甲胄製作。
比賽類型也有好幾種,有一對一、五對五、十五對十五、二十一對二十一之類,關鍵看的是看比賽規模來定。
甚至還有過150對150的‘史詩級’對戰。
其中團體賽要求是把對手全部打倒,個人賽則是比用擊打點數來決定勝負。
其中還要考慮到各種各樣的戰陣之類的,還有每個人的分工,比如說靈活一些的選手做‘遊擊手’執行戰術,身材高大的選手做‘坦克’正麵攻擊之類。
這種比賽現在有很多國際賽事,什麼老塔林杯、中世紀格鬥世錦賽之類的,關鍵是這種運動還真有‘奧運會’,名字叫做BOTH,又叫做‘諸國之戰’,從09年開始一直到今天,現在已經有四十多個國家有隊伍參加,而且數量越來越多。
龍國加入這個項目已經是2017年的事情,在龍國境內隻有少數愛好者堅持玩這個,基本就在北都和魔都兩個城市。算是極小眾極小眾的冷門運動。
不過成績還真不錯,第一次參加‘諸國之戰’就在個人賽有人進入了八強。
基本上彆的新加入國家都是一波帶走那種。
小波波維奇說龍國剛剛奪冠,這個事情細致了解一下蕭鵬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全甲格鬥盛行於歐洲尤其是東歐地區,有種繼承當年羅馬遺風的感覺,在這個比賽項目上的強國主要是前蘇聯國家,是最早玩全甲格鬥的,另外漂亮國也是這個項目的強國。
而半個月前的比賽是在俄羅斯舉辦,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比賽規模大大縮水,所以舉辦方設計出了一套2V2的新戰鬥模式,而龍國就在這個戰鬥模式裡奪冠。
但是那也是個冠軍!
蕭鵬認為:不管是什麼東西,電競也好、全甲格鬥也罷,隻要能為國爭光、強身健體,弘揚正能量,那就該支持!
事實上這種格鬥在歐洲尤其是東歐真的能算是一種‘全民運動’了,很多五六歲的小孩就身穿海綿衣做練習,當然,主要還是為了孩子喜歡玩而且可以強身健體。
另外家長支持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這個運動比足球之類的運動受傷幾率低太多了——愛好踢球的有幾個沒受過傷的?
所以一般國際比賽中什麼女子賽、兒童賽都有。
不過這個比賽絕對不像影視作品中出現的那麼精彩。
為了安全考慮,那些甲胄重量基本上都在八十斤以上,普通人穿上想要走路都難更何況格鬥?所以可以說所有選手的行動都比較笨拙。這也是楊猛不喜歡看的原因。
但是蕭鵬卻看的津津有味。
而他喜歡看的原因是因為一個好萊塢明星:希斯萊傑。
沒錯,就是那個號稱‘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醜’的希斯萊傑。(咳咳,個人認為傑昆-菲尼克斯飾演的小醜更精彩,可能是因為劇本走向不同。)
這位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獲得者曾經在2001年時候拍攝了一部輕喜劇勵誌電影,叫做《聖戰騎士》或者《騎士傳奇》,蕭鵬對那部電影印象極其深刻,甚至超過了人人叫好的《蝙蝠俠:黑暗騎士》。
畢竟那部電影開場就是一群中世紀的人齊聲高唱《WE WILL ROCK YOU》的橋段太讓人記憶深刻了。對了,還有那個用宮廷舞音樂蹦迪的橋段……
蕭鵬當時真的就以為這是一部惡搞片,結果沒想到那還能算的上是一部‘紀錄片’,那部電影竟然是有曆史背景和原型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在非洲當酋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