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6章,穿越:搶了皇位後,我帶大明起飛,佚名,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大澇……縱然天要下雨是「天命」,可好在總還是有可以「儘人事」的地方。” “去年,治理黃河、修江南圩田,年支出的錢糧是三百萬石,今年便追加預算,從去年三百萬石的基礎上,再增加三百萬石。” “江南是產糧大省,原本放在江南一帶的預算,不動,這追加的三百萬石,便用於黃河下遊的河道深度疏浚,同時,在山東、京師直隸等省份,仿照江南圩田,在低窪農田周邊築堤(圩岸),以防雨量大的時期,黃河淤積的泥沙導致黃河泛濫,牽連山東、京師直隸等黃河支流區域的田地及百姓。” 朱允熥一口氣把自己的安排道了出來。 把大量錢糧在水利工程上,並非他想一出是一出,而是……印象裡,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現在的開元年,夏季的確會有暴雨。 而因為黃河河道的泥沙堆積。 山東的幾個州、府因為處在黃河支流,受黃河主河道溢流影響,遭受了大澇。 京師直隸則是因為淮河沿岸因黃河泥沙淤積、排水不暢,導致內澇。 既然他提早就知道了這些。 當然要在年初的時候就防患於未然,把這個問題可能導致的不利影響儘量縮到最小。 畢竟每有大澇發生,一是農田被淹導致糧食沒有收成,國庫收入會減少就不說了,在這種時代,一旦有大洪水,百姓的命那都不是命了,就算有人存活下來,朝廷這邊還得發錢發糧去賑災。 幾番合計下來。 不如一開始就多花些時間、人力、錢糧放在這上麵去,把黃河的河道疏通好,等夏季的暴雨來臨,淮河的水便不會被堵住排不出去,黃河兩岸以及許多支流流經的區域也不至受災太大。 再加上仿照江南那樣修建圩田,應對小規模的洪澇也就不那麼怕了。 如此下來,不僅能儘量保住百姓在這等天災之下的存活率,還能提前防患,保住百姓的田地莊稼,也保住來年的錢糧收入,繼續往後一步步做那些該去做的事。 儘可能地保住現有人口的存活率。 這是他一開始就定下的方針,也是未來讓大明儘快繁榮起來最重要的一個點。 況且。 朱允熥坐在現在這個位置上,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了,就在不久之前,祭天改元的路上,他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這個時代的人們,看看到了他自己的子民。 除了宏觀層麵上的考慮。 他也同樣希望,自己來這裡一遭,坐上了這個位置,承天下百姓一句「君父」的稱呼,便做到自己該做的! 這既是聚集民心,坐穩皇位。 同樣還是從心之行。 相比於之前的增兵,這次,朱允熥倒是有理有據地把自己的意圖和內在考慮給攤開來說了。 畢竟什麼出海啊、大小日子啊、日不落什麼的,現在說出來多少都有點駭人聽聞,更會讓人覺得他好高騖遠,所以在這種做前期準備的時候,還不如直接霸王硬上弓地去做,不說其他廢話。 而水利民生這種,本來就是一個皇帝該關心的。 說出來倒是也沒事。 反而還更具說服力一些。 朱允熥一番有理有據的話音落下,已然從緊繃之中鬆泛下來不少的朝臣之中,頓時又響起一陣窸窸窣窣地議論聲: “嘶……疏通河道、修建圩田……水利民生,的確是值得朝廷重視的地方。” “隻不過……三百萬基礎上再追加三百萬……” “那就是六百萬的數目了!” “還有修建圩田,山東、京師直隸一帶……並非是最靠近黃河這種容易泛濫的地區,把錢糧花在這個上麵……攏共架在一起花六百萬錢糧,是否有些避重就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