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9章,穿越:搶了皇位後,我帶大明起飛,佚名,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對於他來說,即便知道這次事情背後的推手具有極大的能量,但他也從來沒敢往應天府那邊去想。 主要許多客觀條件就不允許。 對於丘福這個說法,朱棣和徐妙雲也點了點頭。 朱棣道:“其實丘福這話說得也沒錯處……目前來說,雖然方向的指向上來說,有可能是那個人的手筆,但其中依舊存在著許多疑點。這麼大的量、這麼遠的距離,怎麼可能在此之前都沒有人察覺到?” 道衍和尚沉默著思索了片刻。 抬起微垂的眸子,就連立在胸前的手掌也不自覺地握緊了起來:“煤運司!” 之前是各種客觀條件導致他也沒敢往應天府那邊去扯。 但現在確立了方向,順著往那邊捋之後,道衍和尚心中自然立刻就有了主意:“都以為那是新帝新官上任三把火,自以為是地想要以煤炭賑災,應天府那邊掀起一陣波瀾隨後又被淮西勳貴壓下去之後,就再沒有人在意此事了。” “現在想想,這些東西通過旁的渠道一定會引人注目,可運送煤炭的事情本身已經被當做了尋常,其中夾雜著運送布料,是否就成了燈下黑了?” 朱棣、徐妙雲、丘福皆是麵露一陣恍然之色。 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心中愈發確信了剛剛的猜測:“那這一盤棋,下得也太遠了……” 道衍和尚也是目光一凝,歎道:“說到底,那可是能讓私宅裡那位陰溝裡翻船的人。” “可是還有兩個最大的問題。” “一個是布匹的產量,要弄出來這麼多布料,是不是得找大量的人進行紡紗、織布作業?如果應天府有這麼大規模的紡紗、織布作業,道衍師父藏在應天府的耳目一定會知道,但這段時間一直都沒有收到過這種情報。” “其二,則是財力問題,光是我們現在探到的情報已經南至山西、河南一帶,北至大寧、廣寧一帶了,撇開第一點不說,其中請人紡紗、織布,需要的財力之巨,是常人根本就無法想象的。” “想要做到這點……” 說到這裡,朱棣頓了頓才想出來一個合適的說法:“除非再抄個沈萬三。” 他雖然常年都待在北平,但國庫的情況、乃至是自家老爹私庫的情況都是略知一二的——本來就需要一個銅板掰成兩半兒花才能應付得了朝廷的各項支出。 哪兒經得起這麼造的? 丘福立刻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 道衍和尚卻搖了搖頭:“不,那個人以一隻手在大明皇朝攪動風雲,他很可怕,我們不要以常理來論斷於他。” “假使那個人自己本身就很有錢呢?若是他自己就是個「沈萬三」呢?個人一身之家財再多,比起一個皇朝頂尖之權力,孰輕孰重?”道衍和尚問道。 朱棣抿了抿嘴唇。 不需要耗費任何時間來思考就在心裡有了答案——花點錢就能問鼎天下至高之權力,換他也樂意。 就連丘福也算的明白:“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徐妙雲目光一凜:“也隻有這至高之權力可以讓人散儘家財了,這麼想也才更合理更符合人性,什麼大善人做善事的……嗬。” 說起來。 道衍和尚這說法也不算錯。 朱允熥雖然不是什麼「沈萬三」,但隻要他想搞錢,法子一大堆,雖然燒玻璃不是什麼長久之計,但是來錢快啊,能立刻解決燃眉之急啊。 把燃眉之急解決了,後續正常搞錢的法子也籌備上了。 頓了頓,道衍和尚對於朱棣提出來的第一點疑惑如實道:“至於布料的產量,以及如何掩人耳目的進行生產作業,貧僧心中暫無頭緒,但也不打緊,有了方向,查起來就快了。” 他能猜測人心、猜測人性、猜測各種可能性,但再聰明的人,都是很難去想象自己沒聽說過沒見過的東西的。 但即便如此。 朱棣心中也約莫有了答案:八成就是應天府了! 大概確定這個結論之後。 朱棣突然想起來自己之前操作一波,還給北街鋪子賞賜了自己五分之一的俸祿,現在想想特麼的不是送給應天府去了麼?心中頓時憋屈得不行。 還有北街那個鋪子的老板許興昌也是殺不得了。 但凡自己敢動他。 後腳淮西勳貴隻怕帶著人就來北平府弄他了…… 要是能撈著點什麼東西也就罷了,民心、父皇的恩寵……啥都好,但現在這件事情是應天府那邊乾的,還幾乎覆蓋到了整個北方,有民心也是他朱允熥的,父皇那邊更不知會是什麼態度。 算下來……連根毛都沒撈著,你說氣不氣人? 當然。 朱棣的目光還沒那麼淺顯。 這件事情憋屈歸憋屈,可今天推出來的這個結論影響最大的是另一件事情:“道衍師父……如今看來,此事八成是與應天府有關了,那人的手段也太可怕了些,如此一來……莫說北平府,就是整個北方,都會有民心所向了。” “應天府的民心強一分,本王想要掀動大勢便難一分……眼下此事似乎還沒有被掀開,是否,有什麼補救的辦法?”朱棣蹙眉問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