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穿越:搶了皇位後,我帶大明起飛,佚名,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溫心中實在想不通。 眼下氣氛凝沉至此。 朱允熥還能如此淡定,到底會如何應對眼下這種局麵。 其實,朱允熥說出的那句「不再侵占民田、濫殺無辜」,對於他來說其實影響並不大,因為他也不乾這事兒。 畢竟原本的曆史走向之中,朱元璋想搞他,也隻找得到一個「所用器物僭越」的罪名,其他罪名顯然是找不到一點了。 窮人乍富。 有兩種極端。 大部人會成為當年剝削自己的那一類人,儘情享受人上人的優越和好處,甚至變本加厲。 而小部分人,則是會心懷憐憫,對處境和自己貧弱之時的人感同身受,自己淋過雨便想替彆人撐傘。 譬如朱元璋,這些年都儘量給農民減少賦稅,與民休息,發布諸多利國利民的政策。 張溫也屬於這一類人。 他的看法和朱元璋差不多。 心裡想著,大概是這位東宮三殿下,承繼了太子殿下的仁德愛民之心,如今有望走上天下至尊之位,少年意氣,或者說類似於新官上任三把火,迫不及待地就想做點什麼。 仁德愛民之心。 在張溫看來,這一點對於一位帝王來說十分重要。 曆朝曆代,大多亡於暴政——百姓但凡還能有一點活著的念想,都不至於到揭竿造反的地步。 他們這群人當年就是活不下去了,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大明。 朱允熥這個出乎預料的舉動。 儘管魯莽意氣。 卻令張溫心裡多了幾分敬佩之意,也從心裡希望,這位東宮三殿下當真可以坐上那個位置。 所以他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了。 不過張溫始終覺得。 朱允熥心中或許已經自有了一番盤算。 一個能在呂氏手底下隱忍十數年的孩子,怎麼可能在這種緊要關頭上魯莽行事?他能把他們這群淮西勳貴搜羅到這裡來,不可能不明白,這群人是他唯一的政治資本和依仗。 張溫此話一出,乾清宮內凝沉的氣氛瞬間緩和了不少——對日後大有裨益?如果這份裨益能彌補他們的損失,倒也不是不值得一聽。 因此,眾人的目光“刷”地一下又集中到了朱允熥身上。 朱允熥不經意地看了張溫一眼,心中覺得有趣,暗暗記下了這張麵孔。 當然,現在不得不提出的矛盾提出來了,他當下最重要的是:解決這個矛盾。 麵對眾人的目光。 朱允熥內心開始醞釀情緒,麵上作出一副無奈為難的神色,歎了一口氣,這才緩緩開口: “其實,各位的顧慮,我心裡都是清楚的。” “隻是當下的處境,各位叔伯公心也明白。” “有諸位在朝堂上說話,當然都是很有分量的,可這朝堂上能說話的,不止咱們淮西一脈。” “在允熥心裡,咱們都是自家人,心裡肯定是偏向於諸位叔伯公的,可我卻不能在外表現出這種偏頗。” “否則就會成為那些文人攻擊的借口。” “諸位也知道,要想在龍椅上坐穩,我的處境還十分艱難。大局未定,提出此事,允熥也是不得已的。隻是咱自家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覺得這件事情得提一提!” 朱允熥緊緊蹙起眉頭,先表明立場:我肯定是偏著你們的!咱們都是淮西一脈,是一邊兒的! 聽到朱允熥這話。 眾人麵上的神情頓時緩和了不少——嗯,總算不是老爺子說的那一套“百姓艱苦、你們要懂得體恤、觸犯大明律”雲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