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穿越:搶了皇位後,我帶大明起飛,佚名,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乾清宮。 偌大的宮殿門窗緊閉,其中竟連一個宮女太監也沒有,隻有燭火微微晃動,愈發顯得殿中空空蕩蕩。 昏黃的燭光映照著兩個身影,二人皆已是頭發花白。 其中一人穿著一身明黃色五爪龍袍,正趴在乾清宮大門上,順著門縫兒、眯著眼睛往外麵瞟,神色之中帶著一絲緊張和期待。 另外一名老者則是佝僂著身子左右踱步,似有不安。 幾番欲言又止。 老者終於還是忍不住拱手一禮,勸道: “陛下,要不這件事情還是算了吧。您是一國之君,假稱駕崩之事若是傳了出去,也不知會掀起怎樣的波瀾。” 沒錯。 穿著龍袍趴在門縫兒上往外瞟的,正是大明皇朝的開國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 他沒死,隻是讓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去東宮,假傳了個死訊。 在他身後坐立不安的。 則是朱元璋最信任的禦醫,太醫院院使戴思恭。 作為太醫院陪葬天團的c位,讓他配合宣布朱元璋嘎了,戴思恭一把年紀,自然是有點慌的。 聽到身後戴思恭的勸諫。 朱元璋繼續趴著門縫兒,連頭都沒有回,語氣之中略帶一絲不耐煩:“要咱說,你們這些當太醫的,就是膽子小!” “一個人的秉性資質,隻有真遇到事兒了才能看得出來,等允炆來了乾清宮,咱看看這孩子的表現,當晚就站起來讓他知道,咱是裝的,這件事情不就沒幾個人知道麼。” “咱隻讓蔣瓛去通知了允炆,大晚上的,消息傳不出去。” 朱元璋渾不在意地擺了擺手,示意戴思恭不必多言。 戴思恭蹙起眉頭暗暗歎了口氣。 頓了頓還是忍不住勸道:“可是陛下,不論彆的,這件事情,它終究也不吉利呐,您九五之尊……” 朱元璋冷哼一聲:“吉利?這些年來,咱當過和尚要過飯,要是講究吉利不吉利的,早沒命了!” “賊老天把咱妹子和大孫都帶走了,現在連標兒也沒了,咱還有什麼好怕的!?為了大明皇朝的千秋鼎盛,吉利不吉利的,又算得了什麼?” 說到這裡,朱元璋沉默了片刻。 而後才再次開口,聲音裡帶著一絲微不可察的輕顫:“大明……需要一個後世之君。” 戴思恭閉了嘴。 看著那個有些佝僂的背影,莫名地有些心酸。 他跟著朱元璋的時間不算短,平日裡的陛下,威嚴、霸道、天子威壓,皇權氣勢……背脊永遠是直挺挺的,自從太子殿下薨了之後,終究也是佝僂下去了。 太子殿下沒了。 陛下不僅是失去了一個最愛的兒子。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他多年來傾注所有心血培養出來的繼承人,失去了大明的後世之君…… 聽朱元璋這麼說。 戴思恭也算是明白了朱元璋突然喊他過來,又讓蔣瓛去通報假死消息的用意了:要立儲! 根據朝廷上下最近的風向來看。 陛下心裡的新儲君,大概率就是東宮的二殿下了。 假稱駕崩試探東宮二殿下,看看二殿下的資質秉性,其一是為了更好地培養教導新儲君,其二大概是……也要根據新儲君的表現,開始給他鋪路了…… 戴思恭正出神思索著。 便聽到朱元璋似有些隨意的閒聊詢問:“戴思恭,你說……允炆他能把握得住嗎?” 話都對戴思恭說開了,朱元璋也沒什麼必要藏著掖著了。 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從個人情感來說,朱標是兒子,其他人隻能說是皇子,這皇位,當然是要傳給標兒的後人才好。 從大明的穩定來說。 如果從其他的皇子之中選擇繼承人,九大塞王個個都不差,立誰為儲,其他人誰都不會服氣。 反而是立皇太孫,朱標血脈,名正言順,誰也不好多說什麼。 所以朱元璋心裡基本早就打定了主意。 現在玩這麼一出假死。 不過是為了看看朱允炆到底能不能把握住這個擔子,如果握不住,那自己說不得就要替他做些打算和準備了…… 想到這裡。 朱元璋眸中頓時露出一抹殺意。 戴思恭心頭一凜,背後汗毛頓時就豎了起來,暗道:果然…… 不過他能在朱元璋身邊侍奉這麼多年,自然是有眼力見的,隻露出一副驚懼、不敢置喙的樣子:“陛下恕罪,微臣隻懂看病,不懂這些。” 好在朱元璋也沒有多說什麼。 隻是輕歎了一口氣:“唉……要是標兒……” 接著便搖了搖頭。 背著手繼續從門縫裡往外看去。 戴思恭有些無奈地輕歎了一口氣,心中也無比遺憾:太子殿下仁厚、有威望,在朝深得文武朝臣的擁戴,在野深得百姓民心,陛下一手培養起來,是大明最好的後世之君。 旁人又有誰可堪相比的? 隻可惜天妒英才罷了。 …… 東宮偏殿。 “三寶,立刻去涼國公府找涼國公,給我捎句話。” 聽到朱允熥的話。 侍從太監三寶先是看著他愣了一下。 旋即便似是想明白了什麼一般,目光一亮,神色之中夾雜著驚喜:“涼國公?殿下,您這是要……” 被稱呼為“三寶”的侍從雖是個太監,卻並不尋常。 姓馬名和,小字三寶,後因功被朱棣賜姓“鄭”,是為鄭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可稱空前壯舉。 馬三寶在洪武十七年的“平雲南之戰”中成了俘虜,隨大軍回到應天府,入宮服役。 按照他原本的命運,後麵是要調配給朱棣府裡的,巧的是,恰好在調配之前被朱允熥給發現了,就被他選到了自己宮裡,成了他的貼身太監,平日裡上學、讀書、習字都是帶著一起。 也正是因此。 馬三寶的認知眼界與普通太監不可同日而語。 “奴才之前多次勸殿下,和涼國公、開國公他們走動走動,也好叫太子妃知道,殿下您不是可以隨意拿捏的,如今……您可算想通了!”馬三寶麵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道。 他十三歲進宮挨了一刀。 本以為這輩子也就是宮裡的尋常閹人了。 卻不想入了東宮這位小殿下的眼,帶著出入大本堂,聆聽名儒教誨學習道理,得覽皇家藏書開闊眼界。 心裡當然隻想自家殿下好。 可惜數年以來,殿下都隻敢安安靜靜待在這座僻靜冷清的偏院,時不時被太子妃暗中刁難也隻有默默忍受,就連那些身為國公的親舅舅、親舅爺也不去親近。 涼國公、開國公那些勳貴不是沒有朝殿下投來過希冀的目光。 可殿下的逃避。 最終還是讓那群人搖頭放棄。 旁人都說。 東宮三殿下性子軟弱、木訥蠢笨,實在不像皇家血脈。 馬三寶每次也隻能心裡暗暗不平。 也常常替朱允熥著急惋惜。 現如今,朱允熥在這個關口“開竅”了,馬三寶是最開心的。 “以涼國公如今的分量和地位,定能庇佑殿下,讓太子妃和二殿下多顧忌些,不至於太欺負您。” “奴才這就去找涼國公去!” 馬三寶麵上歡歡喜喜,就要轉身。 然而,下一刻卻聽到一個令他心神震顫的聲音:“彆急,我並非要尋求涼國公、開國公他們的庇護。” “三寶,現在皇爺爺死了,我要的是那個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