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山竹榴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7章 雷神計劃,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一隻山竹榴蓮,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位年長的將軍站起身來,聲音低沉而堅定:

"李總工,我代表前線指揮部感謝您的傑出貢獻。有了這種武器,我們就能有效打擊敵國的生化武器基地,保護我們的士兵和平民。"

另一位技術專家則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李總工,這種火箭炮的發射裝置和運輸係統是怎麼設計的?三百公裡射程的火箭彈,體積和重量肯定不小。"

李明遠走到另一張圖紙前:

"這是發射車的設計圖,采用了12聯裝設計,可以在45秒內發射全部12枚火箭彈,造成飽和打擊。

發射車采用特殊底盤,機動性好,可以快速轉移陣地。

更重要的是,我們設計了全自動裝填係統,3分鐘內就能完成再次裝填,大大提高了持續作戰能力。"

"不管怎樣,這都是一項偉大的發明!"軍部主任拍案而起,

"我提議立即啟動''雷神計劃'',全力支持李總工的研發工作。張部長,請您向上級彙報,申請特彆撥款和人力物力支持。"

張部長點點頭:"當然,我會立即安排。李總工,請您準備一份詳細的技術報告和資源需求清單,我今天就飛回首都,親自向最高層彙報。"

"各位,"李明遠環視眾人,語氣堅定,

"敵國妄圖用生化武器對付我們,但他們不知道,我們已經有能力先發製人。

有了''雷神MK-1'',我們可以精確打擊他們的後方,保護我們的國家和人民。

不管他們躲在多遠的地方,我們都能把火力送到他們頭上!"

他指著製導係統的圖紙,嘴角上揚:"這玩意兒一旦裝備部隊,打誰誰哭!"

會議室裡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眾人眼中閃爍著希望和決心的光芒。

掌聲漸漸平息,李明遠抓住時機,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時間緊迫,敵國隨時可能發動生化武器攻擊,我們必須搶在他們前麵完成''雷神MK-1''的研發和測試。"

李明遠環視會議室內的眾人,

"我建議分三組同時推進,A組負責彈體改造,B組攻克推進劑配方,C組開發紅外製導適配係統。"

張部長立刻拍板:"同意!各部門主管立即組織人手,從現有項目中抽調最優秀的技術人員加入''雷神計劃''。"

老劉站起身來:"李總工,我願意帶領A組負責彈體改造,我們在導彈彈體上有經驗,應該能快速轉化。"

"好,老劉你帶A組。"李明遠點點頭,又看向其他人,

"王工,你化學背景強,請你帶B組負責推進劑。趙工,你精通電子設備,C組的紅外製導係統就交給你了。"

被點名的工程師紛紛起立應允,眼中既有興奮,也有一絲擔憂。

三百公裡的火箭炮,這在他們的認知範圍內簡直是天方夜譚。

會議結束後,三組人馬立即行動起來。

李明遠沒有休息,馬不停蹄地帶著三組負責人先開了個小型碰頭會,詳細講解每個係統的技術要點和關鍵難題。

"推進劑是關鍵中的關鍵,"李明遠對王工說,

"傳統火箭炮推進劑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支撐超遠程飛行。這份配方是我設計的新型複合固體推進劑,理論能量密度比現有火箭炮高出近一倍。"

王工接過配方,眉頭緊鎖:"這配方...有些成分我們從未用過,合成難度不小。"

"可以做到嗎?"李明遠直截了當地問。

王工深吸一口氣:"可以試試,不過需要從基礎實驗開始,一步步驗證。"

"你有一周時間,"李明遠拍拍他的肩膀,"我相信你的團隊能創造奇跡。"

轉向趙工,李明遠繼續道:

"紅外製導係統是另一個技術難點。火箭彈在末端飛行階段需要能夠自主識彆目標熱信號,並調整彈道精確命中。這需要微型紅外探測器、信號處理係統和彈道控製機構三者無縫配合。"

趙工研究著圖紙,咋舌道:"這精度要求...我們現有的紅外探測器分辨率遠遠不夠啊。"

"鐵臂-1機器人可以幫你們製造高精度部件,"李明遠說,"關鍵是算法和係統集成,這兩點我會親自指導。"

老劉則負責彈體改造,這相對簡單些,但也麵臨不少挑戰:

"彈體既要保證氣動性能支撐超遠程飛行,又要適應紅外製導係統的需求,還得考慮批量生產的可行性..."

"老劉,你最有經驗,這個我放心。"李明遠鼓勵道。

三位組長帶著圖紙和任務清單各自回去組建團隊,整個軍工基地立刻沸騰起來。

一天後,三個團隊全部組建完畢,總共調集了近二百名工程師和技術員,幾乎是軍工基地全部技術力量的三分之一。

研發中心的三座大樓被完全接管,變成了"雷神計劃"的專屬區域。

李明遠幾乎不眠不休,在三個團隊之間來回奔波,解決各種技術難題。

白天指導設計和實驗,晚上審核圖紙和數據,有時候直接在實驗室的沙發上湊合一宿。

A組的進展相對順利,老劉帶領團隊很快完成了彈體的初步設計,並開始進行風洞試驗。

"看這組數據,"老劉興奮地向李明遠展示風洞測試結果,

"經過我們的優化,彈體的氣動性能提升了近30%,理論上完全能支撐三百公裡的飛行距離!"

B組則遇到了不少困難。

王工的團隊日夜苦戰,進行了數十次推進劑配方試驗,但總是出現各種問題——要麼是穩定性不足,要麼是能量密度達不到要求。

李明遠親自加入B組的實驗,調整配方細節,優化製造工藝。在第36次實驗中,他們終於取得了突破。

"成了!"王工激動得手都在發抖,"這批推進劑樣品的能量密度達到了目標值的98%,穩定性測試也通過了!"

實驗室裡爆發出一陣歡呼,有工程師甚至激動地抱在一起。

C組的紅外製導係統是最大的挑戰。

趙工的團隊起初幾乎陷入絕望——微型紅外探測器的精度根本達不到要求,信號處理係統也無法在如此小的空間內實現複雜計算。

喜歡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