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山竹榴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6章 理論上可以,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一隻山竹榴蓮,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每天五章奉上,大家多給點鼓勵,點點催更也好,同時更兩本書,寫的掉頭發

……

一棟廢棄的紡織廠被緊急改造成實驗室和生產車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和技術人員陸續抵達。

基地大門口,李明遠親自迎接每一位新到的專家,並簡要介紹項目情況。

團隊很快擴展到近百人,包括物理學家、化學專家、材料工程師和電子技術人員。

然而,儘管經過了軍工委會議的初步認可,大多數團隊成員依然對石墨炸彈的可行性持懷疑態度。

"李總工,我研究爆炸物理二十年了,"爆炸學專家陳教授皺著眉頭說,

"從沒聽說過爆炸能把石墨變成空中懸浮的導電纖維。這違背了基本物理定律。"

"是啊,"材料學家王博士附和道,

"即使理論上可能,實際操作中會遇到無數難題。石墨在高溫下會直接氣化或者完全燃燒,怎麼可能保持纖維狀態?"

李明遠沒有急於反駁,而是組織了一次全體人員的項目啟動會。

在一間臨時搭建的會議室裡,所有研發人員擠坐在一起,等待他的解釋。

"各位專家,"李明遠站在簡陋的講台前,聲音沉穩有力,

"我理解大家的懷疑。確實,石墨炸彈的概念在我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屬於全新事物。但科學發展史告訴我們,真正的突破往往來自於對常規認知的挑戰。"

他打開準備好的幻燈片,展示了詳細的技術路線圖,

"石墨炸彈的研發將分為三個關鍵階段:第一,高純度石墨絲的製備;第二,爆炸分散係統的設計;第三,模擬電網衝擊測試。"

"首先說高純度石墨絲,"他指著第一張圖片,

"普通石墨無法達到我們的要求,需要采用特殊工藝提純和拉絲。具體而言,我們將利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在高溫下將甲烷分解,沉積碳原子形成高純度石墨結構,再通過特殊模具擠壓成微米級的細絲。"

化學專家們開始小聲討論,有人點頭,有人搖頭。

"這理論上可行,但工藝複雜度極高,"一位老專家評論道,"我們有這個技術條件嗎?"

李明遠胸有成竹,"我已經設計了一套簡化的製備方案,適應我們現有的工業條件。可能無法達到理想中的純度,但足以滿足初期實驗需求。"

他繼續解釋第二階段,

"爆炸分散係統是整個技術的核心。我們需要設計一種特殊的爆炸裝置,能在極短時間內提供精確的高溫和壓力,使石墨絲斷裂成微小纖維而非氣化或燃燒。這需要精確控製爆炸溫度、壓力和持續時間。"

爆炸學專家陳教授站起來,"李總工,恕我直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常規爆炸物無法提供如此精確的控製。"

"常規爆炸物確實不行,"李明遠點頭,"所以我們需要設計多層複合爆炸結構,外層提供定向壓力,內層控製溫度,中間層調節爆炸速度。具體方案在這裡。"

他遞給陳教授一份詳細的技術說明,後者迅速翻閱,表情從懷疑逐漸變為驚訝,

"這...這設計很大膽,但理論上確實可行。不過實際操作難度極大。"

"所以我們需要全國最優秀的爆炸專家,"李明遠微笑著說,示意陳教授坐下,然後繼續介紹第三階段,

"最後是模擬電網衝擊測試。一旦我們成功製備出導電雲團,就需要驗證其對電力係統的破壞效果。為此,我們將搭建一個小型模擬電網,包括發電機、變壓器和各類電子設備,測試導電雲的短路效果。"

電氣工程師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部分相對簡單,"一位老工程師評論道,

"但關鍵是前兩個階段能否成功。如果真能製造出導電雲團,測試它的破壞效果不難。"

介紹完整個研發路線後,李明遠環視眾人,

"各位,我知道這個項目聽起來很瘋狂,但請相信我,它是可行的。我需要大家放下成見,集思廣益,共同攻克這些技術難關。"

會議室內的氣氛仍然複雜,懷疑、好奇和興奮交織在一起。雖然李明遠的技術方案看起來很完整,但絕大多數專家仍然持觀望態度。

"李總工說得很好,"材料學家王博士站起來,聲音中帶著明顯的保留,

"但我建議先進行小規模的概念驗證實驗。如果連基本原理都無法證明,後續投入就是浪費資源。"

其他人紛紛附和,顯然不願意貿然投入全部精力到這個聽起來"天方夜譚"的項目中。

李明遠並不意外,"完全同意王博士的建議。接下來一周,我們將集中精力進行概念驗證實驗。各位專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加入相應的研究小組。"

會議結束後,研發團隊被分為三個技術組,分彆負責石墨絲製備、爆炸分散係統和電網測試。

每個組都配備了相應的設備和人員,開始了各自的研發工作。

李明遠沒有固定在任何一個組,而是在三個組之間穿梭,提供技術指導和協調資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