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自動化防空網絡
一隻山竹榴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0章 自動化防空網絡,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一隻山竹榴蓮,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每天一萬字,五章奉上,大家多給點鼓勵,點點催更也好,快參戰了,做好前期準備
……
十分鐘後,三位組長在會議室集合。
雷達組組長老周是從前線調來的雷達專家,計算機組組長張教授是電子專家,火控組組長王工程師則是炮兵專家。
三人都是各自領域的頂尖人才,但在這個全新的領域裡,他們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同誌們,"李明遠開門見山,"我們需要在一周內完成整個係統的調試和測試。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協同性,也就是如何讓雷達、計算機和火控係統無縫銜接。"
老周皺眉:"一周?這進度太趕了。雷達和計算機之間的接口還不穩定,數據傳輸經常中斷。"
張教授也搖頭:"計算速度也是大問題。處理雷達信號需要大量複雜計算,我們的晶體管計算機雖然先進,但運算能力有限,很難實現實時控製。"
王工程師更是直接:"說句實話,我不相信這套係統能在實戰中起作用。高射機槍需要精確的方位角和仰角,誤差超過半度就會完全脫靶。現在我們的精度遠達不到要求。"
李明遠聽完三人的意見,不慌不忙地從公文包裡取出一份圖紙:
"我理解大家的擔憂,但我認為問題不在於單個部件的性能,而在於整體架構。"
他將圖紙展開在會議桌上:"這是我設計的新型接口係統,采用模塊化結構,每個功能單元都是獨立的,通過標準化接口相互連接。"
三位組長湊近查看,圖紙上的設計確實與傳統思路大不相同。
傳統係統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整體,而李明遠的設計將其拆分成多個獨立模塊,每個模塊負責特定功能,模塊間通過簡單明確的信號傳遞信息。
"這...這有點像搭積木。"張教授若有所思地說。
"正是如此。"李明遠點頭,"每個模塊隻需完成一個簡單任務,不必關心整體邏輯。這樣既降低了複雜度,又提高了可靠性。一個模塊出問題,可以迅速更換,不影響整體功能。"
老周仔細看著雷達信號處理模塊的設計:
"這個波形識彆算法很有意思,能大大簡化數據處理流程。但這需要重新編寫程序,現有代碼幾乎全部廢棄。"
"沒關係,"李明遠胸有成竹,"新程序我已經寫好了。"他從包裡取出一疊打孔卡片,"這是完整的控製程序,包括信號處理、目標識彆、軌跡預測和火控計算四個部分。今天上午就可以裝載到計算機中進行測試。"
三位組長麵麵相覷,不知該驚訝於李明遠的工作效率,還是對這種全新方法的可行性表示懷疑。
"李總工,理論上這確實是個好方案,"王工程師小心地說,"但在沒有實際測試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判斷它的實戰效果。"
李明遠微微一笑:"所以我們今天就開始全係統測試。"他轉向老周,
"雷達組準備三台多普勒雷達,組成三角形陣列,覆蓋半徑5公裡的區域。"又看向張教授,
"計算機組立即加載新程序,設置實時數據處理模式。"最後對王工程師說:
"火控組準備兩挺高射機槍,安裝電子控製裝置,連接到中央處理單元。"
三人立即行動起來,各自帶領團隊開始準備工作。
李明遠走到沙盤前,思考著測試方案的細節。
這是一次真正的革命性嘗試——將雷達探測、計算機處理和武器控製整合為一個自動化係統,完全顛覆了傳統防空作戰的模式。
如果成功,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防空網絡。
……
三天後,一個晴朗的上午,太行山深處的測試場上,幾十名技術人員和軍方代表正在緊張地進行最後的準備工作。
測試場位於一個隱蔽的山穀中,周圍環繞著陡峭的山壁,形成天然的屏障。
場地中央是一片開闊地,三台棱鏡狀的雷達天線呈三角形分布,兩挺經過改裝的高射機槍架設在不同位置,槍管上連接著複雜的電子控製裝置。
中央指揮區是一個臨時搭建的小型控製室,裡麵擺滿了電子設備,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的一台晶體管計算機,體積比普通房間還大,閃爍的指示燈和嗡嗡作響的冷卻風扇顯示它正在運行。
李明遠站在控製室門口,看著技術人員進行最後的檢查。
這三天裡,團隊幾乎沒有休息,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地調試係統,解決各種技術問題。
雖然依然存在一些小缺陷,但總體上係統已經可以正常運行。"李總工,準備工作已經完成,隨時可以開始測試。"老周走過來報告。
李明遠點點頭:"偽裝目標準備好了嗎?"
"按照您的要求,我們準備了三種不同類型的空中目標:小型滑翔靶機、中速靶機和高速無人靶機。"
"很好,先用小型滑翔靶機進行基礎測試,然後逐步提高難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