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周的時間
一隻山竹榴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3章 一周的時間,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一隻山竹榴蓮,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從公文包裡拿出超輕合金迫擊炮的設計方案,遞給趙部長,
"這是我最近設計的一種新型迫擊炮,采用特種鋁-鎂-鋰合金製造,重量隻有傳統迫擊炮的40%,但射程和精度卻有顯著提升。"
趙部長接過圖紙,隨意一瞥,突然愣住了,雙眼瞪得滾圓,仿佛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東西。
"這……這……"他的手開始微微發抖,聲音也變得不穩,"這真的是迫擊炮?"
李明遠點點頭,"82毫米口徑的輕型迫擊炮,全重隻有15公斤,一個人就能攜帶。"
趙部長的表情從震驚逐漸變成了一種近乎麻木的接受。
他曾經親身經曆過兩次戰爭,深知迫擊炮在戰場上的重要性,也明白傳統迫擊炮的局限。
在他的記憶中,迫擊炮是一種沉重的武器,至少需要三到四個壯漢才能搬運,部署也需要相當時間。
在山區作戰時,運送迫擊炮簡直是一項艱巨任務,經常需要數十名戰士輪流背負,跋山涉水,曆經千辛萬苦才能將其送上陣地。
而眼前這份設計,徹底顛覆了他對迫擊炮的認知。
"15公斤?一個人就能攜帶?"趙部長難以置信地重複著,"而且射程還提高到了4000米?這……這怎麼可能?"
李明遠耐心解釋道,"關鍵在於材料和結構的創新。傳統迫擊炮主要使用鋼鐵製造,而我設計的這款使用了特種鋁-鎂-鋰合金,這種合金強度接近鋼鐵,但重量隻有鋼鐵的三分之一。再加上優化結構設計,去除了所有非必要的部件,才實現了如此輕量化。"
趙部長仔細翻看著設計圖,特彆注意到了那個機械式自動計算和調整裝置,"這是什麼?"
"一種簡易的製導係統,"李明遠解釋道,"炮手輸入目標距離、風速、溫度等參數後,它會自動計算出最佳的發射角度和方向,然後通過機械傳動裝置調整炮管。這樣一來,即使是新手炮手,也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精確射擊,不再需要反複試射和調整。"
趙部長的眼神從震驚逐漸變成了一種近乎麻木的平靜。
這已經不是李明遠第一次帶給他這種衝擊了。
從數控機床到雷達係統,從火箭炮到現在的超輕迫擊炮,每一次,李明遠都在刷新他對科技極限的認知。
"明遠,"趙部長深吸一口氣,"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如果這種迫擊炮能夠投入使用,我們的步兵部隊將獲得前所未有的火力機動性,特彆是在山地和叢林作戰中……"
他的眼前仿佛浮現出當年艱苦的山地戰況,戰士們費儘千辛萬苦才能將沉重的迫擊炮運上山頭,而現在,一個戰士就能輕鬆攜帶一門威力更大的火炮,這簡直是夢想成真。
"我已經進行了詳細的理論計算和模擬測試,"李明遠說,"但真正的效果還需要實物驗證。"
趙部長回過神來,果斷地說,"立刻安排生產樣品!優先級最高!明天我就協調軍工部門,提供所有必要的材料和設備。這項技術……太重要了!"
李明遠點點頭,"生產樣品大約需要一周時間,主要是特種合金的冶煉和加工需要特殊工藝。"
"一周就一周,"趙部長乾脆地說,"我會通知軍方準備試射場地,一旦樣品完成,立即進行實戰測試。"
安排好超輕迫擊炮的生產事宜後,李明遠回到了自己的實驗室。
雖然已經連續工作多日,但他並不感到疲憊,反而因為新項目的推進而興奮不已。
關上實驗室的門,確認沒有人跟蹤後,李明遠從係統空間中取出——電子管和晶體管的技術資料。
在這個電子工業剛剛起步的年代,電子管是主流技術,而晶體管則是尚未普及的尖端科技。
即使在發達國家,晶體管技術也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
如果能夠掌握這兩種技術,對龍國的電子工業將是質的飛躍。
李明遠小心翼翼地翻開資料,開始認真研讀。
資料從最基礎的電子理論講起,詳細介紹了電子管和晶體管的工作原理、結構設計和製造工藝。
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這些知識比他想象的還要複雜許多。
"電子管相對簡單,"他自言自語,"基本結構是陰極、陽極和柵極,通過控製柵極電壓來調節陰極到陽極的電流……"
他繼續翻頁,研究電子管的製造工藝,從玻璃封裝到真空處理,每一步都需要精確控製。
"晶體管就複雜多了,"李明遠皺起眉頭,"需要高純度的半導體材料,精確的摻雜工藝,以及複雜的封裝技術……"
他完全沉浸在學習中,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當他讀到關於晶體管摻雜工藝的詳細描述時,突然感到一陣眩暈,大量信息湧入他的腦海。
【叮!悟性值足夠,觸發"悟性逆天"天賦】
【獲得"電子管製造技術"】
【獲得"初級晶體管製造技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