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會打鐵的林木匠
萬靈穀的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會打鐵的林木匠,重生58年育良種過災荒,萬靈穀的卡,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在隊部裡林有才大罵林源不是個東西的時候,林瑞也對林源這個家夥腹誹不已,隊裡能搜刮的鐵器,都被他搜刮完了,不能拿走的,那是生產隊裡必須的工具。
林木匠這裡,林瑞歎了一口氣,頗為無奈的放下手裡的木頭砧板。不能說不頂用,隻能說材質不好,搞出來的東西不頂用,搓個十來個棒子就把上麵的頂刺給磨禿了,最多百十個棒子,就會磨平 了,隻能重新起刺,那樣效率就大大的降低了不說,還不劃算。
如果要是把上麵的木刺放大了,不但乾活的效率減半,使用的力氣也會增大不少。
林瑞製造的這個搓玉米粒子神器,可是經過精密計算之後,得到的最佳木刺排列組合。
林瑞看著林木匠旁邊的鐵匠爐灶,略帶遺憾的說道;“隊裡要是還有點雜鐵熔了,造幾個手搖的搓粒機器,比這個要好數倍,大人小孩都能用,可比手搓的這個省事多了。”
不要奇怪林木匠這裡有打鐵的家夥,他不但是個木匠,箍木桶木盆,打造家具,造大車他樣樣在行。彆看他不用去隊裡上工,生產隊裡卻沒有一個人敢說他閒話,就跟張醫生一樣,這個職業是隊裡必須的。
因為整個生產隊裡的生產工具都是他在修理打造的。所以,有個鐵匠爐子,平時修理個鋼叉鐵鍬什麼的,農忙的時候打造些新的鐮刀這些,很正常吧。
林木匠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精壯的漢子,二十來歲的兒子林茂田跟在他身邊乾活,已經結婚生子,小孩子都比林小平還大呢。
林茂田沉默寡言,不喜說話,但是卻有一手青出於藍的好手藝。
林瑞手裡拿著的這個木砧板,就是林茂田做出來的。他聽到林瑞的話,猶豫了一下,突然說道:“林瑞,我知道咱們隊裡哪裡還有鐵家夥。”
“哪裡還有鐵家夥?除了隊裡的驢車,生產隊的犁鏵頭,鐵鏟鐵叉,就剩下那幾口大鍋了,哪裡還有什麼鐵家夥?”林茂田瞪了兒子一眼,省的這家夥不知道輕重瞎胡說。
林茂田搖了搖腦袋,小心的說到:“爹,我說的不是這些,你忘了,當年結寨子自保的時候,當時的村長爺爺讓人鑄的一門鐵炮可一直還在庫房裡呢。”
林木匠一聽,頓時眼睛一亮,一拍腦袋,大聲的說到:“可不是嘛,那還是請的陳鐵匠來給造的鐵炮。當年陳鐵匠慧眼識英雄,一眼就看到我,讓我給打的下手,憑借我出色的悟性,才學的這一手打鐵的好手藝。”
“可惜,八百斤的鐵炮造好了,除了在寨子上鎮守了一陣子,其實一發炮彈沒打,就放庫房裡吃灰了。當時林源讓大家夥捐鐵的時候,這家夥嫌棄太重不好搬運,崔書記說鐵炮不能拿,就留在庫房裡了。”
林木匠對著自己是一番的吹噓,隻差說明自己就是一個被木匠耽誤的打鐵天才了。提起大炮,為當年沒能親手打出一發炮彈可惜了半天。
林茂田一點眼力勁兒都沒有,不等老爹吹噓完以往的豐功偉績,就立馬接過來話茬說到:“爹,你這腦袋就是健忘,當年隊伍過來的時候,可是把咱們隊的大炮征調過去一次,炮轟孫營那次你忘記了?。”
林木匠吧嗒一巴掌拍在兒子腦袋上,怒斥道:“你個臭小子,老爹能不知道這回事?那次還是你老爹我負責趕馬車拉的大炮。十幾枚鐵炮一字排開,架在孫營寨子麵前,還不等士兵打炮呢,那些狗日的敗軍就嚇的舉白旗乖乖的從孫營出來了。我說一炮未放有錯嗎?”
林瑞在一旁看到林木匠對兒子血脈的壓製,不由的捂著嘴直樂。可這種父子間流淌的濃濃的親情,卻又讓林瑞格外的羨慕。
既然鐵炮無用,林瑞說到:“木匠大爺,既然鐵炮除了吃灰的份兒了,那咱不如把他熔了,造一些手搖剝玉米粒子的機器給社員們用。我趕保證,隻要澆築個十台八台的,就算咱們隊裡全部都種上玉米棒子,隊裡也不用為搓棒子粒子發愁。要想早點把棒子粒子曬乾,甚至濕粒子也能搓下粒子來?”
玉米棒子收下來後,要是一直掛起來晾乾,至少倆月,可要是搓掉粒子攤地上曬,隻要不是陰天下雨,最多兩三天就能曬到可以磨麵的程度了。
林茂田看著林瑞說的信誓旦旦的樣子,眼睛裡不由的露出一絲懷疑的樣子說到:“你真能造出來搓濕棒子粒子的機器?”
“吧嗒。”
林茂田一回頭,正看到老爹的巴掌剛收起來,林茂田看著自家老子委屈的問道:“爹,你又打我乾嘛?”
林木匠理所當然的說到:“打你是活該,林瑞的話你也敢懷疑?不打你打誰。你看看林瑞做的這麼多事,可有一件沒有做成的?林瑞說能造出來一個手搖的剝棒子粒子的機器,那一定能造出來。連敵特都能抓一串,造個剝棒子粒子的機器,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這倒是把林瑞說的不好意思,造機器跟抓敵特,有毛的關係?這都能聯想在一起,林瑞連忙解釋著:“木匠大爺,我隻是有這個想法,想要造出來可離不開大爺你們倆的幫忙。木匠大爺,當年你參與過鑄造鐵炮,應該會做模子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重生58年育良種過災荒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重生58年育良種過災荒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