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洛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20章 龍潛於淵(65),四合院:一人縱橫,姒洛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洛水的波光漫過石階時,陳硯正蹲在岸邊打磨一塊青銅殘片。納煞鏡在他身側的石台上靜靜躺著,鏡麵映出流雲與飛鳥,偶爾有細碎的光斑從鏡中溢出,落在他手背上的“守”字印記上,泛起溫潤的暖意。

“聽說了嗎?南邊的婺州出了怪事。”阿依提著竹籃從柳林裡走來,籃中盛著剛采的野莓,紅得像滴落在綠葉上的血珠,“有個繡娘對著銅鏡繡花,繡出來的鴛鴦竟活了過來,隻是那鴛鴦的眼睛是青黑色的,見了人就啄,已經傷了好幾個孩童。”

陳硯手中的青銅殘片突然震顫,邊緣的紋路與納煞鏡的饕餮紋產生共鳴。他低頭看向殘片,鏡麵映出個模糊的影子——那影子穿著繡娘的衣裳,手裡的繡花針正往自己心口紮,針尖滴落的血珠落在銅鏡上,暈開一圈青黑色的漣漪。

“是‘繡鏡’的殘靈。”陳硯將殘片揣進袖中,納煞鏡自動飛回他掌心,鏡麵中婺州的景象愈發清晰:一間繡坊的閣樓上,麵半人高的穿衣鏡嵌在雕花鏡框裡,鏡中繡娘的倒影正在瘋狂刺繡,每一針都帶著墨色的線,繡出的圖案在鏡外漸漸顯形,化作活物,“這鏡子能將繡品‘活化’,但用的是照鏡人的精氣,繡得越久,人就越像鏡中的傀儡。”

阿依將一顆野莓塞進嘴裡,酸甜的汁液在舌尖炸開:“我祖父的羊皮卷裡提過繡鏡,說它本是前朝宮廷畫師所鑄,畫師暗戀皇後,就造了這麵鏡子,能將皇後的畫像繡成活人,陪在自己身邊。後來畫師被處死,鏡子也不知所蹤。”

納煞鏡的鏡麵突然泛起漣漪,鏡中出現個穿官服的男子,正用布擦拭繡鏡的鏡框,布上沾著暗紅色的汙跡,像是血。男子的袖口露出半塊腰牌,上麵刻著“內織染局”四個字——那是掌管宮廷織造的機構,看來繡鏡早已被官府尋回,隻是不知為何流落到了婺州。

“得去趟婺州。”陳硯站起身,納煞鏡的青光在他眼底流轉,“繡鏡的活物看似無害,實則是鏡靈在吞噬精氣的偽裝,再拖下去,那繡娘會被徹底吸乾。”

兩人收拾好行囊,搭乘南下的商船前往婺州。船行至錢塘江時,江麵突然起了大霧,霧氣中隱約有無數隻青黑色的鴛鴦在飛,翅膀拍打的聲音裡夾雜著絲線斷裂的脆響。

“是繡鏡的活物在引路。”阿依用忘川水在船頭畫了道符,霧氣遇到符痕便自動退散,露出前方的航標,“它們想把船引到礁石區,看來有人不想我們去婺州。”

陳硯的識海泛起漣漪,記憶光輪中浮現出內織染局的庫房——那裡堆滿了各式銅鏡,其中一麵穿衣鏡的鏡框上刻著與繡鏡相同的纏枝紋,鏡前站著個穿龍袍的少年,正用指尖撫摸鏡中繡娘的臉,眼角的青黑色痣在燭光下泛著詭異的光。

“又是他。”陳硯握緊納煞鏡,鏡麵的青光與少年的痣產生排斥,發出滋滋的響聲,“他在利用內織染局的鏡子培育新的鏡靈,繡鏡隻是其中之一。”

船行三日後抵達婺州碼頭,剛上岸就聽見百姓議論紛紛。據說那繡娘的繡坊已經被官府查封,理由是“妖術惑眾”,但夜裡總有人看見繡坊的閣樓亮著燈,鏡中飛出的鴛鴦在月光下結成陣,像片會移動的烏雲。

“繡坊在西街的巷子裡。”阿依向路邊的貨郎打聽清楚路線,貨郎說起繡娘時連連搖頭,“那姑娘原本手藝好得很,自從半年前得了那麵穿衣鏡,整個人都變了,整天關在閣樓上繡花,眼神直勾勾的,像被勾了魂。”

兩人順著青石板路往西街走,巷子裡的牆麵上布滿了蛛網般的絲線,線頭上掛著細小的青銅碎片,反射的光在地上拚出鴛鴦的形狀。走到繡坊門口時,兩扇木門虛掩著,門楣上的“錦繡坊”匾額已經被絲線纏滿,“繡”字的三點水被墨線改成了青黑色,像滴未乾的血。

推開木門的瞬間,一股濃烈的脂粉味混合著銅鏽味撲麵而來。堂屋的桌椅上落滿了灰塵,隻有一麵落地鏡擦得鋥亮,鏡中映出閣樓的樓梯,樓梯上鋪滿了墨色的絲線,儘頭的門簾後隱約有繡花聲傳出。

“小心點,這鏡子能映出‘想看見的景象’。”陳硯的納煞鏡突然射出青光,照在落地鏡上,鏡中的樓梯瞬間扭曲,露出底下的黑洞,無數隻手從洞裡伸出,抓向鏡外,“剛才看到的閣樓是假的,真正的入口在地下室。”

阿依用彎刀斬斷纏向腳踝的絲線,絲線落地後化作青黑色的蜈蚣,迅速爬向牆角的陰影。“這些活物怕光。”她點燃火折子,火光所過之處,絲線紛紛蜷縮,露出地下室的入口——一塊刻著鴛鴦紋的石板。

地下室裡彌漫著潮濕的黴味,正中央的木架上擺著那麵繡鏡,鏡框上的纏枝紋已經變成了暗紅色,像浸透了血。鏡前的繡架上,個穿紅衣的女子正背對著他們刺繡,她的頭發花白,背卻挺得筆直,手指關節突出,捏著繡花針的手在布上飛快穿梭,發出沙沙的響聲。

“她就是那個繡娘?”阿依的聲音壓得極低,繡娘的脖頸處有圈青黑色的勒痕,像是被絲線纏繞過,“怎麼會老成這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四合院:一人縱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一人縱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