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洛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98章 龍潛於淵(43),四合院:一人縱橫,姒洛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萬寶樓的星木梁柱在暮色中泛著溫潤的光澤,李如龍將補天石貼身藏好,指尖仍能感受到石上金紋傳來的微弱搏動,像是有顆沉睡的心臟在其中跳動。灰袍老者贈予的星圖已鋪在船板上,圖中不周山遺跡被無數星軌環繞,補天台的位置用朱砂標成了醒目的紅點,旁邊批注著一行小字:「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前輩說,補天台是上古天帝修補星空的地方,台基用的是‘昆侖玉髓’,能直接引動周天星力。”源天用指尖沿著星軌劃過,星盤在他掌心同步旋轉,“但想登上補天台,得先穿過‘碎星淵’——那是上古神戰破碎的星核形成的深淵,裡麵的星力亂流能撕碎修士的元神。”
月璃正用焚天訣煉化從萬寶樓換來的「避塵珠」,寶珠在火焰中騰出縷縷青煙,露出裡麵晶瑩的內核:“這珠子能擋住星力亂流,隻是一次隻能護三人。我們得在星軌偏移前抵達補天台,否則通道裂痕擴大,碎星淵的亂流會更狂暴。”
船行第七日,天幕突然暗了下來。原本晴朗的天空被無數細碎的光點覆蓋,像是有人打翻了裝星砂的匣子,那些光點落地時化作冰冷的星石,在甲板上砸出密密麻麻的小坑。
“是‘隕星雨’。”李如龍用鐵劍撥開一塊墜向星圖的星石,玉牌在懷中劇烈發燙,“碎星淵的星力開始暴動了,我們離不周山不遠了。”
遠處的海平麵上,隱約能看到一座斷裂的山峰,山體一半沒入海中,一半斜插雲霄,斷裂處的岩石呈現出熔融後的琉璃色,正是不周山遺跡。最詭異的是山巔的雲層,始終呈漩渦狀旋轉,漩渦中心不時有紫色的閃電劈下,照亮深淵中翻滾的黑色氣流——那就是碎星淵。
“避塵珠準備。”月璃將三顆寶珠分予眾人,指尖的火焰已蓄勢待發,“穿過碎星淵時彆用真氣,跟著星盤的指引走,亂流會避開星軌方向。”
船剛駛入不周山的陰影,碎星淵的星力亂流就如潮水般湧來。那些肉眼可見的氣流呈銀白色,所過之處,海水被撕裂成無數細霧,連堅硬的礁石都被磨成粉末。李如龍將避塵珠握在掌心,寶珠立刻騰起淡金色的護罩,亂流撞在護罩上發出滋滋的聲響,卻無法穿透。
源天的星盤懸浮在護罩中央,盤上的星軌與天空的漩渦產生共鳴,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左前方三丈,那裡有處星力真空帶!”
李如龍掌舵轉向,船身擦著一道粗壯的銀流駛過,船尾的木板瞬間被削去一角,露出裡麵焦黑的痕跡。月璃的焚天訣火焰不時探出護罩,將靠近的細小亂流燒成灰燼,額角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在接觸到護罩的瞬間就被蒸發。
穿過碎星淵的過程如同在刀尖上行走,三人不敢有絲毫鬆懈。當船終於駛入不周山的港灣時,護罩上的避塵珠已黯淡無光,星盤的邊緣也出現了細微的裂痕。
港灣旁的岩壁上,布滿了人工開鑿的石階,石階兩側的石俑手持長戈,麵容早已在歲月中風化,隻剩下空洞的眼窩望著天空。李如龍認出這是上古天兵的造型,他們的鎧甲上刻著與補天台相同的星紋,顯然是守護不周山的衛士。
“這些石俑還在運轉。”月璃用劍尖輕觸石俑的鎧甲,長戈突然微微顫動,石俑空洞的眼窩中閃過一絲紅光,“小心,它們會攻擊靠近的生靈。”
李如龍將玉牌貼近石俑,星力順著鎧甲的紋路流淌,紅光瞬間熄滅,石俑恢複了死寂:“它們認玉牌的氣息。源天師當年應該來過這裡。”
沿著石階向上攀登,周圍的溫度越來越低,空氣中的星力卻越發濃鬱。石階儘頭是片巨大的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殘破的祭台,祭台的石柱上刻著上古銘文,記載著神戰的慘烈——「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故天傾西北」。
祭台後方,一道寬達十丈的裂縫橫貫山體,裂縫中飄蕩著淡紫色的氣流,隱約能看到對麵的補天台輪廓。裂縫上方,架著一座由星木搭建的懸橋,橋身已斷去大半,隻剩下幾根扭曲的木梁在風中搖晃。
“碎星淵的核心就在裂縫下麵。”源天的星盤指向裂縫深處,盤上的星軌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扭曲,“我們得修複懸橋才能過去。”
李如龍看著斷裂的橋身,突然想起沉星古城的星岩:“星木遇星力會自行修複,試試玉牌的力量。”
他將六塊玉牌拋向懸橋,星力如瀑布般傾瀉而下,斷裂的木梁果然開始蠕動,星木的纖維在空中重新交織,漸漸填補上缺口。當懸橋完全修複時,裂縫對岸的補天台突然爆發出一道金光,台頂的星盤虛影與李如龍手中的玉牌產生強烈的共鳴。
“有人在補天台上!”月璃握緊長劍,金光中隱約能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是紫虛道人!他沒死!”
李如龍心中一沉,紫虛道人的氣息中混雜著濃鬱的黑氣,顯然是與域外邪物達成了某種交易。他踏上懸橋,鐵劍星紋亮起:“他想提前啟動補天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四合院:一人縱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一人縱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