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洛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64章 鳳翔於天(9),四合院:一人縱橫,姒洛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安十三年的秋雨總帶著鐵鏽味。白鳳翎蹲在赤壁北岸的蘆葦蕩裡,看流霜劍的劍穗纏上根斷箭——箭杆的“曹”字已被水浸得發漲,箭頭卻亮得刺眼,是西域的镔鐵打造,與他腰間那枚青金石符牌的質地隱隱相契。雨絲斜斜打在劍脊上,彙成細小的水流,在泥地裡衝出溝,溝紋的走向竟與他昨夜在曹營帳中偷看到的水軍布防圖重合,隻是更散亂些,像“把軍陣泡化在了水裡”。

“白先生,南岸的船動了。”範書硯舉著盞油布燈從蘆葦深處鑽出來,燈芯的紅繩沾著江南的蓮籽粉。她的竹籃裡露出半卷《江川星軌圖》,其中一頁用朱砂畫的北鬥第七星,星芒正往赤壁的方向偏,“孩子們說,這星像支箭,箭頭指著曹軍水寨的糧船。”

白鳳翎接過油布燈,光照亮了斷箭旁的青金石符牌。符牌上的“白”字突然滲出淡藍的光,與劍脊的水流相觸,在泥地裡拚出個殘缺的璿璣——缺的那角,正好能嵌進範書硯竹籃裡的半塊青銅殘片。“是去年在許昌城撿的。”他屈指彈了彈流霜劍,劍鳴裡混著遠處的船櫓聲,“你聽,連劍都在數曹軍的船。”

曹營的更鼓聲在三更時分成了亂拍。白鳳翎趴在水寨的哨塔下,看巡營的士兵舉著的火把——那些火光在雨裡晃成條線,線的儘頭突然拐了個彎,避開了糧船的位置,與《江川星軌圖》上標注的“暗礁區”完全重合。他數著火把的數量,正好四十九支,對應著北鬥七星的七倍,隻是最末一支火把總在糧船旁打旋,火把的影子在帆布上投出個極小的“吳”字,墨跡暈開的形狀,與孫策當年贈予周瑜的玉佩紋路不差分毫。

“先生看那帆布!”胖小子從水寨的排水渠裡鑽出來,手裡攥著塊濕透的桑皮紙,紙上用鬆煙墨畫的水寨布防圖,糧船的位置被人用朱砂打了個叉,叉的末端故意留了道尖,指向赤壁的東南風方向,“是周郎的筆跡!小拓在吳營的夥房裡偷看到的,說周郎畫完這圖,就把筆杆折了。”

白鳳翎摸了摸桑皮紙上的朱砂叉,墨跡未乾的邊緣沾著極細的麻纖維,是蜀錦的質地。“是諸葛亮的船來過。”他想起昨夜在江麵看到的那艘孤舟,船帆上的“漢”字在月光下泛著銀光,船頭立著的羽扇綸巾身影,正往曹營的方向拋什麼東西,“他們在給曹軍的糧船做記號。”

蘆葦蕩的深處藏著處廢棄的祭壇。白鳳翎撥開半人高的蒿草,露出塊刻著星圖的青石板,石板的中心嵌著顆會發光的夜明珠,珠光在雨裡散開,照出石板邊緣的刻字——左邊是“曹”,右邊是“孫”,中間是模糊的“劉”字,三個字的筆畫被雨水泡得發脹,竟往石板中心的星圖裡滲,像“字在星軌裡打架”。

“先生,這珠子在抖!”範書硯的油布燈突然被風吹滅,夜明珠的光裡浮出無數細小的光點,在空中拚成艘樓船的形狀,船帆上的“曹”字正在燃燒,“是水鏡先生說的‘火攻星象’!”

白鳳翎伸手碰了碰夜明珠,珠光突然分成三股:一股往北岸的曹營去,一股順著江水往南岸的吳營流,最細的那股竟往西南的蜀地方向飄,在石板上留下道淡藍的痕。“不是星象在等時機,是時機在找星象。”他突然笑出聲,流霜劍的劍穗掃過祭壇的蒿草,帶起的水珠落在青石板上,“你看,連草上的水都知道該往哪流。”

曹營的糧倉在卯時突然起了陣騷動。白鳳翎混在送柴的民夫裡,看糧囤的帆布下滲出極細的油線,油線在雨裡彙成細小的溪流,順著排水溝往江邊的方向淌。守糧的士兵舉著的火把,離油線總差著三寸,像被什麼無形的東西擋著,“是諸葛亮的‘借風術’起作用了?”

“先生看那油線!”胖小子扛著捆柴從糧倉後繞出來,柴捆裡藏著塊青金石,石麵的刻痕不是星圖,是幅極小的赤壁地圖,地圖上的油線,正往東南風的下風向拐,“小拓說,吳營的士兵昨夜就往江裡倒了桐油,油膜在水上畫的,就是這油線的路。”

白鳳翎接過青金石,石麵的地圖突然亮起。油線經過的地方,浮現出無數個小火苗的圖案,火苗的排列與曹軍的戰船陣型完全相同,隻是最末一排的火苗突然熄滅,露出個極小的“白”字,字跡的撇筆處粘著根極細的蠶絲,是蜀錦的質地,“是諸葛亮的‘八陣圖’變的,他在給周郎留生路。”

吳營的軍帳在午時突然飄起桑蠶的絲。白鳳翎趴在帳外的槐樹上,看周瑜用青金石筆在《水軍布防圖》上圈點——那些圈點的位置,與祭壇青石板上的星圖完全重合,隻是每個圈裡都多了個小三角,指向曹軍戰船的連接處,“是要燒連環船的關節處。”

帳內的香爐突然冒出奇異的煙。那些煙在帳頂凝成北鬥七星的形狀,鬥柄處的煙突然往下沉,落在周瑜的案幾上,拚出個殘缺的“火”字,缺的那點,正好能放進白鳳翎懷裡的夜明珠碎片。“是水鏡先生在傳信。”他想起三年前在潁川書院,那位老人曾用同樣的煙法,預言過“東南風起,赤壁火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四合院:一人縱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一人縱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