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洛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30章 一儺千禁(75),四合院:一人縱橫,姒洛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混沌感應區域的漩渦核心比想象中更龐大,它像顆不斷脈動的心臟,每次收縮都會吐出無數規則碎片,每次舒張又會吸入周圍的混亂意識流。李玄微的星船在碎片雨中穿梭,船身的多元符號與彈性寂光規則交織成網狀屏障,屏障上的光斑隨著碎片的撞擊不斷明滅,卻始終沒有破裂——兩種規則的結合,恰好形成了“緩衝帶”,既能接納碎片的衝擊,又能將其引導至無害的方向。
“是‘規則熵增’現象。”爹娘的意識流傳遞來凝重的情緒,他們的感應與漩渦核心產生共鳴,看到了更深處的景象:所有被吸入的規則碎片都在核心處相互磨損,棱角被磨平後,化作灰色的“無意義粒子”,這些粒子越積越多,正在緩慢吞噬漩渦的能量,“如果任由熵增持續,整個混沌感應區域會變成‘絕對虛無’,連多元符號都無法在其中存在。”
李玄微的桃木劍突然震顫,劍身上的異則知識與無則淵混沌記憶同時亮起,照亮核心邊緣的道裂縫——裂縫裡滲出微弱的彩色光芒,光芒中混雜著所有域的獨特能量,卻比在各自領域時更加鮮活,像是在熵增的壓迫下,反而激發出了新的活力。
“是‘逆熵火花’!”他的意識流傳遞出驚喜,“規則碎片在磨損的同時,也在發生新的融合,就像不同金屬摩擦產生的合金,雖然失去了原本的特性,卻獲得了新的強度!”
星船穿過裂縫駛入核心,裡麵的景象顛覆了所有認知:灰色的無意義粒子構成了片“虛無之海”,海麵上漂浮著無數個彩色的“融合結晶”,有的結晶是平衡之力與反平衡之力的結合體,既不偏向守陵人也不偏向蝕月,卻能同時穩定兩種力量;有的結晶包含著群體意識與個體感應的特性,既能快速同步信息,又不磨滅個性差異。
最中央的結晶最大,它的光芒中能看到所有探索過的域的影子——共生之樹的雙花、異則域的變化規則、靜默域的彈性寂光、無則淵的原始混沌,甚至還有執迷者的偏執之力,這些本應衝突的力量在結晶中和諧共存,形成種“超多元平衡”,連熵增的虛無之海都無法侵蝕它。
“是‘元核結晶’,所有規則融合的終極形態。”爹娘的意識流帶著震撼,“它不是自然形成的,你看結晶的中心——”
結晶的核心確實有個異物:是片桃花瓣,花瓣的紋路與娘日記裡的筆跡完全致,邊緣還殘留著守陵人符咒的金光,顯然是人為植入的“種子”,正是這顆種子,引導了所有規則的融合。
“是娘!”李玄微的意識流劇烈波動,他突然明白爹娘當年的計劃遠不止修複封印,他們早就預見了規則衝突的終極危機,所以在遊曆各域時,悄悄埋下了無數顆“融合種子”,桃花瓣隻是其中顆,“她才是多元共生的真正奠基者!”
元核結晶突然劇烈震動,虛無之海的浪濤越來越高,灰色粒子開始侵蝕結晶的彩色光芒,顯然是熵增現象在反抗這種超多元平衡。結晶中的執迷者偏執之力突然變得活躍,它的光芒開始壓製其他力量,顯然是在熵增的刺激下,極端的本性再次抬頭。
“種子的力量快耗儘了!”爹娘的意識流傳遞出焦急,“娘當年的力量隻能支撐結晶到這步,剩下的需要你完成——用所有域的信任之力強化種子!”
李玄微將通譯水晶、彈性寂光規則、異則域通譯知識、共生之樹雙花能量……所有收集到的力量全部注入結晶,他的多元符號與桃花瓣種子完全同步,種子突然爆發出耀眼的金光,金光順著結晶的脈絡蔓延,將偏執之力重新壓製,彩色光芒再次穩定,甚至逼退了虛無之海的浪濤。
結晶的光芒中浮現出娘的意識流,她的感應溫柔而堅定,傳遞出段跨越時空的信息:“玄微,平衡從不是終點,是所有存在起走向未來的過程。種子會枯萎,但隻要還有人願意傳遞多元的信念,新的種子就會不斷生長。”
娘的意識流漸漸消散,化作無數顆細小的光點,光點穿過虛無之海,飛向各個域的方向,顯然是去激活其他的融合種子。元核結晶的光芒更加穩定,它開始主動吸收虛無之海的灰色粒子,將其轉化為新的彩色光芒,熵增現象不僅被阻止,反而成了結晶生長的養分。
但危機並未解除:虛無之海的深處傳來聲巨響,隻由純粹熵增之力構成的“虛無巨獸”從海底升起,它沒有具體形態,隻有不斷擴大的灰色陰影,陰影所過之處,所有規則都會被分解為無意義粒子,連元核結晶的光芒都在它的陰影下黯淡了幾分。
“是熵增的終極體現,規則的天敵。”爹娘的意識流傳遞出決絕,“它不是被誰創造的,是宇宙演化的必然產物,就像生對應死,有序對應無序,我們能做的不是消滅它,是找到與它共存的方式。”
元核結晶的光芒突然指向巨獸的眉心,那裡有個微小的彩色光點,光點的氣息與元核結晶致,顯然是巨獸體內的“逆熵核心”——即使是純粹的熵增,也無法完全擺脫規則的影響,這或許就是宇宙的奇妙之處,絕對的無序中,必然藏著有序的種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四合院:一人縱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一人縱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