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洛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95章 一儺千禁(40),四合院:一人縱橫,姒洛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創造之音在構想界的雲海中回蕩了九個滿月,遺忘之淵最深處的微光終於凝聚成實體——那是顆懸浮在虛空中的“混沌晶核”,既沒有元初符的流動,也不散發任何能量波動,卻能讓周圍的時間流速變得極慢,像是將“開始”這個概念本身凝固了。

父親的佩劍與造之刃在晶核周圍盤旋,兩把刀的新符文突然劇烈閃爍,將創造之音壓縮成道金色的線,纏繞在晶核表麵。金線接觸的瞬間,晶核裂開了道縫,裡麵滲出些半透明的“初源之液”,液滴落在構想界的土地上,立刻長出棵幼苗,幼苗的葉片上,同時印著守之刃與造之刃的紋路,還有些從未見過的螺旋狀符號,像是在記錄時間的誕生。

“是‘時紋’。”映界的剪影接住一滴初源之液,液體在她掌心化作個微型沙漏,沙粒的流動速度忽快忽慢,卻始終遵循著某種隱秘的規律,“混沌晶核是時間的源頭,這些螺旋符號記錄著所有界域的時間韻律,連創世者的刻刀都要遵循它的節奏。”

光帶的新符文投射出晶核內部的景象:無數條彩色的“時間之河”在裡麵蜿蜒,每條河都對應著一個界域的時間線,有的河水流淌得筆直,代表平穩的曆史;有的河水蜿蜒曲折,布滿了漩渦與分支,那是曾被重大事件改變的時間線;還有的河水已經乾涸,河床裡殘留著消亡界域的時紋——這些河流最終都彙入同一片海洋,那是“絕對時間”,所有可能的時間線的總和。

“但絕對時間的海洋正在萎縮。”玄宸的後裔指著海洋邊緣的乾涸地帶,那裡的時紋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初源之液的滲出速度越來越慢,混沌晶核的裂縫裡,開始出現與遺忘之淵同源的虛無氣息,像是時間本身也在走向終結。”

這個發現讓所有界域的時間都出現了短暫的紊亂。界域之樹的葉片有的翠綠如新,有的枯黃似秋,同一棵樹上竟同時存在四季;機括界的齒輪突然開始倒轉,將已經完成的靈械拆回零件狀態;重逢界的鏡像們忽老忽少,像是被時間的洪流隨意拋擲。

第七天夜裡,父親的佩劍突然刺入混沌晶核的裂縫,守之刃的紅光與造之刃的金光同時注入,竟在絕對時間的海洋邊緣,重新引出了條細小的支流。支流的河水是半透明的,既包含初源之液的純粹,又帶著記憶之河的溫暖,流過乾涸的河床時,那裡的時紋竟開始緩慢複蘇,長出與構想界幼苗相似的螺旋符號。

“是‘時間反流’。”紅瑤的孩子將純靈融入支流,河水立刻變得溫暖,流經之處,界域之樹的葉片恢複了正常的生長節奏,機括界的齒輪重新順轉,“不是逆轉時間回到過去,是讓流逝的時間能量重新循環,就像雨水彙入江河,最終會回到雲端。”

但時間反流也帶來了新的悖論。支流流經的地方,開始出現“時間重疊”的現象:玉虛觀的廢墟上,同時站著萬年前的玉虛子和現在的守界人後裔;機括界的金屬塔裡,剛拆回零件的靈械與修好的成品同時存在;甚至在構想界的雲海中,未造之界的雛形與消亡後的殘骸並排漂浮,既生又死,既在誕生又在消亡。

“是‘因果紊亂’。”映界的剪影看著同時存在的自己與幼年虛影,兩個身影的接觸處正在變得透明,像是因果律在排斥這種矛盾,“時間能量的循環打破了‘先有因後有果’的鐵律,再這樣下去,所有界域的邏輯都會崩塌。”

父親的佩劍與造之刃在絕對時間的海洋上空,畫出道巨大的時紋光環。光環中,時間之河的支流開始按“可能性權重”重新排序:大概率發生的事件河水更寬,小概率的事件河水較窄,已確定的過去與未確定的未來被清晰分隔,卻又通過光環的邊緣保持著微妙的連接——這是“概率時間流”,既尊重時間的線性,又不否定可能性的存在。

時間重疊的現象在概率時間流中漸漸平息。玉虛觀的廢墟上,萬年前的玉虛子化作光點,融入守界人後裔的血脈,留下“傳承”的印記而非實體;機括界的靈械零件在順轉的齒輪中,重新組合成更完善的形態,過去的失敗成了現在的養分;構想界的未造之界雛形吸收了消亡殘骸的能量,變得更加堅韌,仿佛提前經曆了消亡的考驗。

混沌晶核的裂縫在概率時間流的滋養下,滲出的初源之液越來越多,絕對時間的海洋重新變得充盈。晶核表麵的時紋與父親佩劍的新符文產生共鳴,在虛空中形成道“時間之環”,環上的刻度既不是日升月落,也不是星軌流轉,而是所有界域生靈的“重要時刻”——第一聲啼哭,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告彆,第一次重逢……這些時刻像鑽石般鑲嵌在環上,讓冰冷的時間有了溫暖的刻度。

但新的威脅在時間之環的陰影中滋生。環的內側,開始出現些黑色的“時間蛀蟲”,它們以重要時刻的能量為食,啃食著環上的鑽石刻度,被啃食的地方,對應的界域生靈會突然忘記那段記憶,像是生命中出現了無法填補的空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四合院:一人縱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一人縱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