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太禹0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麥收之季,烽煙四起:逐鹿天下,常太禹01,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乾王朝,大嵇一十三年,六月中旬。
宋國率先開啟全民皆兵。
宋境內六州一時間都進入了征兵的浪潮,各州各郡,乃至各鎮各村,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早之前的荊國是執行一家一丁的兵役政策,而現在宋國執行一家所有適齡男丁。
那麼,必然導致百姓怨聲載道的。
尤其各地鄉吏,對此國策的執行,可謂是過於嚴厲。
發展到最後,就直接忽略了年齡,隻要個子足夠了,就直接拉走。
於是,就出現了各種五花八門的逃避方法。
有百姓為了逃避服役,不惜自斷手足,民間還自嘲稱這是“福手福足”。
也有百姓選擇拖家帶口逃離本地,前往山林,或者其他地方避難。
隻有鄉紳富戶麵對兵役毫不畏懼,那是因為他們會雇傭窮人代替自己服兵役,而且鄉吏也來得如此,有錢拿都不是傻子。
宋國也通過如此辦法,竟然將原本不足二十萬的軍隊,快速地增加到六十萬大軍。
甚至還有在增加的趨勢,按照戶籍計算,怎麼地也不低於百萬之數。
於是,在宋南的交界處,宋國的肅雲郡突然增兵了二十萬,以至於肅雲郡兵力達到三十萬。
南國這邊的河潥郡守兵都處於緊張狀態,生怕宋國這邊隨時打過來。
畢竟宋邊境不停地增兵,不是要打戰,還能是什麼?
河潥郡原有七萬兵在駐守,此刻也不得不加征兵役,又湊出了十三萬新兵,由南家大小姐南韶儀親自領兵前去駐守。
倒是明國這邊不受影響,因為與他們交界的宋境寧州早已經被張鄴給隔斷了與宋世基的聯係。
寧州駐守的宋兵仍還是之前的七萬,一直防備著明國。
而明國在鮮麗郡也部署著相匹配的兵力,雙方互相戒備,並沒有打起來的意思。
目前明國這邊尚不知道,寧州已經是一支孤軍,更不知道張鄴已經把寧州孤立起來。
他們更不知道是,張鄴之所以不動寧州,就是不想現在與明國交戰,而寧州就作為了一個很好的緩衝地帶。
再說,張鄴這邊。
在總兵力達到了十五萬之多後,原本計劃向西北的平州進軍。
但尚未進軍,已發現六月中旬,物候進入了麥收之季。
張鄴站在秦州城頭,望著無垠的麥田,一片金黃蔓延至天際,心中卻喜憂參半。
農民豐收,他秦州和胥州必然可以籌集更多糧草。
但乘勝追擊的氣勢一旦停止,後麵就給了宋賊緩衝的機會,再想輕而易舉地拿下平州怕不是簡單的事情了。
在這麥收之季,百姓忙於收割,而軍隊的調動與行軍,無疑會對此造成巨大的影響。
“元帥,探子回報,宋國似乎也察覺到了我們的動向,正在平州邊境地區增兵戒備。”楊靈一臉凝重地彙報道。
曾經第八組的楊靈,因為有功,已經升為探查隊的隊長,並直接對元帥張鄴彙報。
張鄴聞言,眉頭緊鎖:“看來,我們的動作並未能瞞過他們。而且,麥收之季,我們的軍隊如果此時出征,必然會乾擾到百姓的生計,甚至可能引發民怨。”
李軒也上前一步,附和道:“元帥所言極是。麥收對於百姓來說至關重要,它關係到他們一年的生計。如果我們此時出兵,很可能會失去民心。”
張鄴沉吟片刻,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諸位,你們認為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嚴延率先發言:“元帥,我認為我們可以暫時推遲進軍平州的計劃,先確保麥收的順利進行。
這樣既能保護百姓的利益,也能為我們贏得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白遠也點頭表示讚同:“嚴將軍說得對。而且,我們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進一步加強軍隊的訓練和準備,確保在真正的戰鬥中能夠取得勝利。”
陳實則提出了另一個擔憂:“但是,元帥,如果我們推遲進軍,宋國可能會趁機增兵攻打我們,那樣的話,我們的處境就會更加艱難。”
張鄴聽後,心中權衡利弊。
他知道陳實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但當前的情況確實讓他們有些進退兩難。
不過,很快他便有了注意,分布道:“第一軍團白遠、第二軍團吳羅剛,你二人帶兵駐守秦州邊境環慶郡,宋軍若在秋收之際,務必守住。”
“末將尊令!”白遠、吳羅剛二人齊聲領命。
“第三軍團郭達、第四軍團肖導成,你二人帶領兵馬,幫助百姓收割小麥。
記住了,要務必遵守三大紀律和八項注意。與百姓打好關係,軍民是一家。”
郭達、肖導成二人有所遲疑,怎麼是被安排收小麥了?
郭達皺著眉頭道:“元帥,我們上陣殺敵是職責所在,怎麼就被安排去收小麥了呢?”
肖導成也附和道:“是啊,元帥,這似乎與我們的職責不符。”
張鄴微微一笑,解釋道:“我理解你們的疑惑。但你們要明白,軍民一家親,隻有得到了百姓的支持,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烽煙四起:逐鹿天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烽煙四起:逐鹿天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