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資本的第一次閃光
最後一個修仙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0章 資本的第一次閃光,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最後一個修仙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學技術之前要基礎,而學基礎之前要什麼,你們知道嗎?”
“需要文化。”
麵對先生的教導,如果不是因為知道這是秦國的先生,是個有大學識的人,否則這些烏孫學生直接就開始反駁了。
我一個烏孫人,要學你們大秦的文化乾什麼?
“你們是不是覺得,烏孫人沒必要學大秦的文化?”
聽到對方自己問了出來,幾人連連點頭。
“那你們不想知道,我們是怎麼發明出這些東西的嗎?我們科學院裡的研究員們,又是怎麼對這些技術進行科學研究的嗎?為什麼之前大家都不知道,可唯獨我們秦國發展出了科學技術?你們難道以為那都是國師的功勞嗎?可國師已經兩年多不曾對科學院有過技術指導了。”
這個先生歎了一口氣:“文化,是一切之本。”
“隻有你們知道了自己為何要學、如何去學,那時候教給你們技術,才是真正屬於你們的,不然我們教給了你們技術,你們依舊會止步不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這是希望你們從根本上有研究技術的能力,而不是當一個隨時需要來秦國學習的後生。”
“那樣對兩國關係很不好,大秦不需要這樣的烏孫。”
麵對這一番懇切的說辭,幾個烏孫留學生慚愧的低下了頭。
原來,秦國對他們寄予這般厚望嗎?
看到他們一個個都打起了精神,抱著那些課本回了宿舍,這個先生目送他們遠去,神情很是欣慰。
朝廷或者說學宮沒告訴過他什麼戰略,但他依舊想得到。
真把技術交給烏孫,其實也不是不行,畢竟有些技術已經散到民間去了,外人知道是遲早的事。
但哪些技術能教,哪些技術不能教,這是個需要好好考慮的問題。
畜牧技術、農業技術,也是技術嘛!
紡織車、織布機、水車這些,難道就不是產品了?
而且在真正教給他們技術之前,一番必不可少的‘洗腦’是必須要有的,秦國不能教出白眼狼——這裡指的不是烏孫這個國家,而是這些學到技術的人或者說科學家。
國家間是沒有感情可言的。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
隻要這些人心向秦國,那未來秦國真的打過去時,他們的作用會顯得無比巨大。
之後的一段時間,這五個烏孫學生和之前的第一批留學生一樣,開始在這座學宮學起了秦國的文化、曆史。
他們對華夏族精神的了解,甚至超過了對烏孫本國的理解。
這個時候,優秀文明對落後文明的同化作用就顯露了出來。
“伊兄,你說烏孫真的能稱作一個民族嗎?”
月底的學宮休息日。
兩個烏孫學生結伴走出,一人忽然對著同伴說道:“上了一個月的課,我發現烏孫好像和月氏、東胡等國並沒有什麼兩樣。”
“我們都以畜牧為主產業,都是遊牧部落起家,都是說著草原上的話,甚至連自己的文字都很少,除了國內的王不同,我們好像……”
在學宮課本中,隻有華夏族才能得上文明。
其他的異族隻是披著一層國家皮膚的民族集合體,有的甚至連這一點都做不到。
秦人認為,隻有遵從共同的祖先、有相似的文化、有一樣的精神內核,且這種情況要持續數百上千年深入人心、以至於哪怕內部誕生了國家或者其他的勢力名稱都無法分裂這個民族,這個民族才能稱得上文明。
現在的華夏族文化裡,共同的祖先一大堆,哪怕是最遊離於中原文化之外的楚人,也不會對女媧、伏羲、黃帝、神農這些人不敬,頂多就是說自己的國祚與周朝和其他中原國家不同。
他們有著相似的文化,口中說著一樣的雅言,許多在他國上百年的家族,以前可能就是另一個國家的大族或者來源於春秋時期某個小國之後。
雖然分成了數個國家、不同的文字,但華夏族所有人都認為中原大地是天下,這裡是華夏族共同的文明之地。
在此之外的,全是異族。
當然,至於這些異族老家在哪、為什麼會出現在華夏族邊上、為什麼許多異族的祖地甚至祖墳都在楚國燕國內地這些問題……秦人課本上是不會寫的……
相比之下,烏孫、月氏、東胡這些國家,就顯得很沒牌麵了。
如果烏孫和月氏發生了戰爭,戰敗的部落可以很快融入戰勝一方,這個時間可能會隨著戰勝方的政策從幾天到幾個月不等。
曆史上的匈奴,從最開始的小部族,到最後能在短時間內占據整個草原,你猜那些多出來的人口怎麼來的?
與其說是滅了東胡和月氏,還不如說是吞了他們。
聽到同伴的惆悵之語。
伊斜不知該說什麼。
同伴隻是國中一個小部落的人,還不是部落首領之子,是另一個高層。
但他不同,他來自王城,且是烏孫國一個大氏族中的嫡係。
他的情感告訴他,否定自己國家的意義是不好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