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修仙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9章 石壕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最後一個修仙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

太子宮。

扶蘇在抄著一本《國師詩集》,李緣就在旁邊拿著一根草翹著二郎腿哼著歌。

自從上次從科學院回來後,嬴政和李斯就繼續投入到了工作中。

大秦依舊在埋頭發展。

他依舊在國師府享樂。

如今,雪都下了好幾場了,眼看著年關又將近了;除了他來的第一年事情很多外,他發現之後這兩年都過得非常快,也許是因為秦國已經走在了正確的路上,他不需要再乾涉太多了。

他對自己的定位一直都隻是個領路人。

至於具體發展,秦國任何一個中層官吏幾乎都可以比他更好。

那些穿越古代想以手段和古人去比、甚至走上政壇攀上巔峰的……李緣不懷疑後世確實有許多人有這個能力,但大部分普通人都是沒有的,他隻是一個興趣比較廣泛的普通人,他也屬於芸芸眾生的一員。

他很有自知之明。

“國師,這首詩為什麼這裡麵沒有?”

扶蘇身旁,蒙恬看著他問道。

詩歌,詩歌,詩與歌往往是聯係在一起的,在蒙恬的認知中,每一首詩都可以唱出來,每一首能唱出來的歌都可以變成一首詩。

李緣停下了晃動的二郎腿:“沒什麼,這首不適合寫進去。”

那詩集裡的詩都是先賢所作,隻不過是他在一些場合背了出來,然後就被王綰等人編纂成書了。

由於裡麵各種各樣的詩詞都有,以至於許多先生甚至將李緣冠以‘詩祖’‘詞仙’等諸多稱號。

李緣曾對此感到慚愧無比、自覺受之有愧,卻由於無法說出真相而心中鬱結。

到後來,當學宮有人請求把詩集當成小學教材、以增加孩子們的文學素養時,李緣改變了想法,主動貢獻了大量詩詞。

他是覺得當文抄公很丟臉,他也不在乎名聲,不喜歡裝逼;可如果是用於教化孩童,那他想,就算那些先賢知道了,恐怕也不會因此責怪他。

那些詩詞,會如同當初他學習時一樣,在孩子們心中留下一個印象。

未來的某天,當他們經曆某些事情的時候,曾學習過的詩詞會如同一個人生回旋鏢,正中他們眉心的同時告訴他們:這就叫詩。

情感會構成一個時空通道,讓那些經曆過的人在詩歌中相見。

聽到李緣說不適合,蒙恬若有所思。

許多先生一提到國師,都會對他的文學水平讚不絕口;但五國有一些古板至極的讀書人,他們對國師的詩詞和文章全然不信。

‘天底下哪有這麼年輕就能寫出這麼多名篇的人?指不定從哪抄的……’

他們承認那些詩詞和文章的優秀,也知道那些詩詞以前沒有,但就是不信李緣這個年紀能作出來。

這種言論被秦人嗤之以鼻。

有秦國的讀書人指出,這些人是在以否定國師來否定秦國,然後激起了秦人甚至天下許多百姓的憤慨。

國師仙人之才,寫些東西怎麼了?你們不信?愛信不信!

可國師自己都是一副對這些詩詞不上心的態度……

他低頭看向那本詩集,扶蘇正在抄一首長詩,按照國師的劃分,這好像是屬於五言古詩?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

……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彆。”

蒙恬沉默許久,他的知識儲備能讓他看懂這首詩,他所知道的現實也能讓他理解確實有那樣的事;但他畢竟沒經曆過,所以他體會不到什麼情感。

“國師,石壕村在哪?”

……

漢中郡。

一個老者從縣城的醫館走了出來。

門口,一對年輕夫婦正等在這,看到他出來,三人一起朝著家中走去。

“爹,我在付家的商行找到事了。”男人說:“隻不過要去郡城駐守,五天在郡城五天在縣裡輪著來。”

“怎麼沒去田家的?”

“田家給的待遇太好了,我懷疑他們是為了討好您刻意如此,所以拒絕了。”

“嗯,也好。”

他們一家是從齊國遷徙而來的。

老者靠著一手家傳的醫術,在縣城的醫館裡當了醫官,收入還行,至少能讓家人吃飽穿暖。

這個醫館是朝廷開的,秦國朝廷有規定,藥材隻以比成本價高一點的價格出售,如果百姓隻是來問診、自己去山上采藥,那拿著身份證明則可以免費詢問,以至於秦國各地朝廷醫館幾乎都隻能做到收支平衡、少部分虧錢、郡城的有薄利——這還是沾了大發展後許多百姓手中有錢的光,如果是以前,大部分百姓們則隻會來問個病,然後自己上山采藥或者托民間采藥人幫忙,花費比醫館少得多。

至於他們這些醫官,朝廷給醫官們準備包括住房、食宿在內的一應生活用度,相對應的,收入方麵雖然比普通百姓高了點,但也絕對算不上富裕。

不過這也是有好處的,醫館內的醫官可以翻閱秦國所有醫書、定期接受科學院醫學院和朝廷太醫館的指導和培訓;對於那些不在乎錢財隻在乎醫術的人來說,朝廷醫館是絕對的首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