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富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0章 成全當年那個熱血意氣的自己,女縣令,佟富貴,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理寺寺卿挑了挑眉頭,心裡暗道,你不是為了給鎮國公世子翻案嗎? 陸晨陽的動作很快,大理寺寺卿和刑部侍郎剛想回去商量著這案子怎麼判,陸晨陽的人就把東西已經送到了。 大理寺寺卿拿起來一份折子一看,記錄清晰,時間地點、涉案人員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看就是仔細調查過的,沒有一個字的廢話。甚至在下麵還標注了證人在何處、如何見到的。 好嘛,連證供都有。 大理寺寺卿忍不住感歎道:“陸晨陽……果然名不虛傳。” 他不隻是為了為燕行翻案,而是真的認認真真地調查過,將五皇子做過的事都調查清楚明白,他是真的在為百姓討一個公道。 他不是為了扳倒某個政敵,也不是在跟誰做對,他是實實在在地在做事,在查案。 刑部侍郎也拿過來一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心裡也動容兩分。 他們確實渾渾噩噩的過了許多年,也曾為權勢妥協過。他們可能做不到像陸晨陽這樣,但看到真的有人在尋求公道,也依舊會心生感歎。 其實他們看著陸晨陽就好像在看著一個傳奇。 看著一個人,創造的一個奇跡,看著他在做著他們曾經幻想過,但卻一直都未做到的事。 而沒有人會不欣賞這樣的人,誰在讀書的時候,也都曾設想過,自己會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會輔佐皇上、會讓大乾海晏河清、成為一代名臣。 雖然這樣的想法在當官之後很快就被現實驚醒,他們沒有沒有意外的隨波逐流,偶爾想起當年的理想,隻會一笑而過,哪怕心中生出些許的酸澀,也很快就扔到腦後。 因為那是不可能的,在官場上是行不通的。 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現在有人做到了,在遙遠的嶺南,一個縣令,做到了。 其實每個讀書人,在看著陸晨陽的經曆之後就會知道,他做的是每個讀書人為官時的理想。但對彆人是理想,但陸晨陽卻是行為。 他從一個不起眼的縣令做起,慢慢地做到了如今的位置,他依舊堅持著自己的本心,從未改變過。 在沒有利益的牽扯下,他們願意給這個年輕人一些便利。他們不是傳奇,卻也願意助傳奇一臂之力,讓這場傳奇變得更加絢爛一些。 就算成全當年那個熱血意氣的自己。 五皇子的案子判的特彆快,大理寺寺卿和刑部幾乎是暢通無阻就將案情調查清楚了。 其實也沒什麼好調查的,陸晨陽都已經調查清楚了,他們隻需要去證實就行。去找證據、去找證人、去詢問證詞,一步一步,按部就班,按照正常辦案的流程。 沒有人利用特權,也沒有人敷衍以對。甚至在尋找苦主詢問案情經過時,苦主小心翼翼地送上來的銀子也沒有人接受。 他們是苦主,是受害者,卻還要花銀子為自己買個公道。 有個大理寺的官員下意識的想收下,卻又推了回去。收好處是習慣,但還算了吧,這一次。 倒也不是良心發現什麼的,隻是他們想到陸晨陽那張沉靜冷漠的臉。彆的案子也就罷了,這是陸晨陽親自盯著的案子,他眼裡向來容不得沙子,他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徇私枉法之人。 他們心有餘悸,他們不敢。 這便是權勢帶來的好處,這就是陸晨陽所說的,上位者的以身作則。他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影響到底下人的行事風格。 然後很多人發現,用正常的流程來辦案竟也如此快速。效率是以往的幾杯,酣暢淋漓。 所有人的心裡都有這樣的感覺,原來辦案也是可以這樣的。 不過短短一個月,就將案情梳理完畢,準備公開審理。 這是大理寺和刑部忙碌的一個月,陸晨陽忙的是彆的事。 陸晨陽下朝之後,讓人把收集到的證據送到了大理寺之後,便去找了燕行,打算帶燕行去痛打落水狗。 這是陸晨陽第一次來鎮國公府,本來他早該拜見鎮國公的。但陸晨陽自覺,人家兒子跟著自己出生入死,他還沒還燕行一個公道,總覺得愧對人家家長,所以不好意思來見。 如今總算是有了交代,他這才帶著禮物登門拜訪。 鎮國公對陸晨陽印象很好,他謀劃多年都未做到的事——為二皇子籌謀太子之位,陸晨陽短短六年就做到了。 更何況陸晨陽做的還不止是這一件事,人家還救了那麼多百姓,那麼出類拔萃的年輕人,沒有人會不喜歡。 “晚輩見過鎮國公。”陸晨陽在鎮國公麵前彬彬有禮,從容有度。 長得好看,有出息,沒有不良嗜好,全身上下都是優點。鎮國公怎麼看怎麼喜歡,恨不得是自家孩子。 “晨陽……我就叫你晨陽了,晨陽不必多禮。你做得許多事,我都欽佩得很,你是個好孩子,為百姓做了許多事。”鎮國公和藹地說道:“我一直都關注著你,你不必客氣,就將這當成自己家一樣,叫我一聲伯父就是了。” 陸晨陽露出了一個靦腆謙虛的笑容,他脆生生喚:“伯父!伯父過獎了,鎮國公府保家衛國、滿門忠烈,我才是欽佩不已。” 兩個人互相誇讚,氣氛友好和諧。 陸晨陽覺得鎮國公雖是武將,但為人和氣,是通情達理的長輩;鎮國公覺得陸晨陽有大本事,能文能武,卻如此謙遜知禮,是個難得的好孩子。 相見恨晚。 鎮國公道:“聽聞你還會打仗?打南陽王那一仗,可太了不起了。燕行給我寫信的時候也寫了你的打法,我看得熱血沸騰。便是我,也做不到比你更好了。你再跟我仔細說說。” 陸晨陽笑著自謙:“伯父過獎了,這種以少勝多的仗您不知打過多少,在您麵前我是班門弄斧了。” 陸晨陽這話說得不算恭維,鎮國公打了一輩子的仗,多少艱難的情況都遇見過。以少勝多的情況也遇見不少,但他從未輸過。 隻有一次,那一次,讓他獲罪,讓二皇子陷入了從未有過的危機之中。 因為沒有人想過他會輸,所以那一次的戰敗,被乾元帝抓到把柄似的,給他安上了通敵叛國的罪名。 鎮國公嘴角忍不住的上揚,可見對他的誇讚十分受用。 但他還是問了關於一些細節的事。 陸晨陽也恭敬地說了,最後他笑著說道:“其實我也知道,是他們太過輕敵。以為我是個文弱書生,人數又少,沒將我看在眼裡。我所做的那些,不過是次要原因罷了。” 鎮國公卻是搖了搖頭,他道:“我倒不這麼認為,這一仗能贏,其實是因為你。”他頓了一頓,說道:“因為你得民心,所以沒有百姓棄城而逃。也因你,才能讓東夷人信任出兵。你才是製勝的關鍵,換了彆的什麼人,哪怕知道你的打法,也沒辦法再來一次。你是這場戰役中唯一重要的因素。” 因為陸晨陽愛民如子,所以百姓們齊心協力也要跟陸晨陽共存亡;因為陸晨陽為人仁義高潔,所以東夷人才信任他,願意放下仇怨。 這一切都是因為陸晨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