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富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5章 辦公日常,女縣令,佟富貴,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還有,明年的學堂要開遍整個嶺南。爭取每個地方都最少要有一個學堂。信裡也提了一個小小的困難,老師不夠用,需要陸晨陽再多找些老師來。 陸晨陽看得開心不已,都是好消息。 至於缺夫子的事,陸晨陽覺得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如今可是大權在握,招幾個人還不容易? 陸晨陽立刻提筆寫了一封公告,打算麵向整個渠州招夫子。 陸晨陽仔細思考了一下,雖然嶺南地處偏遠,雖然背井離鄉,但是,他給的條件好啊!現如今嶺南安穩,沒有戰事,百姓富足,安居樂業,這是多好的地方啊,憑什麼要嫌棄呢? 陸晨陽越想越覺得嶺南可太好了,讀書人都應該想要去這裡去做個受人敬仰的夫子。若是不願意的,那都是眼瞎! 陸晨陽寫完信,又去看第二封。 這是蜀地的,是張茜寫的。 張茜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就連王府裡的梅花今年開的格外紅都提到了。並且堅定的認為,這是個好兆頭,因為陸晨陽掌管蜀地,所以老天爺都是歡喜的。 陸晨陽嘴角忍不住翹起,並且覺得她說得十分有道理。 張茜還寫了,今年蜀地已經收到了多季稻的種子,明年整個蜀地都可以種下,到時候百姓們都能吃飽飯了。 張茜還寫,蜀地以後會越來越好,這一切都是因為大人。並且還順便踩了她親爹一腳,說是都是因為陸晨陽,才讓被南陽王坑害的百姓們解救出來。 陸晨陽失笑不已,給她回了一封信,隻是短短幾句:“郡主注意分寸,有當佞臣之嫌。” 張茜後來收到這封信,憤憤不平,覺得自己十分委屈冤枉。 她為自己辯駁:“屬下隻是實話實說而已,沒有溜須拍馬之意。” 此乃後話。 現在陸晨陽繼續看接下來信,是寧州和安州的。 寧州是季平寫來稟告崔氏之事的,安州是丁正陽稟告流民的情況。 陸晨陽的經驗告訴他,季平寫信多是來告狀的。比如說他又跟崔氏發生了衝突,不小心將人打了,大人要為他做主啊。活像他被欺負了似的。 至於安州……大多是吹噓他愛民如子,然後順便跟他說,現在一切欣欣向榮,陸大人不然再送點糧食吧。 說實話,陸晨陽都不太想看。 不過流民的事到底比季平告狀重要,他一點都不想知道季平打了誰。 所以他還是打開了丁正陽送來的信。 丁正陽果然是來說流民的事,這幾次糧食送過去,救人無數,百姓們蓋的房子也慢慢建成,肯定能過去這個冬天。等到明年開春,天氣暖和了,就有了希望。 丁正陽毫不猶豫地誇讚,這一切都是因為陸晨陽,陸晨陽功德無量,愛民如子……所以,聽說岩泉縣有一種稻種,種植周期短,可以多次種植,能不能給他們一點? 陸晨陽失笑不已,他思考了一下,提筆回信。 他很是肯定了丁正陽的胸懷,百姓有他這樣的官員是百姓們的福氣,是他安排妥當,才這麼快就安置好了百姓,丁大人也功不可沒。 畢竟丁正陽都誇了他,他也要投桃報李一番才是。 大家有來有往,才能做好朋友嘛。 至於多季稻,陸晨陽很痛快的就給了,隻是能對百姓好的東西,他不在意這個。 然後陸晨陽又拿起季平的信,看著上麵不甚好看的字跡,他就輕歎了一口氣。 長子太爭氣了,幾個兒子裡總要有那麼一個不爭氣的吧? 平常心,平常心,陸晨陽心裡默念幾遍之後才打開了信。 陸晨陽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打開信,說實話,他收到乾元帝的信件的時候都沒有這樣煩心過。 好在這次季平隻是來祝賀他新年快樂的,並沒有告狀,反而在心中自誇了一番。他說恭祝大人新春快樂,願大人新年裡順遂如意。然後就是誇自己,說自己很乖很聽話,都沒有鬨事過。有人挑釁他,他想著不給大人惹麻煩,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都默默忍耐了,都沒有動手教訓人,他真的是太忍辱負重了。 陸晨陽深感欣慰地點頭,然後就聽季平又寫道,崔氏對收留流民一事並不主動,為了不讓百姓們流離失所,所以他將收留了許多百姓,讓他們從軍了。 如今已經收留了兩萬多流民啦,他們陸家軍又壯大啦,順便還問問他開不開心,驚不驚喜? 如果陸晨陽很開心、很驚喜的話,那麼能不能多送點糧草過來?他的糧草不夠用了。雖然陸晨陽送去寧州賑災的糧食他一點都沒便宜崔氏,直接搶過來了一些,但依舊不夠用。畢竟從軍和安置流民可不一樣,他們需要訓練需要吃飽肚子呀。 陸晨陽喃喃自語:“倒是合情合理,有理有據,讓人拒絕不了呢。” 小兒子真的是太能花錢了,偏偏還花的很有道理。陸晨陽揉了揉眉心,又要擔起養家的重任。 陸晨陽提筆安撫了他一通,還誇讚他出去這麼久,性子變得沉穩了,內斂了,成熟了,他真是欣慰不已。但決口不提糧草之事。 雖然陸晨陽知道,自己雖然不說,也得殫精竭慮的去為他籌集糧草。但,他就不能任性一下下嗎! 陸晨陽又看了幾封送上來的書信,都是各地官員給他拜年的。 還有人給他送禮的。 隨著陸晨陽的權勢越來越大,其實從來不缺給他送禮的人。可是就算陸晨陽最窮的時候,也沒收過下麵的孝敬。 因為陸晨陽很窮,他的窮是在於他養不起百姓,所以他從來不收貴重物品。之前有人給他送了一尊玉佛,那玉晶瑩剔透,陸晨陽一眼就喜歡了,但還是忍痛拒絕。 他還讓人帶話,這玉佛好看是好看,卻不當吃不當喝,不如兩大車的糧食來的實在。 有人曾暗笑陸晨陽讀書讀傻了,這一尊玉佛不知道能買多少車糧食。 難道陸晨陽不知道嗎?他當然知道,但他不能助長這種風氣。 若是他收下了這尊玉佛,有些人覺得他喜歡這些奢侈之物,少不得要挖空心思來投其所好。但若有人送不起呢?最後隻能去搜刮百姓,最後受苦的還是普通百姓。 所以不管是誰禮,以什麼名目,陸晨陽通通不收。 後來眾人就都知道了,給陸晨陽送禮,不如去捐兩車糧食能讓獲陸大人歡心。 這就是陸晨陽想要的效果。 這樣的風氣一直保持著的很好,沒想到居然有人又要給他送禮了? 陸晨陽拿出來一看,居然是一批小馬駒。 這是他手底下一個縣令,有個馬商很是欽佩陸晨陽,又與這縣令相識,知道陸晨陽想要找馬匹,所以就借著縣令之手來獻馬,算是給縣令一個人情。 這個禮……陸晨陽完全拒絕不了。 軍中缺馬啊。當然了,陸晨陽不會白收,而是要買的。 他美滋滋地寫了回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