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富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9章 得多試,女縣令,佟富貴,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認真地望著他,目光柔和而堅定,他的答案似乎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 陸晨陽眼神閃了閃,避開了他的目光。 他笑著說道:“我哪有什麼想要的?我想要的不過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罷了。” 燕行目光落在他的臉上,如何聽不出來他在敷衍他?他如此聰慧,怎會不知他的意思?卻用這樣的答案來搪塞。 但陸晨陽覺得自己沒有,他是真心這樣想的。 燕行頓時就想明白了,陸晨陽的那斷袖之言,是真的隻是一個借口,不願聯姻的借口,他並非真的喜歡男子。 他不喜歡男子,可是他要怎麼辦?他已經深陷在他的漩渦之中,已經不能抽身了。而他卻清醒地站在岸邊,一臉懵懂地問他,為何會掉進去? 這讓他如何能甘心呢?燕行心中冷笑了一聲。 不就是喜歡男子麼?陸晨陽現在不喜歡,不代表以後不喜歡。難道他以前就喜歡男子嗎?不還是因為他才發生改變的? 燕行有自信,可以讓陸晨陽也改變態度。 男子女子又如何?隻有心心相印,才是最合適的,性彆不過都是枷鎖。 燕行也不逼迫他,順著他的話道:“現在不是談論公事,陸大人倒也不必如此憂國憂民。”他想了想,又道:“不過人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自以為喜歡的,未必就真的是喜歡。還是要多去嘗試,才知道什麼是好的。” 燕行微微抬起頭,他的相貌出色,劍眉星目,身形挺拔。不過沒人敢跟他提婚事,一來是因為他的身份特殊,二來也是有陸晨陽在前麵擋著,所以找上他的人並不多。 但陸晨陽看著如此出類拔萃的將軍,眼神裡神采奕奕。 “燕世子,所言甚是啊!”陸晨陽語氣興奮,“走,我們回家。” 燕行愣了一瞬,不知他為何突然高興。不過,想來是將他的話聽進去了,他心中滿意了些許。 回家,他們回家。 又快過年了,陸晨陽開始安排過年的事宜了。 書房裡,陸晨陽、高銘、陳鬆原三人在開會。這次沒有燕行,是陸晨陽特意叮囑的。 高銘說道:“大人,丁大人那邊已經送信過來,他們已經收攏流民一萬七千多人,聽說每日都有人過來投靠。丁大人已經如大人所言,將人留下來,不過還有一些人卻不願意。” 陸晨陽聽的正滿意,他正想著,這些人能安頓下來,就有了活路。等明年開春,給他們分了土地房子,他們就能安定下來了。 結果就聽到高銘說有意外,他立刻看了過去:“為何?” 高銘忍不住笑意道:“因為有很多流民說是要來蜀地和嶺南投奔大人,尤其是嶺南,很多流民說了,就算要定居也要來咱們嶺南來。”他衝著陸晨陽拱手:“這都是因大人之名啊。” 陸晨陽現在的名聲太好了,所有人都想成為他治下的百姓。嶺南岩泉縣,作為陸晨陽一手打造的地方,是很多流民心中的世外桃源。 陸晨陽怔了一下,嘴角忍不住的上揚,“這……這……這多不好呀,讓他們不必如此。” 但心裡還是得意的。 高銘大大地誇讚了自家大人一番,“這都是大人的影響力,是大人愛民如子,連萬裡之外的百姓都聽過了!” 陳鬆原看了他一眼,這個馬屁精! 陸晨陽擺擺手,連忙謙遜。 陳鬆原輕咳了一聲,他覺得這麼下去,高銘有縱容他家主公成為昏君的嫌疑。 陳鬆原連忙說道:“大人,還有一事。在安州、渠州和寧州收留流民的數量中,寧州是最少的。季平寫信回來說,是崔氏那邊不太配合。您看要不要寫封信敲打一下崔氏?” 崔俊親自來找陸晨陽提親的事不了了之,後來出了斷袖的傳言,崔俊就離開了渠州,陸晨陽還親自寫了一封信讓崔俊帶回去。 在陳鬆原看來,陸晨陽已經給足了崔氏的麵子。 崔氏看好陸晨陽願意來下注,但也不代表他家大人就一定要接了他的好意。陸晨陽不願娶崔氏女,崔氏就對大人不滿了? 簡直是可笑,崔氏哪來這麼大的臉麵!這次要不是大人出手相助,寧州隻怕又是一場覆滅,崔氏好不容易恢複的生機又要毀於一旦。 崔氏哪來的底氣跟陸晨陽鬨? 這次陸晨陽要賑災、要安置流民,陸晨陽也寫信給崔永請他幫忙了。 同樣的事,沈時謙、趙廷遠、還有他陳家,就連戴季同都表示願意出一批糧食了。堂堂的崔氏,結果出的糧食遠遠比不上沈家、趙家就算了,就連戴季同都比不過。 陳鬆原忍不住說道:“當初捐糧的時候,這崔氏就很是敷衍,大人還說什麼,不管捐多少都是個心意。現在大人明白了,這崔氏根本就是沒這個心!” 當初陳鬆原就表達過不滿,但陸晨陽覺得,人家有錢也不能逼迫人家捐贈,哪有這樣的道理?寧州那邊安置流民還需要崔氏配合,隻要崔氏在這事上不糊弄,捐多捐少的,陸晨陽可以不在乎。 但是現在崔氏卻是在消極對待,這陸晨陽就不能忍了。 陸晨陽說道:“讓季平去提醒提醒崔永,寧州是暫時安定了,崔家就忘了當初義林軍被大軍壓境時的絕望了。這些流民如果被義林軍吸收,義林軍壯大,寧州就是義林軍第一個目標,他崔家還想要置身事外?簡直是愚蠢!” 陳鬆原點頭應下,“看來是上次大人拒婚的事,讓崔氏不滿了。崔家向來以士族身份為傲,崔氏本來覺得自己已經很有誠意了,大人卻依舊不願,所以崔氏不滿了。我又聽說,南陽王好像又跟崔家聯係上了。”他說著,心頭一驚:“這南陽王不會去寧州吧?” 南陽王逃走之後去了淮安,那邊正在戰亂,他占領了一個縣城。現在朝廷也沒功夫搭理他,聽說乾元帝還下旨讓四皇子和袁奎山出兵去討伐。但雁回軍現在應對韃靼都夠艱難了,根本沒精力去應對南陽王。 所以現在南陽王的很尷尬,回不去的家鄉,融不進去的他鄉。他現在待的隻是一個小縣城,根本沒有辦法支撐他的大軍,他還是要占領更大的州府,才能保證他的糧草提供。 寧州是很好的選擇,現在的寧州隻有陸晨陽的五萬大軍,至於寧州守軍,南陽王根本沒看在眼裡。所以南陽王又聯係了崔氏,希望崔氏能幫他占下寧州,以做據點。 高銘皺起眉頭:“倒是有這個可能,得讓季將軍早點防備才是。” 陸晨陽搖頭:“不會,崔永如果讓南陽王占領寧州,那麼他跟南陽王的關係就暴露了。崔氏不會這麼做。” 陳鬆原和高銘想了想,覺得有道理,都點了點頭。 高銘說道:“還是大人看得透徹。不過崔氏既有了異心,咱們還是要多做準備才是。不然再調一批兵馬過去吧。” 陸晨陽點頭:“現在的兵馬確實要重新部署一下。” 陸晨陽拿出了輿圖,說道:“我打算在蜀地留五萬兵馬,嶺南府城留五萬,岩泉縣留兩萬人。嶺南的兵馬由李大軍調遣,蜀地的兵馬交給祖興為。渠州留十萬,再出十萬兵馬去寧州。” 李大軍原本是岩泉縣的捕頭,他為人機敏,對岩泉縣的情況很熟悉,跟各方的關係都很好,所以陸晨陽將岩泉縣的駐軍交給了他。至於祖興為,上次大戰中,他表現的很好,立下大功,陸晨陽也記得他的功勞。但他在岩泉縣當了多年的山匪,這次將他調離,去了蜀地,也算是給他重新開始的機會。 現在蜀地和嶺南都沒有戰事,陸晨陽各留五萬很合理,這兩個地方是陸晨陽完全能掌控的地方。留下兵馬也隻是以防萬一,至於岩泉縣陸晨陽還要單獨留出兩萬人,高銘覺得沒有必要。 高銘說道:“如今岩泉縣百姓安居樂業,更沒有戰事了,大人何必要留下這麼多人呢?” 陸晨陽道:“彆忘了,岩泉縣還有個東夷人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