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王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章 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大順太祖,小兵王2,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的讀書人身處其中是能感受到國家的衰敗的,有識之士有救世的想法,東林黨和複社就是這種思潮的產物,複社就主張複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為有用,提倡“君子不器“與“經世致用。”隻可惜嘴上說的好,手卻不會做。
徐晨微微一笑,道:“大明諸多讀書人,皆盼著天子垂拱而治,無為而理朝政。可當今天子喜好木匠活計,將朝政托付於東林黨人,這些東林黨人卻又嫌棄天子不理朝政。朝堂之上諸公這般行徑,豈不是太過雙標?更為關鍵的是,東林黨人也並未將這天下治理得儘善儘美。
古之先賢教誨我等,要知行合一、經世致用,君子不應拘泥於一技之長,然而這些人卻又對百工之人甚是鄙夷。嘴上說著大道理,實際行事卻又是另一番模樣,這不是十足的雙標嗎?”
就說那朱由檢的廟號‘熹’,雖有微弱晨光之意,似在痛惜皇帝早逝,未能一展雄才,可其中何嘗沒有君主昏聵腐朽的暗指?可見這讀書人埋汰人的本事,當真是祖傳的。
東林黨以及後來的複社,口口聲聲說要‘濟世’‘救民’,可卻對實實在在做事之人瞧不上眼,徐晨至今還記得,上學之時讀過一篇介紹李時珍的文章,說當時醫生是被人看不起的行業,弄得徐晨以為在古代醫生地位著實低下。
後來到了這互聯網時代,對古代之事了解漸多,才發覺何止醫生被人看不起,這經商、做工、種地,三百六十行,行行皆遭讀書人鄙夷。在他們眼中,唯有讀書才是正途,真真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啊!”在大明連考上秀才也被人看不起,被說成是窮秀才,隻有舉人才能稱之為老爺。
劉永他們雖然第一次聽到雙標的說法,但聯係徐晨前麵說的話卻能很快明白意思。
劉永拱手道:“我等實非此意。古雲‘勞力者治於人,勞心者治人’,先賢所言之經世致用,並非指讓我等去做這工匠之事啊。”
徐晨微微一笑,朗聲道:“依某之見,先賢話語,便是其字麵本意。先親身勞作,於實踐之中積累經驗,而後加以改進提升,力求進步,將所學知識運用起來,如此方能創造更多財富。財富充裕了,人人皆可得益,百姓得以溫飽富足,天下大同之願景方有實現之可能。”
劉永麵露遲疑之色,問道:“此乃先賢之道理?”
徐晨道:“此乃我所悟之道理,亦是某所探尋的產業救國之路。曆代先賢傾其一生,所求不正是天下大同之盛景嗎?諸子百家之學說,曆代大儒之教誨,早已被人反複言說,注解亦是繁多,但凡稍有學識之讀書人,皆能知曉。可如今我大明天下衰敗至此,難道不是因為眾人皆空談道理,而付諸實踐之事太少了嗎?
“今某做這些在你們看來乃低賤之業,卻已招募二十餘城外流民,讓他們有事可做,有飯可食。倘若昨日詩會讀書之人,有三成能效仿我之做法,城外流民怕是早已各有生計,不再困苦。人隻要有活乾,便有飯吃。某還打算將這產業不斷做大,把城外所有流民皆招募為工匠。”
劉永神色尷尬,道:“某家中產業皆由家父掌管,某實難置喙。”
再看其他跟隨劉永之人,皆身著打補丁的長衫,若非窮困之秀才,便是貧寒之童生,連產業都不曾有,更遑論效仿做工匠之事了。
這時,門外傳來一個聲音:“城外有上千流民,先生這點產業,隻怕難以安置這許多人呐。”話音未落,一個清秀身影現身,對著徐晨盈盈行禮道:“晚生桑文,見過先生。”
徐晨道:“世間本無路,走的人多了,路便有了。可見路就在腳下。若是什麼都不做,莫說救人,便是自身亦難有作為。如今某雖僅做了些許小事,卻已救下二十餘人。隻要這紡織廠不斷擴充,必能拯救更多之人。你們口口聲聲欲救大明,卻為何不從自己家鄉做起,從眼前這些流民著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莫要總是空想救國大業,先將自家鄉土之事做好,救助家鄉之人,便是一個良好開端。倘若天下讀書人皆能如此,我大明何至於如今這般江河日下。”
桑文再次恭敬行禮,道:“救國救民乃桑文畢生心願,願如蠅附驥尾,還望先生成全。”
徐晨一時未明她究竟意欲何為,但想著多一個人手也是好的,便說道:“你且去後院紡紗吧。”
“啊!”桑文著實沒想到徐晨會讓她去紡紗,可話已出口,無奈之下,隻能咬牙往後院走去。
劉永等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拱手行禮道:“我等亦想向先生學習這救國救民之道,還望先生成全。”
恰在此時,小五在門口喊道:“先生,紡織機運過來了。”
徐晨瞧著劉永等人這些現成的勞動力,說道:“那就過來幫忙吧。”
劉永當即收起紙扇,隨著徐晨一同去搬運紡織機。
桑文來到後院,瞧見那二十錠的紡紗車,不禁大為震驚。她雖平日研習琴棋書畫,可對於紡紗織布之事亦有印象。如此一台紡紗車,竟抵得上尋常二十台紡紗機,可見這搬運工先生所言產業救國,並非虛妄之詞。
“小心,小心!”眾人將五台織布機一一安放妥當。
徐晨吩咐道:“你們用紡出的紗線織布,若羊毛不足,告知小五,讓他去采辦。”
機器增多,人手便顯得不足,徐晨高聲喊道:“小五,再去招募十人過來。”
小五應道:“是。”
徐晨為開這紡織廠,租下的院子本就寬敞,可一下子擁進三十餘人,一時間也略顯擁堵。徐晨心中思忖,若想將所有流民皆安頓好,把作坊設於米脂縣內顯然並非長久之計,看來唯有效仿後世之法,在城外建設工業區才是正途。
不知不覺,日已漸西,紡織的婦孺停下手中活計,開始準備做飯。徐晨等人也著手收拾工具,打掃庭院衛生。不多時,婦人便將四菜一湯擺放在一張圓桌上。
新起點網即將不在支持qq瀏覽器等各種瀏覽器的小說暢讀模式!
新起點網登錄用戶全站無廣告 免除廣告的煩惱,是真真正正的!!
退出暢讀模式辦法:1、點擊屏幕中間 2、點擊屏幕右上角三個點 3、點擊“退出暢讀”
喜歡大順太祖請大家收藏:大順太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