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教育、醫學
龍王嘴不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5章 教育、醫學,冰封末世:我有購物係統,龍王嘴不歪,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前幾天,負責核物理與理論計算的一名專家被緊急送往龍城醫院搶救。
由於龍城核電站這幾個月的緊張建設,他的身體終於不堪重負。
陳帆趕到龍城醫院時,看見林曉和其他幾位核能專家正在走廊焦急等待。
他擺手示意眾人不必起身,直接問道:“林院士,呂教授情況怎麼樣?”
林曉歎了口氣:“主治醫生剛才出來過一次,情況不太樂觀。”
陳帆坐下與眾人一起等待,沉吟片刻後問道:“呂教授的病情會影響核電站建設進度嗎?”
若在末世前,這樣的詢問或許顯得不近人情,但如今核電站的順利建成關係著龍城的存亡。
在場的核能專家們都明白這個道理。
林曉回答:“陳先生請放心,我們核能專家團隊共有34人,每個領域都配備了至少5名專家。即使呂教授...真的挺不過去,也不會影響核電站的建設。”
陳帆微微鬆了口氣。
他記得之前視察核電站時,林曉曾介紹過核能研究分為6大板塊、二十多個學科。看來華夏官方在撤離人才時考慮得很周全,沒有讓任何一個領域隻依賴一個人。
“呂教授今年73歲,培養了三代核能專家。在核能教育方麵,他不僅是國內,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林曉補充道,"我指的是教育能力,並非說其他專家專業水平不行。”
“大多數科研人員技術鑽研能力很強,但教學能力卻參差不齊。醫生說就算呂教授搶救過來,也可能長期臥床。這對龍城核能技術的傳承將是重大損失。”
陳帆安慰道:“沒關係,隻要有專業人才在,多花些時間總能培養出下一代的。”
沒想到林曉搖頭否定了這個說法:“其他人確實能培養下一代,但關鍵在於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讓下一代真正精通。這直接關係到科學突破的速度。”
陳帆有些詫異:“科學創新不是更依賴個人能力嗎?教學水平的影響真有這麼大?”
林曉點頭:"個人能力固然重要,但還有一個關鍵因素不容忽視——年齡。"
“年齡?”
反正等待搶救結果也需要時間,林曉索性詳細解釋起來。
“陳先生,您知道各國為什麼如此重視神童和天才嗎?”
陳帆略感意外,但很快領會到其中關聯,思索後回答:“我想這與知識傳承效率的深層邏輯有關。”
林曉伸出大拇指讚道:“不愧是陳先生。”
他並不是拍馬屁,因為能想到這個層次的人不多。
更何況陳帆這個年紀的人。
若非這幾個月與頂尖精英頻繁接觸,陳帆也不會如此敏銳。
更重要的是,龍城正在製定的新人類教育體係,知識傳承效率這個詞反複出現在他耳邊。
同樣的知識內容,不同教師的教學效果天差地彆。
有的引經據典幽默風趣,有的卻死氣沉沉。
可是,如果讓這些教師參加專業考試,說不定教學最枯燥的那位反而能拿第一。
老師的教學內容學生愛聽和不愛聽,直接影響到學生最終成績,想要提升有很大學問。
當林曉提到天才的重要性時,陳帆立即明白了呂教授無法工作的嚴重性。
“馮·諾依曼6歲就能用古希臘語心算8位數除法,26歲參與原子彈工程,他提出的博弈論直接塑造了冷戰時期的核威懾體係。天才的思維躍遷能力可以大幅縮短技術研發周期。”
“但這樣的天才萬中無一。雖然年齡不是絕對標準,但我們要批量培養年輕骨乾,必須從年輕人抓起。”
“培養一名合格的核能工程師需要漫長過程:攻讀核能方向的碩士、博士學位,打下紮實理論基礎;分配到具體領域跟隨導師實踐;在核電站或設計院接受3-5年專項培訓。等積累足夠項目經驗時,通常已經40歲,甚至45歲了。”
“這意味著,當他們真正具備創新能力時,已步入中年。您今年二十多歲,可能感受不到中年的力不從心——體力下降、學習能力減退,還有家庭和社會事務的牽絆。這個階段想要創新本就困難。”
“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每位經驗豐富的核能專家都能像呂教授那樣高效培養新人,讓新一代工程師在30-35歲就具備豐富經驗,他們就能用之後的三五十年進行創新。這比起45歲才開始尋求突破,希望不是大得多嗎?”
跟林曉的這次溝通,影響了陳帆對新人類教育體係的改革。
比如之前說過的,學生今後的發展對老師的積分有影響。
還有一些類似末世前獎學金的模式,但是更激進。
比如:每個學生考試會影響積分,不僅僅有獎勵,還有處罰。
在保證學生吃飯的前提下,可能差生一個月下來,龍城積分被扣到0分。
極端嗎?
這是末世,龍城是私人場所,不養閒人,愛待不待。
連這點覺悟都沒有就不配待在龍城。
再比如:製定學生成績最低標準,教師達不到這個標準先停業進行教育水平培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冰封末世:我有購物係統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冰封末世:我有購物係統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