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3章 趙括反對伐魏?太後怒了,回到戰國當趙括,石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聽到趙括這個評語,許曆不免有些疑惑:“主君,眼下大趙滅個魏國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吧?”

趙括笑道:“那是當然,彆說是樂乘了,就是現在大趙隨便派一個不算太差的裨將去,帶著十五萬兵馬穩紮穩打也能把魏國給滅了。

但真正的關鍵……從來都不在於魏國啊。”

之前也已經說過,戰國七雄並立的形勢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這兩百年裡像韓國、燕國、齊國都一度麵臨滅亡危機,最後為何卻沒有滅亡?

原因很簡單,有其他的國家拉了他們一手。

韓國就不用說了,身處秦、趙、魏、楚四大強國之中,任何一個強國打韓國的主意其他三個國家都不同意。

燕國當年一度要被齊宣王派匡章滅亡,然後秦趙楚迅速組織一支聯軍威逼齊國,迫使齊宣王不得不讓匡章撤軍。

又過幾十年燕國在樂毅率領下也是把齊國打得隻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孤城,然而楚國也毫不客氣直接出兵保護莒城,魏國、魯國更是通過楚國境內暗中輸送了大量兵器給即墨,才讓田單得以反擊成功。

這就是默契,既然大家都是小魚,那麼小魚們就絕對不會允許任何一隻小魚被大魚吃掉,否則的話就是唇亡齒寒!趙括說到這裡,緩緩道:“所以大趙想要統一天下當然也不是不行,滅掉魏國更加不是不行,隻不過這樣做的前提是大趙能夠擁有其他六個國家加起來都無法匹敵的力量,不然的話是不可能成功的!”

曆史上的秦國就是這樣,一旦具備超越六國的力量,十年內直接摧枯拉朽把六國全滅了。

但現在的趙國呢?

許曆想了想,得出了答案:“看來確實是不行。

雖然在過去的幾年裡主君幫助大趙獲得了無數成功,但廉頗也送出了太多次的失敗!”

趙括點了點頭,道:“是啊。

但凡廉頗能少打兩場勝仗,大趙現在都能多出至少二十萬的兵力,那消滅魏國就不是問題了。

許叔,我寫一份奏章,等會你讓人快馬加鞭送到邯鄲去吧。”

許曆一愣,忍不住開口道:“主君這是要上奏章反對伐魏嗎?”

趙括笑道:“這是自然。

對了,本侯還順便要再上一道奏章,就說大趙北疆未平,本侯還想要繼續鎮守北疆。”

“啊?”

許曆這下子是徹底吃驚了:“太後都召君候回去了,君候為何不回?”

趙括微微一笑:“這個太後,也太有些想當然了。

她不會真的以為本侯是她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臣子吧?”

說這句話的時候,趙括的雙眼之中閃爍著明顯的光芒。

趙括的兩份奏章在兩天之後就抵達了邯鄲。

太後看著麵前的奏章,眉頭漸漸皺了起來:“繼續鎮北疆?

這個趙括,還真會想!”

就坐在太後身邊的少年趙王有些不爽的說道:“這個武信君怎麼如此大膽,連母後的話都不聽,莫非是想要犯上作亂不成?”

少年趙王正處於青春期的最早期,這個時候的他真正的三觀還沒有建立起來,腦海之中隻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

對於趙王來說,不聽話?

那絕對就是大惡人沒跑了。

看著一臉憤怒的趙王,太後忍不住笑了起來:“事情倒也沒有這麼誇張,這是趙括在向老婦示威呢。

罷了,就賣他一個好吧。”

想了想之後,太後提趣÷閣,分彆下達了兩份詔令。

“李斯、韓非為國有功,封中大夫!”

寫完這兩份詔令之後,太後對著宦者令道:“這兩道詔令記得抄錄一份副本送去大同城給武信君。”

趙王明顯有些不滿,道:“母後,我們才是主君,怎麼能向武信君這樣的臣子讓步呢?”

太後搖了搖頭,道:“王兒啊,這不叫讓步,而是叫做互相尊重。”

當初太後突然將趙括派去北方,再加上後來的東胡之事,實際上是陰了趙括兩手。

因此,當趙括含蓄的表達不滿之後,太後就必須要補償這當初的兩手陰招,這樣才能夠讓趙括滿意。

趙王道:“若是我們就是不補償呢?”

太後臉色變得嚴肅,十分認真的說道:“那樣一來就會引發真正的君臣失和了,王兒你將來一定不能這麼做,明白嗎?”

趙王撇了撇嘴,雖然沒有說話,但心中頗為不以為然。

寡人才是大王,憑什麼去照顧臣子們的小情緒?

太後並沒有注意到趙王的小情緒,而是拿起了下一份趙括的奏章,開始閱讀。

讀著讀著,太後的臉色明顯陰沉下來。

終於,太後砰一聲,氣呼呼的將這份奏章砸在了桌案上。

“這個武信君,簡直是豈有此理!”

趙王有些疑惑:“母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太後怒道:“他居然說這一次伐魏必然失敗,希望老婦立刻傳令下去,停止伐魏!”

趙王楞了一下,隨後也怒了:“武信君確實是不像話,他肯定是害怕樂乘伐魏成功之後威望大漲,所以才出此下策!”

太後和趙王難得齊聲反對一次趙括。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直沉默不言的宦者令糾結了一會,還是忍不住開口:“太後,大王,臣有一點小小的意見想說一下。”

太後道:“說!”

宦者令道:“恕老臣之言,武信君在軍事上的預言一直以來都是很少出錯的。

要不然……這伐魏之事再考慮一下?

又或者太後不妨直接急召武信君回邯鄲,當麵聽聽他的看法,如何?”

宦者令這麼一說,太後也有些猶豫了。

還真彆說,在過去的很多年時間裡,趙括在軍事上的預言確實是百發百中啊。

太後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好,那就立刻派人去召武信君回邯鄲,等他一回邯鄲之後就立刻召開廷議,到時候老婦倒要看看他究竟能說出個什麼道理來!”

宦者令這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直起身來之時卻突然嚇了一跳。

趙王正盯著宦者令,目光之中的不喜極為明顯。

看來,趙王很不喜歡有人幫趙括說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