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章 平西,北齊不被騎,花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適才你說的,第二個想法是什麼?”

幾次談話下來,高洋對高殷的期待越來越高,每次談話都有新東西、新玩意兒,簡直不像是自己當初那個讀書讀傻了的漢兒,倒像是一個天賜的英傑。

莫非老子把他打開竅了?

高洋捏緊了拳頭,乾脆對幾個幼子也動手好了。

高殷不明就裡,還以為這家夥犯病了,連忙說:“不知父皇知道西賊的府兵製?”

雖然後人叫府兵製,但時人是不知道的,高洋想了想:“你說的是黑獺假托周典置六軍,開的那個百府?”

他冷笑:“也不知道開那麼多府有什麼用。”

雖然府兵製是眼下一種優越的製度,但實際上是一種分權的手法,上下府兵階級分明,其他幾個柱國與宇文泰處於同等級的地位,是分割自己的權力、對其他軍頭的拉攏,來保證西魏軍心不散的手段,一如魏時的大丞相高歡,大丞相再如何尊貴,不稱帝,終究也是臣格。

然而宇文泰的個人威望,就和高歡一樣,在西魏遙遙領先,所以名義上柱國平級,實際上柱國都要聽宇文泰的。

隻要宇文泰活著,這一點無關緊要,但如果他死了,那就差距極大了,因為官職和爵位可以有子嗣繼承,但個人的名聲與威望就要重新計算,否則原先的高殷也不會被趕下台了。

因此宇文泰才需要托孤宇文護,宇文護恐怕自身的威望不足,才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禪讓,建立北周,和高洋稱帝的原因如出一轍。

也因此,宇文泰極其忌憚獨孤如願,乃至把他的名字從如願改為了信,來展示自己在獨孤信之上,因為獨孤信是唯一一個可以挑戰宇文泰地位的人,他曾是賀拔勝的舊部,賀拔勝的弟弟賀拔嶽如果不死,那建立北周的將會是賀拔嶽。

也是在宇文泰死後,趙貴試圖鏟除宇文護奪權,被宇文護殺死,宇文護順帶以同謀罪免了獨孤信的職,逼獨孤信在家自儘。

所以府兵製雖然好,但高洋不屑一顧,對他而言再造這麼幾個柱國沒有意義,反倒會觸動原先的勳貴格局,徒然讓國內不穩。

“是,百府隻是宇文泰分權拉攏諸將的手段,但還有另一項作用,若是西賊讓府兵們農閒時訓練,平日耕作土地,戰時從軍作戰,則軍心將大增。”

“這些士兵平時就是農民,不需要多耗錢糧養兵,還能讓他們種地開荒,隻要確認這些地是他們自己的,他們就會樂意之至,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作戰也會舍生忘死。”

高殷點破了府兵製的奧妙。

府兵製是建立在均田製的基礎之上的,既國家有著充足的土地,但人口不足,於是允許人民自己耕種,到了一定時間就承認這片土地為該民所有。

在分發土地這件事上,高歡的東魏選擇了拉攏六鎮勳貴以及世家大族,民眾和土地被這些貴族所圈,使得高歡得到了他們的支持,構建了“高王命運共同體”,但這是有代價的,高王乃至齊帝惠及人民的很少。

相反,西魏較為弱小,因此西魏才沒有東魏那麼強大的門戶之見,隻要能抵抗關東軍,不管是鮮卑人還是漢人都可以,隻要不讓東人進來,我們就是自己人。

而這些分發的土地,到了底層流民和百姓的手中,為了守住自己的土地,他們一定會發奮作戰。

當然,這個時候的周國還沒有開始讓府兵製兵農合一,那是楊堅建立隋朝十年之後才開始進行的改革,在此之前,它的作用是廣募關隴漢族豪右,重建中央軍,鞏固宇文氏勢力,把軍將轉化為政治貴族。

所以北齊滅亡之時,守城的多為鮮卑子弟和婦女,漢人文士多緬懷齊國,但底層漢人冷眼旁觀,坐視齊國滅亡; 而周國逐漸壯大的原因就在於此,可周帝必須保證自己的至高地位,一旦宇文氏沒有卓越的才能和崇高的威望,就要受到剩下六名柱國的挑戰,最終被漢人楊氏摘取帝冕。

當然,也不是說齊國的做法就一定弱於周國,恰恰相反,齊國的軍隊戰力始終強於周國,直到滅亡之時,齊軍也險些把來北伐的周武帝給伐了。

齊國的滅亡很大程度在於君主本人的能力和性格,高緯實在廢得可以,應該滾去和胡亥一桌,北齊那個國勢不說讓劉徹、李世民來,哪怕是完顏守緒、朱由檢這樣的君主,即便不能扭轉局麵,也不會輕易地讓周師入晉陽。

“重點是民有其土,農時耕種……”

高洋抓住了重點,但他也很無奈。

正如之前的原因,齊國即便還有很多土地,可人口都被世家和勳貴們扣住了,有些類似滿清的“圈地運動”,那些隱匿的人口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包衣。

高歡時代還能查出六十萬人口,可那是高歡,之後他大哥同樣徹查勳貴,狠狠地打擊了高慎、李元忠等豪右門閥。

結果是高慎加上妻子被高澄調戲的因素,直接反叛西魏,而李元忠等則退出魏廷,脫職避事。

輪到高洋再如此做就更難了,雖然他是開國皇帝,但實際上已經是高家第三個掌舵者,在名分上壓倒眾臣一頭,也掌握著實權,可一旦要開刨某些臣子的根基,那就是要他們的命,為了自家的利益,他們一定會和高洋死磕到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