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0章 滅佛好,滅佛得學!又有金丹?李世民慌了
張石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70章 滅佛好,滅佛得學!又有金丹?李世民慌了,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張石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這句話讓朱元璋直接沉默。
朱棣呃了一聲,氣呼呼地開口道:
“這個李世民實在是太過分了,他的大唐可是比咱們大明滅亡時慘多了!”
朱元璋有些無奈。
誰王朝滅亡的時候不慘?
這個也沒意義啊。
歎了一口氣,老皇帝突然心中一動,淡淡對著朱棣開口。
“朕的小孫女應該也差不多該到京師了。”
“呃……”朱棣表情頓時凝固。
朱元璋這才露出笑容。
看著朱老四吃癟,老朱心中就是舒服!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李德裕實在是受不了大殿中煙霧繚繞的景象,在他的強烈要求下,李炎改在禦書房會見幾名宰相。
李德裕對著李炎開口道:
“陛下,國庫告急了。”
打仗需要耗費的是巨量的人力物力,這些東西全部都可以用金錢來進行折算。
剛剛傳來回鶻大勝的消息固然是振奮人心,也空前地提升了朝廷的威望,但同時也讓大唐國庫告急。
大唐藩鎮和朝廷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很複雜的。
除去河朔三鎮這個特例之外,其他藩鎮屬於朝廷強勢的時候會上供一些稅賦,朝廷弱勢的時候則自己截流。
至於上供的多少,每個軍鎮都不一樣。
得從節度使是否對朝廷忠誠、軍鎮力量是否強大、經濟是否富庶等等多方麵考慮。
李炎疑惑道:
“不應該吧,藩鎮押送朝廷稅賦難道沒有提升嗎?”
李德裕苦笑一聲,道:
“當然是提升了,國庫每年算下來平均至少能多出兩百三十萬兩。”
“但這兩年大唐各地的災禍也太多了,咱們朝廷支出太高了,陛下。”
遭遇災禍的並不是隻有草原上的回鶻。
高原上的吐蕃,包括大唐中原內地,這幾年同樣都是各種天災。
黃河流域中原地區以旱災為主,長江流域以洪災為主。
此外,整個冬天的氣溫也明顯比之前大唐的任何年間都要更加寒冷。
而且大唐朝廷這邊還有一點很尷尬。
平時節度使自己當土皇帝,朝廷沒轍。
但節度使管轄的境內若是出現天災,朝廷還能幫忙救災。
畢竟節度使名義上依然還是大唐的官員,節度使的地盤名義上依舊還是大唐的國土!
所以大唐並未因節度使們上供多了就寬裕,反而財政更加緊張。
李炎沉默片刻,道:
“卿家有什麼計策嗎?”
李德裕聞言並未立刻開口,而是有些遲疑。
良久後,這位大唐名相深吸一口氣,緩慢說道:
“事到如今,臣認為也隻能對佛門動手了。”
早在東漢王朝的漢明帝時期,佛教在華夏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就已經修建。
到了北魏年間,由於五胡亂華,民族衝突嚴重,講究忍受現世苦難來世飛升極樂世界的佛教得以興起。
再到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玄奘法師前往天竺取經歸來,更是讓佛教名揚天下,從此壓製了本土道教。
從那往後到現在,大唐境內各種寺院遍地開花。
這些寺院有源源不斷的香火錢,同時還享受著寺院土地免收稅賦的政策。
理所當然地,寺院開始瘋狂兼並土地,吸收了大量人口。
“佛門……”
李炎聞言,也有些遲疑。
佛教根基是非常深厚的,彆的不說,李炎之前的幾位皇帝哪個不是吃了佛教高僧的金丹,飛升極樂去了?
李德裕顯然知道李炎的想法,正色道:
“陛下,佛門諸多寺廟百年來積攢了無數財富,據說長安的法門寺一座寺廟每年就能收到上百萬兩的香油錢。”
“法門寺之中,單單是僧侶就超過萬人,若是能讓這些人還俗回家耕種,朝廷不但能獲得更多田地稅賦,還能得到更多的人口兵源。”
這下子,李炎徹底心動了。
他本來就相信道教,也一直讓道教的“天師”們幫自己煉丹。
道教天師們百年來被佛門高僧打得節節敗退,好不容易才騙到一個皇帝,自然瘋狂在李炎麵前攻訐佛教。
諸多因素結合,李炎最終下定決心。
“好,那就借助這個機會,直接在大唐境內……”
頓了頓,李炎緩緩說出了兩個充滿殺機的字。
“滅佛!”
鏡頭一轉,大唐官吏帶著衙役衝入寺廟中,直接來一個大抄家。
大殿中的金佛像被推倒,帶回官府中重新熔鑄。
各種堆滿了銅錢的箱子,寺廟中諸多名貴器具,也統統收歸國有。
寺廟中的僧侶、尼姑,一律強行逐出寺院,勒令歸家。
這並非是隻在長安,而是在大唐全天下轟轟烈烈地鋪開。
許多節度使日子其實也不好過,見皇帝都滅佛了,自己也打著朝廷的旗號動手。
【李炎掀起的這次滅佛運動,史稱“會昌毀佛”,是華夏曆史上四次最大規模滅佛運動之一。】
滅佛運動的成效立竿見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