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02章 王保保絕境,朱元璋北伐良機,曹操的瘋狂設想,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張石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士誠聽完,陷入沉默。

良久後,他抬頭對朱元璋道:

“我是不會投降你的,殺了我吧。”

朱元璋搖了搖頭,正色道:

“我也不會殺任何一個俘虜,尤其是你。”

“你應該很明白為什麼。”

張士誠冷笑一聲,不再開口。

【張士誠被俘虜後,不願意投降朱元璋,最終絕食身亡。】

【隨著張士誠的敗亡,一度首鼠兩端打算支援張士誠的方國珍審時度勢選擇投降了朱元璋。】

【朱元璋用兩年時間徹底平定江南,基本統一了華夏南方的各支起義軍勢力。】

應天府中,群臣齊聚,歡慶勝利。

突然,常遇春站了起來,大聲開口。

“大王,臣有話說!”

眾人下意識將目光聚集到他身上。

朱元璋笑著點頭。

“說吧。”

常遇春甕聲甕氣地說道:

“咱們是時候北伐了吧?”

聽完常遇春的話,一旁拚命使眼色的徐達鬆了一口氣。

還好,這家夥至少說的是正經事。

徐達和常遇春兩人之間三觀差距巨大,稱不上什麼知己好友。

但卻是戰場上實打實的,能性命相托之袍澤。

徐達是真怕常遇春說出什麼混賬話來,被朱元璋責罰。

朱元璋聞言愣了一下,片刻之後笑道:

“大家剛剛打完張士誠,先休整一段時間,不必急於一時。”

翌日,朱元璋召集劉基、李善長、徐達三人。

“你們覺得北伐的時機到了嗎?”

徐達點頭道:

“從北方的情報來看,元廷王保保和其他四大軍閥相互攻伐,的確是北伐良機。”

李善長沉吟片刻,道:

“大王,臣是有點擔心,假如咱們北伐反而讓王保保等人團結起來了呢?”

朱元璋聞言不由躊躇。

劉基撫須一笑,非常肯定地開口道:

“主公不必擔心,臣認為元廷那邊是肯定團結不起來的。”

“無論是那對皇帝父子,還是王保保,可都不是什麼識大局之人。”

劉基的這句話讓朱元璋下定決心。

“好,那徐達你先屯兵鳳陽,以待時局!”

李善長聞言不由看了一眼劉基,眼神中閃過一絲陰鷙。

大唐世界中,李治有些疑惑地開口。

“父皇,朱元璋都已經統一江南了,實力應該不弱於元廷,為何還會猶豫呢?”

“他作為開國大帝,應該是個殺伐決斷之人才對。”

皇位上的李世民哈哈一笑,隨手拿起一顆葡萄丟入口中。

“不是朱元璋不果斷,而是他的根基不穩啊。”

在短短三年時間裡,朱元璋接連吞並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

麾下疆域、人口擴大了沒有七八倍也有五六倍。

李世民目露精光,緩緩道:

“這種情況下,北伐若是勝利自然一切好說。”

“可一旦失敗,甚至遭遇大敗,那局麵……嗬嗬,難保不是下一個前秦!”

李治這才恍然大悟。

“根基……果然布衣天子,還是有很大限製。”

像大唐就不需要考慮這些。

作為關隴軍事集團的頂級世家,盟友和門生故舊遍及天下,對官場規矩更是無比熟悉。

打到哪裡,就能立刻用人脈和老規矩建立新的統治秩序。

李世民嗯了一聲,歎道: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

“為何難?難就難在能建立一套新的、足夠完善的、能被天下大部分人接受的、可以長久維持的統治秩序。”

“朱元璋區區一個貧民出身,建立的統治秩序竟能維持兩百多年,隻比曆史上的大唐少了十三年。”

“單單就這一點,他位列千古大帝已然實至名歸。”

李治聞言,身體也不由一震。

的確,若是要問治理天下有多難,李治可是有切身體會的。

尤其是身邊還有一個搗亂舅舅長孫無忌的情況下!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就在朱元璋猛攻張士誠之時,北方大元君臣、各路諸侯之間的博弈也到了重要關頭。】

大元皇宮,禦書房。

愛猷識理達臘非常不高興地對著妥懽帖睦爾開口道:

“父皇,那擴廓帖木兒(王保保)天天就知道和李思齊等人打來打去,卻放任朱元璋在南方做大。”

“兒臣覺得,是時候收掉他的兵權了!”

妥懽帖睦爾心中也頗為不爽,聞言正想點頭,但又突然想到了之前的脫脫。

遲疑片刻後,妥懽帖睦爾道:

“罷了,還是再派使者去催促一下吧。”

開封城。

一名使者站在王保保麵前大聲宣讀旨意。

“……爾停留河南多日,既不南下,反而攻伐大元友軍,是何道理!”

“若不繼續南下江淮平叛,爾好自為之,勿謂言之不預!”

聽到這裡,王保保心中不由大怒,猛地站了起來。

“陛下這是什麼旨意!”

使者毫不示弱地盯著王保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