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0章 陳友諒喜獲內應,曆朝皇帝感覺有問題!
張石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60章 陳友諒喜獲內應,曆朝皇帝感覺有問題!,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張石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劉邦麵前正飲宴的群臣聞言,也是忍俊不禁。
曹參笑著舉杯調侃了一句。
“陛下或許忘了,大元開國之祖忽必烈也有一個彆名是‘劉必烈’呢。”
眾人聽到這裡,徹底繃不住了,紛紛大笑出聲。
劉恒趕忙打圓場:
“父皇息怒。之所以這麼多個政權用大漢,不正說明大漢深入人心,縱然在千百年之後也是華夏圖騰嗎?”
劉邦頓時轉怒為喜,頻頻點頭。
“還是朕的恒兒會說話,就是這個道理嘛!”
劉邦拿起酒杯,得意洋洋地舉起。
“各位,敬所有的漢人!”
頓了頓,他又補充一句。
“不包括陳友諒這個大漢!”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采石磯碼頭,陳友諒旗艦“混江龍”。
在成百上千艘戰船中,這艘巨艦依舊是最為醒目的。
遠遠看去,如同一棟小型宮殿在水麵上漂浮。
走近一看,更是會被它的巨大所震驚。
樓船內部寬闊的船艙中,剛剛自封漢王的陳友諒正大宴群臣。
他身材魁梧,麵容粗獷,一雙鷹目透著狠厲。
頭頂皇冠和身上龍袍頗有大宋帝王風格,說話時聲音低沉。
“各位,大漢取代天完隻是第一步。”
“拿下集慶,便是第二步!”
作為一個篡位者,陳友諒不想在曾經天完政權的根據地湖北武昌定都。
應天府這座多朝古都,才是陳友諒心中的最佳選擇。
便在此時,一名親兵快步而入。
“大王,這有一封密信!”
陳友諒心中頓時一緊,暗想:
“難道巴蜀的明玉珍造反了?”
明玉珍一直以來都是忠心於徐壽輝的。
此次陳友諒之所以要特地把徐壽輝帶到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的采石磯再殺掉,就是為了讓明玉珍等人來不及搗亂。
否則,前方和朱元璋交戰,後方明玉珍從巴蜀突襲武昌搶走徐壽輝自立,那陳友諒就真要崩盤了。
等陳友諒攻克了應天,明玉珍再怎麼胡搞瞎搞,也阻礙不了陳友諒的大局。
陳友諒頗為擔憂地拆開信,看著看著,臉上的表情卻逐漸舒展開來,露出笑容。
“各位,真是天助我也!”
“你們都來看看這封信,朱葛麾下的康茂才願為內應,引我軍入秦淮河!”
秦淮河,就在應天府城牆旁邊。
一旦讓陳友諒的諸多巨艦駛入秦淮河,用戰艦上的大炮轟擊應天城牆……
陳友諒眉飛色舞地開口:
“最多三天時間,應天就是我們的了!”
眾人聞言先是驚愕,隨後也都大喜。
“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小小朱葛,如何能跟大王的大漢相提並論呢?”
“大王才是真正能一統天下的人啊。”
但也有人感覺不對。
坐在旁邊的陳友諒心腹謀士張必先就皺起眉頭。
這種感覺……
張必先思考了一會,還是忍不住開口。
“大王,朱葛詭計多端,須謹防此事有詐。”
陳友諒擺了擺手,打斷了張必先。
“康茂才此人我是知道的,他當年多次和朱葛交戰,若非元廷始終不給他調派援軍,朱葛早就被他剿滅了。”
“他也是實在沒辦法才投降的朱葛,如今本王攜六十萬大軍而來,他背叛朱葛是理所當然。”
“傳令下去,全軍加速前進,按信中約定,直取龍灣!”
一條彈幕便在此刻飄過。
【漢高祖劉邦:哦豁,這難道是朱元璋的計策?】
【漢武帝劉徹:看著很像是假投降啊。】
【唐太宗李世民:康茂才這個人的資料沒有出現在金幕視頻中,不太好判斷,但朕也傾向於是假投降。】
【宋太祖趙匡胤:陳友諒不會這麼簡單就上當吧?】
【元世祖忽必烈:陳友諒有沒有在這一次上當,朕不知道。但朕知道他死定了。】
大明世界。
朱棣看了一眼朱元璋,發現朱元璋表情很是嚴肅地看著金幕,忍不住道:
“父皇,陳友諒一個手下敗將,您輕鬆點嘛。”
朱元璋愣了一下,隨後表情明顯放鬆不少,微笑道:
“朕也是回憶起當年,有點代入了。”
朱棣見狀,越發好奇。
“父皇,您對陳友諒為何如此重視呢?”
“就因為他的疆域最大,實力最強嗎?”
朱元璋心情還算不錯,對朱棣的語氣也溫和不少。
“朕問你,建立一個國家,最需要的是什麼?”
朱棣不假思索地開口。
“足夠完整的製度!”
作為史書有名的明君,朱棣當然不可能連這點常識都沒有。
朱元璋嗯了一聲,語速緩慢地開口。
“在當時的天下,劉福通、張士誠、方國珍等人所建立的政權壓根就沒有製度可言。”
“唯有陳友諒,他的大漢及其前身天完國,卻有一套真正意義上的治國製度!”
天完政權最高行政機構為蓮台省,也就是大元中書省改名而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