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0章 朱棣惹禍上身?脫脫複起,韓山童劉福通登場,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張石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半個時辰後。

在一百名童男童女組成的唱詩團齊聲高唱的聖歌聲中,三名教皇摘下頭頂皇冠,跪拜在聖女腳下。

朱棣手持聖旨,高聲誦讀。

“聖女貞德,以大明太子側妃之名義,掌歐洲諸基督信徒朝政!”

三名教皇和諸多紅衣主教們慌忙按照華夏的禮節,對著朱棣和貞德三跪九叩。

特地從巴黎跑來參加儀式的張輔見狀,對著姚廣孝嘀咕:

“老姚,你瘋了?太子側妃是需要陛下親自下旨冊封的,你怎麼敢給殿下出這種主意?”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貞德這個所謂的“太子側妃”壓根就不可能得到遠在萬裡外朱元璋的冊封聖旨。

姚廣孝微微一笑,低聲回答:

“你錯了,這聖旨是真的。”

“啊?”張輔目瞪口呆。

隨後姚廣孝又道:

“在太子殿下出發前,陛下給了他三張空白聖旨,準他便宜行事。”

“原來如此。”張輔鬆了一口氣。

姚廣孝微微一笑,又道:

“但陛下的原意應該是讓太子殿下給歐洲那些願意臣服的國王或者貴族撐腰,太子殿下用其中一張旨意來給自己冊封妃子,陛下得知後會有什麼反應就不好說了。”

張輔沉默片刻,決定當自己沒聽到剛剛的這番話。

反正接下來這段時間自己就要負責鎮守西歐,也無需跟隨太子殿下回南京述職。

太子殿下若是挨板子,那也和咱沒關係!

……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中書省右丞相彆兒怯不花剛剛來到辦公房,就看到一名太監走了進來,道:

“丞相大人,陛下說這幾日他都要和密宗禪師們勤習苦修,各種政務就由你帶著中書省群臣先行處理。”

彆兒怯不花不動聲色地點頭,等到太監離去之後才露出笑容。

“果然……”

傳承自八思巴帝師的密宗薩迦派,早在大元開國時期就已經是元朝政壇的一股力量。

薩迦派的盟友,正好就是蒙元的守舊貴族們。

之前大元多次的政治鬥爭,背後都有薩迦派暗中活動的身影。

包括在靜江大圓寺庇護過妥懽帖睦爾的秋江住持,也是薩迦派的人。

脫脫的漢化政策,同樣也觸及到了薩迦派的利益。

漢人可不信佛!

為了控製妥懽帖睦爾對佛教僅僅是有好感,卻力挺儒家文化的皇帝。

彆兒怯不花和薩迦派僧侶領袖們聯手,將薩迦派,或者說整個密宗流派中最容易吸引人的“雙修”拿了出來,再加上從中原吸收的“房中術”混合在一起,引誘妥懽帖睦爾。

事實證明,這非常成功!

有薩迦派僧人們隨時在妥懽帖睦爾身邊監視,外麵的朝政又被彆兒怯不花把持。

這一波不就穩穩按死漢人大臣了嗎?

【但彆兒怯不花萬萬沒想到,對他而言,真正的危機並非是來自於脫脫,而是來自於禦史台。】

禦史台彈劾彆兒怯不花的奏折,源源不斷地送來。

實在是彆兒怯不花這些個蒙元守舊貴族們太沒用。

全國各地,每個省份每年幾乎都要發生一次災難。

包括但不限於蝗災、旱災、洪災、寒災、地震……等等。

這些事情在脫脫時期雖然也有發生,但彆忘了,脫脫可是有一大批的漢人儒家智囊。

儒家都已經在華夏大地運轉上千年時間,對賑災的每個步驟早就爛熟於心,也有能力去執行。

彆兒怯不花把脫脫等漢化派大臣和儒家士人全部從朝廷中趕走,也得不到地方上漢人世家大族的幫助。

賑災?

壓根就執行不動!

結果就是,各地小規模的叛亂越來越多,越來越猛烈。

終於,在這一年,一場規模比較大的起義爆發了。

起義的爆發點是在浙東。

浙東有一個方家,世世代代在海上行船,靠販運海鹽、各種海貨為生,領導著一個當地比較大的海上幫派。

方家這一帶的大哥,名叫方國珍。

同樣也是在浙東地區,這些年崛起了一個叫做“蔡亂頭”海盜,各種襲擾元朝沿海城鎮。

在元軍圍剿蔡亂頭的過程中,有人告發方國珍和蔡亂頭是一夥的。

元廷當地官員想要借機吞並方家的海貨生意,就以這個借口派兵來捉拿方國珍。

方國珍得知消息後,先把告發自己的人殺掉,緊接著帶著兄弟們逃亡到浙東諸多海島上,正式起兵造反。

作為幫派大哥,疊加上元朝官員這些年不做人隻管瘋狂壓榨百姓的形勢,方國珍的起義一呼百應,短短時間內就在浙東形成氣候。

浙江行省參政朵兒隻班奉命率軍征討方國珍,反而被方國珍擊敗擒拿。

這一戰後,方國珍趁機進攻溫州,聲勢越發壯大。

這麼大的事情,就連沉迷於雙修的妥懽帖睦爾都被驚動,召集彆兒怯不花痛罵了一番。

“你到底是怎麼辦事的,江浙可是大元重要的稅賦之地,竟然出這麼大的紕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