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趙匡胤點破劉徹製衡術,匈奴再內亂,大漢機會來了?
張石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3章 趙匡胤點破劉徹製衡術,匈奴再內亂,大漢機會來了?,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張石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宋世界,趙匡胤看到這裡,哼了一聲。
“這個李陵,也就隻會說說這些嘴皮子的話了。”
楊業歎了一口氣。
“終究還是……唉。”
趙德芳有些疑惑地開口道:
“李廣和李敢都並非良將,漢武帝似乎並沒有一定要用李陵的理由吧。”
趙匡胤聞言,笑了起來。
“你錯了德芳,劉徹那小子是肯定要用李陵的,因為李陵是最合適用來製衡李廣利的人。”
製衡。
這是大宋整個官員製度的核心。
所以趙匡胤也是一下子就能理解劉徹的做法。
衛青一枝獨秀的時候,發現一個霍去病,立刻提拔起來製衡衛青。
霍去病一死,沒有其他人能製衡衛青了,就把衛青閒置起來,提拔其他將領進行試水。
衛青死後,吸取當年衛青在世的教訓,直接培養趙破奴和李廣利兩人。
趙破奴出了意外投降了匈奴,隻有李廣利一個人風頭最盛,怎麼辦?
答案當然是再培養一個李陵。
趙德芳摸著下巴上的胡須,疑惑道:
“為什麼是李陵呢?”
“也可以有其他人的吧?”
趙匡胤笑嗬嗬地開口道:
“因為李陵是李廣的兒子,李敢的侄子,李家長孫,現任家主啊。”
李廣和李敢,的確是不如衛青、霍去病。
但李廣鎮守邊疆多年,麾下故舊無數。
李敢更是跟隨霍去病封侯,同樣也有諸多故舊。
兩父子在朝堂之中遺留下來的人脈是非常多的。
隻要李陵能取得一場勝利,劉徹就能立刻給李陵封侯。
列侯到手,再加上這些門生故舊人脈,李陵一下子就能成為足以和李廣利分庭抗禮的大將。
而且李陵是侍中,經常要跟隨在劉徹身邊。
劉徹作為千古大帝,眼光無比毒辣,自然能看出來李陵心中憋著一口氣。
所以說,李陵就是最合適的!
趙德芳聽完,思考了很久才開口道:
“打仗難道不是應該看能力嗎?”
“合適這個詞應該是用在文官身上,用在武將身上似乎有些過於奇怪了。”
楊業聞言如逢知己,立刻開口讚同:
“太子殿下說得太對了,能打勝仗才是真正的好將軍。在這一點麵前,其他都是小問題。”
趙匡胤笑著點頭:
“你們說的當然沒錯,但你們怎麼能肯定,李陵就一定不能打勝仗呢?”
趙德芳道:
“他爺爺李廣就沒贏過啊。”
在古代,雖然也有《孫子兵法》這樣的兵書流傳,但孫子兵法本身是不教將軍們怎麼去訓練軍隊的。
孫子兵法教的是怎麼用腦子去打仗,具體士兵的排兵布陣,什麼時間點需要用什麼樣的戰術,這種細節上的東西,孫子兵法沒有。
其實,有也沒用。
孫武所在的時代是春秋時期,那個時候還是以青銅兵器、戰車為主的戰爭時代。
劉徹這個時代,早就已經是鐵製兵器,以騎兵為主的戰爭時代了。
戰爭的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怎麼能生搬硬套幾百年前春秋時期的打仗方式呢?
所以,漢朝的將軍們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練兵方式。
衛青的愛兵如子,霍去病的勇往直前。
那問題來了,李廣的練兵方式是啥?
巧了,和衛青差不多。
但李廣嘛,才能比不上衛青啊,他的練兵方式隻能說是衛青的弱化版(也可能是超級弱化版)。
衛青能正麵擊潰匈奴大單於,李廣卻連匈奴左賢王都打不過,原因就在於此。
李陵作為李廣的孫子,肯定也繼承了李廣的這種練兵方式。
那肯定就打不贏!
趙匡胤笑道:
“是,你說的沒錯,用李廣的老一套應該是打不贏匈奴人的。”
“但你要知道,李陵畢竟不是李廣。”
“而且,李陵的叔叔李敢不是跟隨霍去病封狼居胥了嗎?”
“假如李陵用的不是李廣的練兵方式,而是李敢的練兵方式呢?”
趙德芳頓時被問住了。
是啊,李廣不行,李敢行啊!
楊業皺眉道:
“臣還是覺得不行,李敢畢竟沒有當過主將,隻不過是一個校尉。”
校尉在漢軍中,大致相當於偏將。
偏將一般也就負責某個局部戰場,和需要統籌全局的主將思維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趙匡胤依舊沒有著惱,笑道:
“但李陵可以學啊,衛青和霍去病的這麼多戰例放在那裡,衛霍兩人那麼多舊部下都還活著。”
“李陵隻要不是一個傻瓜,以他侍中的官職,李廣李敢遺留下來的人脈,他對衛霍兩人的練兵之道當然是可以掌握的。”
趙匡胤一連串的反駁,讓趙德芳和楊業啞口無言。
趙匡胤心中暢快不已。
和朕講道理?
朕就是全天下最大、最正確的道理!
趙匡胤摸著已經花白的胡須,慢悠悠地開口道:
“你們啊,就是看問題太過片麵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