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0章 忽必烈解決蒙漢矛盾,老天爺給王莽的機會,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張石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聽完王莽的話之後,很快就有一名大儒站了出來,對著劉秀拱手道:

“陛下,老夫以為,井田乃周代聖人之法,陛下欲重建聖人之世,恢複井田製度理所當然。”

“然周道已衰,民不從之。秦隨民意,滅蘆井而置阡陌,遂一統天下,至今海內未見其弊。”

“陛下欲違民心,追複千載絕跡,雖堯舜夏起,無百年之漸變不能行也。“

“臣以為,當今天下初定不過數載,萬民新附,井田雖古聖賢之道,誠未可施也。”

這一番話說出來,在場的上千人頓時一陣嘩然。

井田製,那可是儒家創建者孔夫子心中的“聖王之道”。

在場的無一不是儒家門徒,聽到這種反對孔子聖王之道的言論,自然震驚不已。

朱佑倒吸一口涼氣,開口道:

“這是中郎區博啊,他好大的膽子,竟然敢當著陛下和這麼多人的麵說出這種話!”

果然下一刻,區博就被眾人的口水給淹沒了。

“簡直是奇談怪論,竟然敢違逆夫子的話語!”

“我等儒家門徒,光複聖王之道有何不可!”

“連夫子都敢質疑,爾還當什麼儒家弟子!”

區博聽著眾人的指責,表情不變,大聲開口反駁。

“我等儒家子弟,雖要遵守夫子教訓,但也要為天下士人百姓謀福祉!”

“井田製度確實不可行,那就暫緩實行又如何?”

也有不少人覺得區博所言有理,兩派吵吵嚷嚷,鬨成一團。

劉秀三人站在角落,耳邊都是吵嚷聲,三人置若未聞,低聲討論。

鄧禹感慨道:

“劉兄真覺得陛下會廢除井田製?”

劉秀點了點頭,一聲輕笑。

“若不廢除,天下必然會大亂了。”

朱佑皺眉道:

“廢除了天下就能安定了?”

劉秀沉吟片刻,道:

“那也未必,大漢兩百年,弊端確實叢生。”

“陛下想要改革,但幾項改革都無疾而終,恐怕已經引來了許多人的不滿。”

改革,就是對既有規則的改動。

無論是什麼樣的規則,能順利實行下來,肯定都已經培養出了一大批的既得利益者。

改革肯定是要觸動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損害他們的利益。

就算王莽選擇了停止改革,但這些既得利益者心中還會對王莽像之前那麼忠誠嗎?

誰能保證王莽停止改革不是一個緩兵之計,等將來情況合適了還會繼續推進?

當王莽正式宣布一項改革起,那些既得利益者就已經和王莽離心離德了。

這就是人性。

就在三人低聲討論的時候,這一場大論戰,雙方之間的勝負也漸漸分明。

支持廢除井田製,恢複原先秦漢田地製度的人占據了大多數。

這其實也很正常。

能站在王莽這個皇帝麵前的,要麼是大臣,要麼是大儒,要麼是太學生。

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屬於是大新王朝有權有勢的家族。

在這個時代,有權有勢,就代表著家族之中一定有大量的田地!

井田製是所有土地按戶口均分的製度,一名男子往往隻能分到一百畝左右的田地。

這對有權有勢的家族來說,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真正支持恢複井田製度的,一部分是孔夫子的狂熱追隨者,屬於儒家的原教旨主義者。

另外一部分,則是出身於真正的貧寒百姓家庭,一步步靠著自己才華奮鬥走上來的。

但這兩種人加起來,數量還是太少,成為不了主流!

西漢和大新王朝可沒有什麼科舉,而是察舉製(舉孝廉)提拔官員為主。

察舉製,天然就是有利於大家族的製度。

王莽點了點頭,淡淡開口。

“諸位都安靜一下。”

眾人頓時安靜下來,等待著王莽的結論。

王莽歎息一聲,開口道:

“朕並不是想要損害大新境內士族的利益,而是想著恢複聖人古製。”

“如今看來,井田製確實不合時宜。”

“朕等會就下詔書,廢了井田製,依舊采用前漢土地製度。”

聽到這裡,明堂之中頓時就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

“陛下聖明!”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鄧禹和朱佑同時轉頭看著劉秀,表情中帶著震驚。

“真的被你說中了,劉兄。”

“陛下真的廢除井田製了。”

“劉兄,你究竟是怎麼想的,能提前猜中?”

若是在區博開口之後劉秀才猜中,兩人也不會這麼驚訝。

井田製不得民心,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但劉秀僅僅聽到了今天的議題是井田製,就一下子猜出王莽要廢除井田製。

這就很了不得。

王莽可是大新王朝的開國皇帝陛下!

能猜中皇帝的心思,對於任何一個臣子而言,都是最最關鍵的一項才能。

劉秀看著兩名好友,輕聲一笑。

“兩位兄台,你們家族出身雖好,但和我相比卻少了一樣東西。你們可知道那是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