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詩仙李白登場,安史之亂正式爆發,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張石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到這裡,大唐之前的朝代皇帝們,都有些驚訝。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見狀皺眉。

“詩聖杜甫?”

扶蘇也是滿臉的疑惑。

“一個作詩的,這些人至於這麼激動嗎?”

詩和歌,古而有之。

早在炎黃時期,就已經有了詩的出現。

但那時候的詩,更多屬於“順口溜”的類型,縱然風靡一時,也不會被記載在史書上。

直到周王朝時期,派出官員到各諸侯國采風,才編撰出了華夏第一首詩集——《詩經》。

詩經之中有許多讓後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等。

但詩經之中的作品,作者名字早已失傳,隻能標注為“佚名”。

直到戰國時代後期,華夏才真正出現了第一個有名字的詩人,他就是——屈原。

屈原距離秦始皇如今這個年代,也才不過幾十年而已!

換言之,對秦始皇父子而言,“詩人”是一個剛剛出現沒多久,連諸子百家都擠不進去的行業。

他們當然不可能對詩人有多麼的重視,也無法理解後代皇帝對這個“詩聖”杜甫的狂熱。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看著密密麻麻的彈幕,摸了摸胡須,自言自語。

“難道是那些腐儒,在後世又玩出了什麼花頭?”

“不過說起來,這杜甫居然能引來如此之多的皇帝稱讚,看來也是個大人物啊。”

在劉邦麵前,蕭何曹參同時露出驚訝表情,異口同聲。

“好詩!”

蕭何忍不住讚歎道:

“四句詩,竟將一切娓娓道來,尤有餘韻。”

曹參感慨道:

“管中窺豹,見微知著,原來都應在這四句詩中!”

劉邦聞言,翻了一個白眼。

老蕭和老曹就這點不好,無非就是比朕多看了幾本書嘛,成天掉什麼書袋!

另外一個大漢世界之中,漢武帝一聲冷笑。

“嗬嗬,作詩這種小道,竟然都能被後世如此敬仰了嗎?”

“不過,這杜甫的詩句,倒是頗有意境。”

“短短二十字,竟道儘了長安上層的繁華和下層的困頓。”

“有此才情,能被敬仰也是理所當然。”

此時金幕之中畫麵一轉,又回到了華清宮。

李隆基目光轉向宴席角落,鎖定某人身上,笑著開口。

“李白啊,爾不是號稱謫仙人嗎?寫首詩來給朕,詠歎一下這大唐盛景!”

李隆基話音落下,一人隨之起立。

這人風姿瀟灑,身著一身翰林袍服,表情恭敬中帶著幾分灑然。

正是大唐翰林學士,李白!

“既是陛下有命,還請讓人取紙筆來!”

很快紙筆取來,李白揮毫而就。

李隆基看著墨痕未乾的詩句,沉吟半晌,搖頭道:

“朕覺得不行。”

安祿山聞言,便在一旁笑道:

“你這李白什麼身份,也敢自稱謫仙人?”

“陛下才是天子,真正的仙神後裔!”

“也就是陛下心善,要不然早就把你這個冒犯天威的混賬給殺了,哈哈哈!”

李白聞言,臉色頓時變得極為難看,怒道:

“安相公,爾乃大唐宰相,焉能說此粗鄙之語?”

安祿山哈哈大笑,朝著李白吐了一口唾沫。

“老子大字不識一個,生平最煩你們這些沒事就以文化人自居,看不起我們大老粗的狗屁詩人!”

李隆基揮了揮手,不耐煩道:

“李白,你給朕下去吧。從今往後,爾不需要在翰林院之中呆著了,從哪來便回哪去。”

李白聞言,臉色不由慘白,搖搖欲墜。

他平生之誌,便是想要輔佐君王,成就霸業!

卻不想,竟落到這般結局,被驅逐出長安。

畫麵一轉,李白坐在華清宮角落的廂房之中,旁邊已經放著一個收拾好的包袱。

他麵前的桌子上,已經有一首寫了大半的詩。

默然良久之後,李白將這首詩的最後幾句補全。

“西施宜笑複宜嚬,醜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

寫完這首詩,李白又取出另外一張白紙,放於麵前。

一陣月光自窗外灑落,李白下意識地抬頭。

雪花紛揚而下,冬夜月色迷人,竟讓李白一時間癡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李白再度研墨提筆,寫了另外一首詩。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寫完這首詩,隨手將毛筆扔到一旁,李白突然放聲大笑。

“畢生所求,不過君王一顧。”

“百般迎逢,不如豬玀半句。”

“且飲酒,去休!”

李白猛然拿起一旁的酒壺,仰頭咕嘟咕嘟,不停猛灌。

也不知那臉頰映照月光之物,究竟是壺口溢出的酒液,還是壯誌未酬的淚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