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
成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分卷閱讀29,(綜漫同人)怎麼看我都是個優雅紳士,成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安娜知道人的心是會生病的。 所以確定自己心理出現問題的她,猶猶豫豫去看了醫生。 名為尼昂歐文的心理醫生,就這樣與她相識。 這是位體貼又耐心的醫生,不僅極其擅長洞察細節,還懂得牽引他人訴說。 甚至能夠僅憑安娜一個小小的舉動,看出她對繪畫的喜愛。 “安娜小姐喜歡這幅畫嗎?” “誒?嗯……那個,我隻是覺得……很漂亮,那個……” 結結巴巴,聲音很小,話語也不連續,還前言不搭後語地,很是難以理解。 但是,醫生先生卻能夠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完美理解安娜的意思,然後讚歎的說:“小姐對繪畫很了解啊。” 在這裡,她第一次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與觀點。 醫生在引導她說話,而不管她說什麼都能夠接上話。 她第一次感受到被尊重以及暢所欲言的快樂。 安娜在學習,學習著這本該在她小時候就由父母教授的——怎麼拒絕彆人、堅定自我這件事。 她需要的,隻是拒絕的經驗與說出想法的勇氣,以及適應那完全不需要存在的拒絕他人後的“內疚感”。 但是啊。 從小積累出來的根深蒂固的認知,是最難在短時間內拔除的。 愛能讓人痊愈。 但也能夠讓傷口持續潰爛。 一個療程的治療過後,安娜終於第一次嘗試和父母說出心裡話。 “我……並不喜歡約翰先生。” “我也沒有打算那麼快結婚。” “還有,那個,我的工作的事情,我想要——” 她想要和父母溝通,和約翰先生交流,想要拿回自己人生的決策權。 雖然因為緊張而結結巴巴,但她的確在述說著。 她很清楚應該不會順利,但隻要能夠完整說出一次自己的心裡話,她就算是成功了。 但是,一個一直以來都無比溫順乖巧、一直以來都未曾反對過他人的人——說出的話,是很難被已經習慣替你做決定、自認為了解你,帶著習以為常控製欲的人所接受的。 當你開始反抗,掌控你的人不會認為自己做錯了。 人總是不喜歡承認自己做錯了。 “哎呀,你隻是婚前恐懼症而已,這種事情很多人都會有。” 他們很“了解”你,比你自己還要“了解”你。 所以,一定會替你反常的行為找理由。 而那鋪天蓋地的不讚同,以及在安娜試圖說話時打斷她、密集到不給她發言機會的規勸,讓安娜剛剛擁有的勇氣再度被撲滅。 ……她說不出來。 安娜並不恨自己的家人,恰恰相反,她愛著他們。 雖然他們並不完美,但給她的愛與撫養,以及一個已經在平均水平線的生活物資環境,都是真實存在的。 安娜也並不討厭相識已久的約翰,隻是單純無法對其有愛情成分。 而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更加痛苦。 無法憎恨他人,那麼就會憎恨自己。 ——或許敏感、無法適應這一切,如同混在白羊群中黑羊的我,才是真正錯的那一個。 安娜想著。 然後又一次妥協了。 而她的妥協,在家人眼裡是理所當然的,她從來都是這樣。 不久後,她按期披上婚紗,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 約翰是個很自我、遲鈍、不會看人臉色的男人,就像會把妻子的沉默當做害羞與默認一樣,總是擅自定義他人的想法。 他喜歡替妻子做決定,還偏見又頑固。 在這一點上,約翰又很經常自顧自地將自己的觀念說出口,並不高興任何人唱反調。 是安娜最不擅長相處的類型。 尼昂醫生數次提出希望能夠和安娜的家人見一麵,就是猜到對方的生活環境可能有問題。不會反駁與拒絕他人,敏感又過分脆弱,總是會把彆人一句話反複思索無數遍的孩子,大抵上是童年家庭教育上的缺陷。 安娜這種類型的患者,如果不能鼓起勇氣直接離開舊環境,到新的地方重新開始的話,那就很需要身邊人的配合與支持——而父母往往就是這一角色的承擔者。 隻是安娜每一次都說會考慮,卻從來都沒有下文。 ——她在害怕。 大概是聽過丈夫對心理疾病的看法,害怕頑固的對方知道她去看心理醫生後的反應,更害怕總是妥協的自己,會被“勸說”放棄繼續就醫。 尼昂醫生的診室,是安娜唯一能感到放鬆的地方。 沒關係的。 我已經在好轉了。 隻是我看醫生的時間太短了。 再積累一點勇氣,一定能夠—— 婚後一個月,總是感到疲倦和低沉,胃口也大大降低的安娜,被丈夫滿懷期待地遞出了一根驗孕棒。 “你這個月沒來月事吧?” 於是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安娜婚前說過,她不想要那麼早懷孕。 不是說討厭孩子,曾經她也幻想過和所愛之人擁有愛情結晶的畫麵,但在婚姻不受期待的前提下,她還沒有做好準備。 或許是因為安娜不久前的“婚前恐懼症”,約翰為了婚事的順利,當時開口說了一句“好”,就這麼敷衍了過去。 但安娜卻懷孕了。 在她明明有做防護措施的前提下。 以為自己和丈夫達成共識的她茫然地詢問原因,她的丈夫不但早已將婚前的承諾放在心上,還喜氣洋洋的公布答案:“哎呀,我把你的避孕藥換成了維生素。” 他是那麼的得意,一副理所當然,神采飛揚的樣子: “看吧,懷孕沒那麼可怕,你也覺得高興吧?孕育生命可是神聖的大事,說起來,既然已經懷孕了,你也要多注意一點,要記得……” “……” 之後的話,安娜什麼都聽不見了。 隻記得那時劇烈湧起的反胃與惡心感是那麼濃鬱。 而自那之後,她剛剛好轉的情緒問題再度跌落穀底,一時間甚至陷入了更極端的自我厭惡。 沒有規定孕婦必須愛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一個不在她期待中出現,如同產物般的孩子。 感覺像是一個寄生物在身體裡生長。 那個寄生物的存在感無比強烈,她清晰的感受到在漫長的孕期中,自己的人格在進一步的被剝奪。 自此她更加不是她自己,而是一個孕育子嗣的容器。 必須吃自己不喜歡的、但對孩子好的東西。 必須放棄他人認為勞累的、影響孩子發育的行為。 被要求在孩子出世後要怎麼怎麼做,那已然被安排的密密麻麻的未來,讓她畏懼又透不過氣。 懷孕本身就容易導致孕婦焦慮以及情緒不穩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