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遺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章 喝杯北非咖啡吧!,三角洲行動之第三次世界大戰,蒼茫遺篇,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硝煙尚未散儘的石化工廠內,三架無人機正用激光掃描儀勾勒著管廊結構圖。

紅狼踩著ZTD-30突擊車的炮塔跳下,納米裝甲靴底濺起的原油在朝陽下折射出七彩光暈。

他的戰術目鏡劃過被反綁雙手的哈夫克特種兵,突然鎖定某個掙紮著起身的家夥——對方迷彩服上的第23山地獵兵師徽章正在滲血。

"去年在俄羅斯,你們用豹3A8打得我們很疼啊。"紅狼扯下那人的夜視儀,指尖敲擊著繳獲的哈夫克單兵計算機,"現在知道為什麼''海鯊''的105mm軌道炮能打穿複合裝甲了?"

不遠處的淡水處理廠傳來爆炸聲,威龍帶著四名穿戴M-5"神盾"外骨骼的隊員破牆而入,凶猛的火力將最後負隅頑抗的哈夫克特種兵逼進氯氣罐死角。

埃及戰俘們倒是悠閒地坐在太陽能發電站的矽板陣列下,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向押解人員討要香煙。

"他們第116機械化旅的T-62早就該換了,"威龍踢了踢腳邊的9M119反坦克導彈發射筒,"連我們ZBD25的磁流體裝甲都啃不動。"

透過麵罩變聲器傳來的嗤笑,讓其他俘虜脖頸上的青筋又暴起幾分。

十二架H-150"祝融"無人機突然掠過港口上空,微波武器將試圖引爆油輪的哈夫克死忠燒成抽搐的火團。

趙將軍的全息影像在每名GTI隊員視網膜上閃現:"17:00前控製輸油管道控製站,更多的援軍正在穿越錫德拉灣。"

遠處傳來"爪黃飛電"坦克群的轟鳴,這些配備智能彈藥的鋼鐵巨獸,正用攻頂模式逐個清除藏在民房裡的反裝甲小組。

夜色降臨時,蘇爾特港的探照燈柱已換上GTI的徽記。

哈夫克戰俘盯著空中不斷閃現的"天穹-9"電子戰屏障,終於頹然癱坐在關押艙裡;其他人則圍著炊事車學包餃子,麵香混著硝煙味飄向星空下的沙漠——這座曾見證卡紮菲隕落的石油之城,如今在24小時內完成了又一次血腥的權力更迭。

硝煙在蘇爾特煉油廠的裂解塔間凝成鉛灰色旋渦,紅狼踩著ZTD-30突擊車的納米裝甲殘骸躍下,戰術目鏡掃描過仍在冒煙的哈夫克指揮車。

他耳麥裡傳來蜂醫的加密通訊:"B7區發現三十名平民受困,三台M-5外骨骼的彈藥儲備還能支撐四小時——我需要駭爪的量子測繪儀定位承重結構。"

駭爪正跪在坍塌的防空陣地前,液壓機械臂捏碎變形的S-400導彈發射架,露出下麵半截焦黑的"聖甲蟲"自爆無人機。

她突然朝身後巷口甩出數據飛刀,釘住某個試圖啟動數據銷毀程序的哈夫克技術兵。

三百米外的地下掩體入口,蜂醫的無線電鑽正在切開混凝土板。

他的外骨骼指尖滲出止血凝膠,卻在觸碰到某個瀕死哈夫克特種兵時驟然停頓——對方迷彩服內側縫著GTI三年前淘汰的敵我識彆芯片。

全息醫療界麵突然彈出係統傳來的警告:"注意心跳頻率異常,建議立即注射杏仁體抑製劑。"

但他隻是默默扯斷芯片導線,將抗凝血劑推入傷員頸動脈。

露娜從ZTZ24C坦克炮塔鑽出時,防化服麵罩已結滿血霧凝成的冰晶。

她的狙擊槍管架在"爪黃飛電"坦克主動裝甲上,瞄準鏡裡閃過某個正在搬運黑箱的哈夫克軍官。

扣動扳機的刹那,槍聲卻被深藍操縱的戰場廣播係統覆蓋——舊市政廳鐘樓突然播放起《行星組曲》,蓋過了所有瀕死呻吟與金屬冷卻的嘶鳴。

駭爪的量子測繪儀突然在中央廣場投射出全息沙盤,十二道紅色光錐指向地下輸油管道的隱秘節點。

她扶了扶被彈片擊裂的戰術眼鏡,視網膜投影與其他技術人員破解的數據流同步閃爍:"蜂醫需要的醫療通道將在179秒後坍塌,建議紅狼優先清理C4區離子汙染源……另外,指揮部剛解密了哈夫克軍團與三年前北非糧食危機的關聯證據。"

當夕陽將煉油廠裂解塔的影子拉長到五公裡外時,六人首次聚集在哈夫克地下指揮中心的量子計算機陣列前。

駭爪將數據核心丟進自毀熔爐,蜂醫的納米機器人正在吞噬牆上的血液塗鴉,威龍用激光切割器在防爆門上刻下"GTI到此一遊"。

濃煙尚未散儘的蘇爾特港燈塔上,GTI的藍底金鷹旗在沙塵暴中獵獵作響。

被凝固汽油彈燒焦的中央銀行台階前,十二名哈夫克俘虜的鐐銬正隨著他們掙紮的動作叮當作響。

領頭的哈夫克指揮官死死盯著街道儘頭——那裡有台M-5外骨骼正將RZ11N5機槍的槍管插入海水降溫,蒸騰的霧氣裡,機槍的生物耦合血管如活物般蠕動。

"製空權?"踩著外骨骼殘骸走來的茉劍踢開半截斷裂的震蕩刃,靴底黏著碳化的血肉碎屑,"你們瓦爾基裡的光子迷彩連鴿子都騙不過。"

她背後的蘇爾特飯店廢墟突然傳來悶響,最後一段承重牆轟然倒塌,驚起漫天沙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三角洲行動之第三次世界大戰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三角洲行動之第三次世界大戰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