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4章,陳情魔道:當魏無羨覺醒神尊記憶,佚名,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眾人的認知中,隻有心性邪惡之人才會修煉怨氣,詭道自然被認定為上不得台麵的邪門歪道。魏無羨天資如此卓越,為何要選擇這樣一條充滿爭議的道路? 眾人心中疑惑重重,卻又不得不承認,能在短短三個月內,從劍道轉向詭道,並達到如此高的境界,其天賦與毅力,實在令人驚歎。 “真是可惜,魏公子的劍術本是與含光君不相上下的……”聶懷桑搖頭輕歎,眼中滿是惋惜。 藍曦臣思索了片刻,緩緩開口,聲音溫和卻帶著幾分深思: “或許,是因為形勢所迫。蓮花塢被血洗之後,魏公子麵對強敵,劍道雖強,卻未必能應對如此複雜的局勢。 詭道雖為非常之道,但其威力卻不容小覷。魏公子選擇修習詭道,恐怕是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升實力,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 藍啟仁微微皺眉,他的原則向來堅定,無論麵對何種艱難險阻,都絕不能因渴望提升實力而修習邪道。 然而,想到修真界如今風雨飄搖的局勢,他心中不禁泛起一絲迷茫。難道打敗溫若寒,真的隻能依靠詭道這一條路嗎? “這樣的壯舉,恐怕也隻有魏公子能做到吧。這世上絕對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了,當真是曠世奇才啊……” 聶懷桑輕輕拍打手中的折扇,忍不住連連讚歎,欽佩之情溢於言表,對魏無羨的神秘與強大愈發好奇。 在他們這一代人中,天賦最為出眾的無疑是藍忘機和藍曦臣。在藍氏深厚底蘊的滋養下,他們雖出類拔萃,卻也未曾成長為魏無羨那樣的天縱奇才。如此看來,這世間確實無人能及魏無羨。 “奇才固然是奇才,但詭道終究是詭道。” 藍啟仁輕輕歎息,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讚同,“操控怨氣與陰魂,終究有違天和。魏嬰雖為形勢所迫,但修習詭道,終究不是正道。” 聶明玦眉頭緊鎖,目光中透出一絲凝重。他也震驚於詭道術法的強大力量,但他與藍啟仁一樣,認為詭道並非正途。 藍曦臣卻微微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 “叔父,詭道雖為非常之道,但在那種情況下,魏公子彆無選擇。他能以一己之力扭轉戰局,拯救無數生靈,這份功績,足以抵消詭道所帶來的負麵影響。” 藍啟仁聞言,長歎一聲,不再言語。他的目光落在光幕上,心中卻依舊難以釋懷。 藍忘機始終緊緊注視著光幕,眉頭微蹙,心中思緒翻湧。半晌後,才喃喃低語,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憂慮:“元神之力?想必此道損身又損心……” 他雖然對詭道不甚了解,但他明白,用元神之力操控如此多的傀儡與怨靈,需要極高的精神控製力,極為損耗心神。一旦心神失守,便會反噬自身。 同時,怨氣入體,對身體的傷害更是極大。魏嬰究竟是如何應對這些困難的?不知藍氏音律能否緩解這些傷害,另一個自己是否有在幫他? “姐姐,魏公子真的很厲害。”溫寧小聲說道,眼睛亮晶晶的,語氣中滿是敬佩。此刻,他已然忘記自己是被魏無羨討伐的溫氏中的一員。 當看到光幕接下來的文字時,聶懷桑聲音猛然拔高,憤慨道:“魏公子為百家立下如此大功,卻因實力過於強大,遭人忌憚,戰功被奪,這太不可思議了……百家這樣做,實在令人心寒……” 藍啟仁心中疑惑不解,隱隱有些憤怒:“百家為何會如此行事?難道藍氏也參與其中了?” “大哥,難道一個人太過強大也是錯嗎?” 聶懷桑憤憤不平地說道,“百家抱成一團,排擠魏公子,簡直無恥至極!為了得到魏公子的法寶,竟然不惜設計陷害他……難道就沒有人為魏公子喊冤嗎?” 他神情激動,為魏無羨的遭遇感到極度不平,“之前我看光幕中他對含光君說的話,還以為他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才會遭人唾棄,原來真相竟是這樣的!” 突然,他感到身邊傳來一陣冷意,側頭看見聶明玦冷冷的目光,才想起自家也是百家中的一員,不禁訕訕地笑了笑,立刻閉上了嘴。 聶明玦神色凝重,作為家主,他自然比聶懷桑更懂得百家的心思。若有一個那樣的強者存在於百家之中,又不屬於自家的力量,必定會讓百家難以安眠。 畢竟,誰也不知,修習詭道的魏無羨在滅了溫氏之後,會不會把矛頭指向他們。而對於這種情況,他最多隻會防備,絕不會去主動謀害。 至於主動設計陷害的人是誰,結合先前光幕中孟瑤所言,他心中已然明了了幾分。他語氣嚴肅地說道:“曦臣,或許這背後就是孟瑤在算計。即便他不是主謀,也必然是推動這件事的元凶之一。” 藍曦臣沉吟片刻,若有所思地說道:“想必那時候百家已是一片混亂,忌憚江氏身後站著魏公子。隻是這種陷害手段,未免太過卑鄙。” 無論是否有人暗中算計,百家為何會輕易被陰謀蒙蔽雙眼?作為藍氏宗主,他那時又在做什麼呢,難道與百家同流合汙了?想到叔父對詭道術法的排斥,他突然意識到,或許藍氏在這場風波中,並沒有那麼無辜。 藍忘機看著光幕中百家如此醜惡的嘴臉,心中震驚不已。他向來不屑於世俗紛爭,未曾料到,世間竟是如此黑暗,任由百家顛倒黑白、是非不分。 那時,魏嬰孤身一人,麵對如此境遇,該是多麼孤獨。他是如何熬過那段艱難時光的? 正當眾人思緒紛亂時,光幕又浮現出新的文字。 【他一生堅守道義、無愧於心。為師弟傾儘心血,助其重振江家,卻因師弟心生嫉妒和忌憚,被逐出家門。最終,四大家族聯合圍剿,信他之人相繼離去,就連他拚儘全力想要保護的人也未能護住。 世道的不公,師弟的背刺,致使他心中的道義徹底崩塌。絕望之下,墜崖而亡,含冤離世,年僅二十一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