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帝俊的探尋
最愛吃飯睡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2章 帝俊的探尋,洪荒:我帝俊,隻想建設洪荒,最愛吃飯睡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族氣運的根源不在如今的人族之中?” 帝俊神色嚴肅地再次詢問道。 伏羲並未立即回答,反而是皺起了眉頭,腦海之中回憶著當初自己融合聖人果位時的感受。 帝俊也並未催促,而是靜靜地等待著。 片刻之後,伏羲方才十分肯定地說道:“是的,妖皇當知道我乃是集合洪荒之中各方勢力的氣運,方才以氣運成道。” 帝俊聞言,輕輕點了點頭,此事乃是他的謀劃,他自然十分清楚。 伏羲見到帝俊的回應,隨後繼續說道:“當初我融合聖人果位之時,能夠感受到氣運與這聖人果位的呼應,無論是妖族氣運還是洪荒當中其他勢力的氣運,都產生了呼應。” 帝俊聞言並未感到奇怪,以氣運成道,自然也具有著一定的手段神通,他立即詢問道。 “你並未感受到人族氣運與你的呼應?” 伏羲輕輕搖了搖頭,說道:“並非如此,人族氣運自然也產生了呼應。” “隻不過人族氣運所產生的呼應與洪荒當中其他勢力氣運所產生的呼應並不相同。” 帝俊聞言,神情依然疑惑地看著伏羲。 伏羲停頓了片刻,仿佛在組織語言一般,隨後繼續說道:“洪荒當中各方勢力的氣運,我都能夠感受到其根源所在。” “十分明確,沒有任何異議,這些氣運都紮根於洪荒世界當中,誕生於洪荒世界。” “可是人族氣運給我的感受並非如此,氣運雖然產生了呼應,可是我在感受其根源之時,發現其虛無縹緲,十分模糊。” “當初成聖之際,我以為此乃是人族氣運的特殊之處,畢竟人族氣運已經在洪荒之中展現了許多特殊之處了。” “如今妖皇詢問,我方才意識到這件事情或許便是人族當中所隱藏的奧秘。” “那人族根源虛無縹緲,哪怕是以我如今聖人的境界,感受到的依舊那種虛無縹緲的感受,就仿佛不在這洪荒之中一般?” 伏羲不確定地說道。 不在這洪荒之中? 帝俊聞言,神色雖然依舊嚴肅且平靜,可是心中已經泛起波濤。 他思考片刻之後,方才看著伏羲說道:“多謝羲皇告知,不知人族之中是否還蘊含著其他的隱秘?” “其他的隱秘?” 伏羲輕聲說道,隨後細細思考起來。 良久之後,他輕輕搖了搖頭,說道:“除此之外,並無其他隱秘了。” 帝俊輕輕點了點頭,並未再繼續追問下去。 忽然之間,他忽然想到了什麼,看著伏羲再次詢問道:“不知羲皇是否能夠感知到天道氣運的根源所在?” 伏羲聽到帝俊的話語,並未回答,而是神色驚訝地看著帝俊詢問道:“妖皇知道天道氣運?” 帝俊並未隱瞞,輕輕點了點頭說道:“當初人族氣運、妖族氣運、天道氣運相互融合之際,我曾看到了天道氣運。” “妖皇好修為!” 伏羲不禁感慨地說道。 他感受到天道氣運,還是在融合聖人果位之後,而妖皇帝俊乃是融合之前便能夠見到。 這其中修為境界的差距,讓伏羲難以估量。 伏羲沉思片刻後說道:“我確實也感受到了天道氣運的根源所在,與人族氣運根源一般,同樣虛無縹緲。” 還未等帝俊出口詢問,伏羲便再次開口說道:“可是這與人族氣運依舊不同。” “人族氣運的虛無縹緲,乃是我不知其所蹤,在洪荒之中感受不到其中的根源。” “而天道氣運的虛無縹緲,則是似乎在洪荒之中處處存在,我無法具體地感知到其根源。” 帝俊聞言,心中明白了兩者的區彆,他看著伏羲說道:“多謝羲皇解惑。” 伏羲立即說道:“妖皇不必客氣,此乃我理所應當之事。” 他的內心同樣是如此認為的,妖皇帝俊對於他們兄妹二人都有著護道成道之恩,不過是解惑而已,卻是一件小事情。 帝俊既然已經得到了能夠知道的信息,並未在此處繼續停留,便向著伏羲提出了告辭。 伏羲心神一動,覆蓋著整個火雲洞的陣法便為帝俊讓開了一條道路。 天界,淩霄寶殿,帝俊端坐在法則寶座之上。 他已經很久沒有來到此處了,畢竟如今天界無需他坐鎮,便能夠不斷成長發展。 此次來到此處,是有些事情需要思考甚至實驗。 若是在太陰星的話,恐怕會驚擾到羲和、常曦以及十二月。 帝俊輕輕皺著眉頭,腦海之中不禁回想著伏羲的話語。 人族氣運的根源,似乎不在洪荒之內。 不在洪荒之內,這讓帝俊的心中產生了波濤。 要知道,若是嚴格算起來的話,帝俊也並非是洪荒之內的生靈。 雖然帝俊曾經審視過自身,無論是身軀,本源、元神、靈魂、真靈都與洪荒存在著密切的聯係,都證明了他便是洪荒孕育而出的生靈。 可是隻有他知道,他並非完全是洪荒孕育而出的生靈,他有著前世,以一種莫名未知的原因來到了洪荒世界。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在聽到人族的根源似乎並不在洪荒的時候,心中才會產生波濤。 若是如此的話,這人族氣運根源,是與自己來自於一處嗎? 未來! 帝俊不敢確定,因為前世當中,似乎並未有如同現在一般所發生過的種種傳說。 未來? 或許未嘗不能夠窺探。 帝俊的心中想道。 他想到了當初盤古大神的一縷神識,自洪荒尚未開辟之時,跨越時空,來到了當世。 如今自己並不想要改變未來,隻不過想要窺探一番。 此事,若是帝俊並不知曉,他還不會想要窺探,可是他如今已經知曉,若是不看一眼,心中始終無法平靜。 畢竟,那是他來自的地方,縱然經曆了無儘的歲月,可是來自那裡的記憶清晰地矗立在腦海之中。 帝俊心神一動,河圖洛書便浮現在了他的眼前,法則金輪顯現在背後,快速地轉動著。 各種各樣的法則從法則金輪之中湧出,不斷交織糾纏,最終形為了以時間法則為主,其他法則為輔的法則鏈條,沒入到河圖洛書之中。 霎時間,河圖洛書從帝俊的手中浮起,布滿了整個淩霄寶殿。 其中無論是山川河流,還是那三十三重天,全部消失隱匿,隻留下了那三百六十五顆主星,四億八千萬輔星以周天星辰大陣的方位懸掛著。 一道道以時間法則為主的法則鏈條浮現,串聯起了河圖洛書當中的所有星辰。 霎時間,鬥轉星移,周天星辰大陣運轉。 隻不過與以往的周天星辰大陣不同,此次並非是以周天星辰大陣為主,而是為了輔助那法則鏈條。 一道道星辰沒入到法則鏈條之中,讓原本銀白色的鏈條散發著點點星光。 帝俊心神一動,元神溝通洪荒天道,法則鏈條伴隨著元神衝天而起。 帝俊心神立於眼前無數嚴密的天道法則之中,周身環繞著以時間法則為主的法則鏈條。 一道道為輔助的法則從鏈條之中湧出,將這些嚴密的天道法則隔離開。 帝俊的心神不斷前進,跟隨著自身的直覺,沒有絲毫猶豫。 在這種情況之下,帝俊的心神不知道探索了多久,忽然見到到了一條廣闊無際的法則。 法則之上,一道道光華在不斷流轉。 時間法則! 不,更加準確地說,這是時間長河,因為這太過寬廣了,這其中的一道道光華便如同河水一般,自源頭開始,不斷向下流逝。 洪荒之中,時間長河如此廣闊無際,也無怪乎他們縱然對於時間法則有著一定的參悟與了解,也無法隨意操縱洪荒當中的時間。 此時的帝俊也更加了解了當初盤古大神到底是有多麼的強大了。 自己麵對這洪荒天道的時間長河,都有一種無力感。 而盤古大神的一縷神識穿梭時空來到現世,需要對抗的可並非是洪荒天道,而是大道。 想到這裡,帝俊心神一動,那帶有著點點星光的銀白色法則鎖鏈不再環繞在帝俊的周圍,而是化作了時間長河當中的一葉扁舟。 帝俊心神化作一縷金光,投入時間長河之中,落在了那一葉扁舟之上。 那道道流光不斷衝刷著這一葉扁舟,可是這扁舟巋然不動,屹立在時間長河之中。 帝俊心神站在這扁舟之上,不禁向上望去,望向這道道流光的源頭。 他自然也想要見識一番開天之處,隻不過其中的阻力太大,以帝俊如今對於時間法則的參悟,想要溯源而上,恐怕十分困難。 不過此次帝俊前來,並非是溯源過去,而是想要看看人族的未來。 帝俊心神一動,這一葉扁舟便順著那一道道流光不斷向下飛馳。 速度十分迅疾,而是順流而下,帝俊在時間長河之中看到了無數的分支,在這廣闊無際的時間長河之中,又劃分出了一道道支流。 在未來發生的可能性大的,其支流也大,發生的可能性小的事情,其支流也十分小。 帝俊在這飛速疾馳的過程之中根本來不及選擇,看著閃過的一幅幅場景,他能夠做的便是儘可能地選擇較大的支流。 按照常理來說,順勢而下,但凡修行時間法則的生靈,豈不是都能夠窺探到未來。 其實並非如此,帝俊心神在這一葉扁舟飛速前進的過程之中,他感受到時間法則正在飛速被消耗。 在這種急速飛馳之下,究竟能夠看到多少東西,那便要看修為與境界了。 更何況,未來支流繁雜,具有著不確定性,又豈是那般容易便能夠獲得的? 想要細細探尋未來,並非沒有方法,便是抵抗那一道道流光。 以各種力量抵抗著這一道道奔湧的流光,便可讓自身的速度降下來,細細思考探尋未來。 隻不過,這樣做對於自身的消耗也是極其恐怖的。 而帝俊想要探尋的未來十分遙遠,他根本不在乎疾馳。 隻不過越是疾馳,對於這一葉扁舟來說,損耗便越大,時間法則消散地也就越快。 帝俊心神不敢怠慢,一道道時間法則湧入到那一葉扁舟之中。 可惜,湧入到速度無法與消耗的時間法則的速度相比。 伴隨著順勢而下,帝俊經曆所見到的場景越來越多,那一葉扁舟也在不斷縮小。 可是他並未見到自己熟悉的場景,甚至未來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模糊,甚至大部分成為了空白。 在那一葉扁舟縮小到僅僅隻能夠容納帝俊一人的時候,他忽然意識到了不對勁。 不對,這未來不對。 不,或許不是未來不對。 那一葉扁舟還在縮小,帝俊心神突然醒悟過來,心神化作一縷金光,離開了時間長河,那一葉扁舟也隨之消失不見。 驟然之間,那懸浮在淩霄寶殿的河圖洛書中的周天星辰大陣停止了運轉。 河圖洛書化作了一道流光,沒入到了帝俊的體內。 其背後的法則金輪也不再快速轉動,而是緩緩地轉動著,漸漸地消失不見。 帝俊依舊端坐在法則寶座上,神情十分嚴肅,腦海之中回想著伏羲的話語。 不在洪荒之內! 從時間長河之中所見,未來沒有定數,越是順流而下,其呈現出的種種越是模糊,甚至是空白一片。 可即便是碰到了空白一片,帝俊也並未見到自己熟悉的場景。 甚至是末法時代,帝俊都並未見到。 或許,那未來實在是太過遙遠。 不過帝俊卻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那便是不在洪荒之內,並不意味著便在於未來。 想到這裡,帝俊的目光不禁遠眺,穿過了天界,穿過了洪荒星空,望向了深邃而又無邊的混沌。 那裡,也並不在洪荒之內,人族氣運的根源,未必不會在混沌之中。 若是真的脫離了洪荒世界,想要繼續探究人族的隱秘,僅僅是靠推算是做不到的。 帝俊的腦海之中不禁浮現出了兩條道路。 一條便是洪荒天道,洪荒天道之中必然隱藏著一部分人族信息,才會偏愛人族,又忌憚人族。 另外一個線索便是人族,不過以伏羲的聖人之位,都未曾探查出來,又該需要怎樣的境界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