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織天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4章 談妥,養豬廠,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係統,雯織天華,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們先回。”會議結束後,王洋對各單位領導說道。
“好,那市長我們就先走了。”副市長微笑應道。
而王洋的秘書低聲問了一下,才跟著出門去外麵和司機等候。
在王家村的人也跟著離開會議室後,王澤才問道:“留下來準備一起吃晚飯?”
“哈哈哈,當然可以,好不容易過來一樣,我也要看看小孫子啊。”王洋沒有拒絕。
“行了,你就稅收不說,怎麽?是不行嗎?”王澤擺擺手,一點都不客氣,兩人的關係也不需要客氣。
“你說的十年我沒辦法答應,我知道其他地方敢,可這裡是京城啊。”王洋苦著臉訴苦,將自己的顧慮說了一下。
“那不行,按你說的五年免稅,我們太虧了,這可是一個汽車全產業鏈,相關配套加上足以弄出一個全國第一的汽車城。”王澤緩緩訴說著這個機械廠的優勢。
他還真沒有亂說,先不談已經占據絕對領先地位的卡車類型,就是小汽車,他們也有足夠的技術累積,要不是沒地方擴建,早就能生產了。
“你說點正常的,我能辦到的,我要是能更進兩步,對你們而言也是利好啊,咱們在一條線上啊。”王洋打起感情牌,實在是免稅這一塊可見利益太大了,大的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拿出什麽政策來對等。
“這樣吧,京城到珠海的道路,我可以投資建設一條高速道路,但是未來這條道路的永久收費權管理權歸我,幫我辦到這件事,我同意五年免稅。”王澤也不想為難對方,畢竟就像是王洋說的,他們真的是一條線上的。
王洋這條線,也是他們王氏在官方層麵最高的力量。
可如果直接放棄,對王洋而言可不一定多好,上頭指不定覺得他們有什麽協議呢。
而京城到珠海的高速路就不同了,這條道路也是未來全國最賺錢的高速公路。
要是能拿下這條道路的收費權,就和山海大橋一樣,將是未來王氏一個保底的穩定財源。
而現在他放棄了一眼可見的數十億收益,還給修高速路,換取永久權利不過分吧?
至於未來收費肯定不會很貴,畢竟要是收費太貴,對於未來不缺錢的國內而言,還不如另外建一條道路呢。
王洋聞言震驚不已,這是什麽人啊,不但放棄十年免稅,還能給國內修一條高速路?
如今國內隻有一條瀋陽到大連的高速路在建設,但高額的建設成本讓很多高速路設計隻能停留在紙麵上。
“你說真的?”王洋語氣中帶著懷疑。
“當然,我覺得三十年後也許能賺點錢呢,反正村裡錢多,不如投資未來。”王澤解釋說道。
“好,就這麽說定了,其他的我去談,確定了告訴你。”王洋非常激動,京城到珠海的高速路,這又是一個政績啊。
不像是機械廠,是他想要保留以前的成果,而這條高速路,才真的是雪中送炭。
王澤看他這樣子似乎是準備走人了,連忙問道:“你不留下來吃飯了?”
“吃什麽,改天改天。”王洋樂嗬嗬的揮揮手轉身離去,他連孫子都顧不上看了,第一時間就要回去市政府將這件事安排下去。
隻是片刻,等王澤慢悠悠走出會議室的時候,就見王洋已經坐在車上了。
王澤搖搖頭,沒再去管王洋,看王有莊和幾個人在門口蹲著閒聊,便招招手。
“族長,您叫我。”王有莊將手裡的煙踩滅,小跑到王澤身邊問道。
“嗯,事情差不多定下來了,就還是京城吧。”王澤將剛才和王洋談的事情說了一下。
“哦,那也好啊,京城離得近。”王有莊點頭說道。
其實廠裡的人還是不想走太遠,可如果廠子真的搬去其他城市,他們也隻能跟著。
誰讓機械廠的待遇太好了呢,哪怕是工人,現在每月都能拿到300以上元,技術人員甚至能拿到700以上,還經常有各種福利物品。
這樣的好工作誰也舍不得離開。
王家村機械廠采用的是計件工資,所以工人之間收入差彆很大。
技術好的每月賺五六百。
剛入職技術差的可能就兩三百,按照規定,一個配件做毀了,是要扣工資的,雖然扣得很少,完全比不上這個零件的價值,但如果失敗太多,加起來扣的錢也不低。
不過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人把自己工資扣完過。
“趁著搬遷,你去市裡改一下機械廠名字,就叫靈曄汽車製造公司。”
以後的公司他都準備換個名字,淡化王家村王氏家族的屬性。
不然以後人們發現吃的用的什麽都是王氏公司,生老病死都離不開,這輿論肯定會大的離譜。
國內的政治生態可沒有這種巨型企業生存的空間。
哪怕是首富,照樣要老老實實的,不然以後那些有錢人一個個都要移民呢。
就是因為對有錢人來說,在國外和國內完全是兩種生活。
將事情安排好,王澤開著車去了養豬場。
養豬場依舊保持著三四千頭的規模,隻是這幾年都是直接宰殺,然後內部消化。
這位於西山山澗的養豬場看著已經沒有那麽新了,王澤將車子停在門口,剛走進就能聞到一股臭味。
這種地方,哪怕打掃的在勤,也不可能一點味道都沒有,王澤也不在意,叫來一個員工,帶著他在養豬廠裡麵逛了一圈。
“族長”廠長得到王澤來的消息,連忙趕了過來。
“誌久啊。”王澤看到來人,笑嗬嗬點點頭。
王誌久是王先一家的,現在年齡才26歲,管理著養豬場,兩家離得近,可以說王誌久就是在王澤眼皮子底下長大的。
“養豬廠現在效益如何?”
“我們按照族長您給的配方養豬,現在每年能賺150萬左右,不過大部分的收入都是賣小豬賺的。”王誌久解釋起來。
現在養豬其實並不劃算,飼料錢,養殖成本都很高,而這時候豬肉要賣出去卻是賣不上價的。
他們這裡還好,是規模化養殖,能夠壓低不少成本,再加上王澤配的養殖中成藥,讓豬長得好不得病,這才能有幾十萬的利潤。
但現在他們養殖場根本不是賣成豬,而是通過繁育小豬賺錢。
王家村豬的名號在北方地區可是非常有名的。
如今在北方地區,他們這種耐寒,不易生病,味道好的王家村豬養殖的地方很多。
可以說唯一的缺點就是成長要慢一點,出欄沒有那麽快。
登錄用戶跨設備永久保存書架的數據,建議大家登錄使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