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機械廠股份變動
雯織天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2章 機械廠股份變動,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係統,雯織天華,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爸媽,你們怎麽過來了?”王澤聽到門口的車聲,精神力看到是李智林,連忙走出來迎接。 李智林板著臉不吭聲,陳秀瑩笑嗬嗬說道:“還不是你們這機械廠的事,這老頭子非要來問問你,我也好久沒來了,乾脆跟著一起。” “快進來說,陳秘書,你們也進來吧。”王澤上前扶著嶽母,對旁邊的秘書和司機也招呼了一句。 這嶽父的秘書和司機也不一般,都是有級彆的,更是屬於非常親密的關係,和職場上下級可完全不同。 “不用了,你和領導聊,我們車裡待著就行。”陳秘書看了一眼李智林,隨後笑道。 王澤見狀隻能帶著嶽父嶽母進屋,然後提著一壺茶水和杯子,又拿了一些點心給陳秘書和警衛司機送過去。 “爸,您過來是因為王家村機械公司的事情把。”王澤給兩人倒著茶問道。 “哼,你還知道,我們怎麽說也有股份,也不和我們協商,聽哪位王廠長說,要搬離京城?” “行了,你好好說話。”陳秀瑩輕輕拍打了丈夫一下表達不滿,她就怕兩人吵起來,才乾脆跟著來的。 “爸,不光是機械廠,設備廠那邊也要搬走。”王澤舔了下嘴唇,又說出了一個消息。 “這個我知道,不過我這次過來,是和你商量,將廠子搬去陝西,那邊剛好有一座麵積不小的汽車製造廠,你們剛好合資。”李智林說的方案讓王澤一愣。 陝西?他雖說要搬機械廠,但也絕沒考慮過搬這麽遠啊。 看王澤不說話,李智林補充說道:“在寶雞的汽車廠,原本是計劃生產軍用車輛的,可技術和生產力上對比你們差的太遠。” 後麵的話王澤也聽懂了,就是原本軍方是想弄出一個競爭者,可十多年過去,競爭不過王家村機械廠。 也怪不得王有莊直接拒絕呢,但王澤卻仔細考慮其中利弊。 現在機械廠生產的車輛大部分都是供應軍方所需,這一塊他覺得切割出去也好,到時候分割開來,新成立個汽車製造廠去專注生產民用卡車和小汽車。 王澤思索後抬頭,看著嶽父說出自己的想法。 “要不這樣,軍用車輛這一塊做一個切割,技術交給寶雞汽車廠,而軍方放棄王家村機械廠的持股。” 李智林手指輕輕敲擊,心中盤算起來。 王澤說的這個方案倒也不是不行,但中間空軍持股換寶雞汽車廠多少股份還要內部溝通才行。 原本他還想著兩邊合資,寶雞汽車廠算作15股份,這樣加上空軍本身的持股,也能保證對王家村機械廠控股了。 這些年因為王家村機械廠成為軍方的重要供應商,但控股卻不是軍方,在內部有很多不同意見。 可王澤這樣直接切割也算是一個解決方法。 “行,就按你說的吧,不過你必須保證寶雞汽車廠能夠生產合格的軍用車輛才行啊。”李智林點頭說道。 李智林和陳秀瑩沒有多待,事情談好便直接離去了。 這樣一家人關起門來談,也能說的開,這也是為什麽李智林親自跑一趟的原因。 要是軍方派人來談,那麽這事情指不定幾個月都定不下來。 登錄用戶跨設備永久保存書架的數據,建議大家登錄使用 按照兩人談的方案,王澤將事情和王有莊說了一聲。 在切割之後,中國農業公司將空軍持股完全收回,股份全部歸屬公司所有。 而王有莊的工作則是和軍代表一起給廠裡職工做工作,這些熟練工人能去寶雞汽車廠才能實現王澤承諾的事。 不然隻靠寶雞汽車廠原本的工人,想要生產出合格的裝備也不知道要多久。 最終有17200人願意去寶雞汽車廠。 這裡麵近萬人實際上本來就是軍方從各個工廠調來的人,工作關係都在軍方那邊呢,既然已經切割,他們肯定不會留下,而還有8000多人則是機械廠內非軍方的工人。 機械廠剩下兩萬多人選擇留下來,成為村集體企業的一員。 這些動作並不影響機械廠搬走,在忙忙碌碌之中,王有莊跑到王澤這裡訴苦。 “族長,這一陣我們天天都在接待,正式都被耽誤了,要不您定下來搬去哪裡吧。” 王有莊說的情況王澤也了解,這些時日,不光是京城,可以說全國各地隻要知道這事的地方,都派了人過來,想讓機械廠去他們那邊。 這些人可沒那麽好打發,機械廠沒有正式確定落戶什麽地方,他們就能一直纏著拉關係。 “排除西部省份,沿海地區給出的條件怎麽樣?” 汽車廠,一個重要考量就是運輸,尤其是他們很多是要出口的,王澤心中的想法一個是京城,另一個便是珠海。 不過他也想聽聽彆的地方有沒有更好的方案。 “上海給出的方案是土地低價,並且稅收給與五年減免,另外廠區的水電道路都能保證半年內修好。” 王澤皺眉,這條件聽起來是不錯,可是現在給到外資的都有十年免稅了,怎麽他們這麽大一個製造廠,才是五年減免,還不是免稅。 這年代內外差彆這麽大的嗎? “京城也給出了方案,土地免費提供,同樣對交通水電配套設施給做好,另外還會額外給與建築用地做工人宿舍。” 王有莊將幾個重點地方的條件說了一遍,至於有些待遇更好的,甚至不需要他們花一分錢的地方都有,可族長已經說了,直接排除內地,他便沒有多說。 王澤對比了上海京城和南京廣州幾個地方。 條件其實都相差不大,可以說已經是政策允許範圍能給的最高方案了。 他們畢竟隻是村集體,和外資不同,如今外資進來真的是超國民待遇。 有些地方甚至會給出治外法權,提供特殊保護和支持。 這些隱形條件他們村集體企業是肯定拿不到的。 “和上海,京城丶南京,廣州,珠海這四個地方在談談,土地不需要免費,隻要能給一個底價就行。” “好,我這幾天在和他們聊聊。”王有莊將幾個地方記下,決定要展露一下自己的本事,談出一個好條件。 沒過兩天,王澤正在和建築公司請來的古建築專家討論95號四合院建設的事情。 王有本便急匆匆跑來:“族長,王洋市長下午要過來見您。” 登錄用戶跨設備永久保存書架的數據,建議大家登錄使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