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72年,機械廠新廠區
雯織天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2章 72年,機械廠新廠區,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係統,雯織天華,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輛車和王01一樣,同樣是兩個規格,一個軍用一個民用,軍用型號王02,民用型號為王021。” 王澤將車輛做了介紹,車長68米,是中型貨車,在這年代,國內國外道路都不咋樣,這種大小的貨車才是最好賣的。 太大的那種貨車很多道路根本就跑不了。 設計載重5噸,當然,這隻是設計,如果硬拉,來個十噸都能裝,隻是這樣對車輛損傷比較大而已。 “你們將各自圖紙拿去,這一陣就指導工人試生產,這車大部分配件都和王011型通用,沒那麽複雜,相信你們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經過一周的拆分講解,等技術人員都明確了製造方法和規格,這才停下這次培訓工作。 王澤每一次出手,都能讓廠裡的技術人員明白,為什麽他是總工。 駐廠代表看著新車,將情況上報後,軍方都不等實車產量,就發來了采購需求。 不過軍方需要的卻不是王澤所想的王02款,而主要需求是021款。 一款是防彈,一款沒有防彈設計。 顯然軍方是看中了這輛車的運載,主要還是用於物資運送,而不是送上戰場。 王澤設計的這款卡車,注重的依舊是強大的通過性,隻要有路,哪怕是泥濘的爛路,依舊能保證順利通行。 這一點在後世的國內並不重要,但在現在,就是不可或缺的優勢。 零件雖然設計的通用,可發動機等車上大件肯定是不同的,這些才是考驗他們機械廠的地方。 新車的發動機生產車間,大量優秀的技術人員都被抽調在這裡,集中攻關和學習技術難點。 菌房的改造還是比較快的,之前車間大量的采光和通風設置都被封閉,山泉水引入每一個大型菌房之中。 在這裡,每年的產量不會低於以前,而且集中管理,更加方便采收。 王澤年底照常去了香港,對汽車的事情做了安排。 等他在回到京城後,香港的采購需求便提了上來,走的是給軍方開通的出口渠道。 王011型號的車子發了五十輛過去,用於展示預定。 至於01,這種防彈軍方專供的車子,壓根就沒有進入出口名單。 這種車不屬於民用範疇,想要出口手續繁多,審核也多,王澤嫌麻煩,就乾脆隻出口011型號。 而新款汽車則隻給了一張成品圖片,至於什麽時候能供貨,這就沒個準確時間了。 王澤原本還想著,這種小型貨車在外麵並不好賣,卻沒想到在東南亞地區,依托王氏集團的渠道,隻是放了展車和試駕車,都沒確定什麽時候能交車,首批發來的訂單便超過千輛。 “怎麽賣的這麽好?”王澤意外,而王氏集團也派了隊伍過來,主要是學習這款車維修保養的方法,帶隊的人是王氏的一個中層領導,來到王家村後,王澤便詢問其情況。 “東南亞地區的道路非常適合這款車,雖然價格比起其他同類型車輛要貴一些,定價5500美元,可自從客戶看到了這款車強大的通過性和運載能力,紛紛選擇訂購。”經曆一番誇讚,主要都是在說車子有多麽好。 但他並不知道王澤的情況,他隻是以前的中層管理,現在負責汽車渠道售後建設工作,沒見過王澤。 所以他並沒有說出背後的內情。 這次能快速訂購這麽多,當然不會是隻靠性能,畢竟性能質量都需要長時間才能看得出來。 可以說各個東南亞的國家都是看在王氏集團的麵子上才購買的。 算下來一個國家也就買了幾百輛而已,基本都是官方購買,私人購買的數量經過他們統計,隻有四十七輛。 但他現在可是在內地,他哪裡敢說這些,他們這些被派來的人,都擔心會不會被內地官方抓起來審判,心裡怕的不行呢。 要不是王氏集團更可怕,他們其中不少人都想要辭職不乾了。 這些年,王氏集團有了自己的正規軍武裝力量,哪怕人數隻有幾千人,可單兵作戰實在太強了。 這些年這些隊伍可沒少出去和人乾仗,那個地方王氏飲品坊被威脅了,被打砸了,王氏就會讓所在國處理,要是處理不滿意,王氏集團就會派人親自去處理。 各國也在這些年,看到了這些人的戰鬥力,在他們看來,王氏集團的武裝人員,一個個都像是超人,你見過抱著重機槍到處跑的嗎? 你見過穿著重型防彈衣,還身輕如燕的嗎? 各國被教訓幾次後,王氏集團就已經不再被看做單純的商人財團了。 這種打出來的威名,才是這次卡車被訂購這麽多的原因,花點錢給麵子而已。 要是後麵質量跟不上,那後續的采購量肯定就沒多少了。 不過顯然王氏集團對這款車非常有信心,在一開始就是奔著大賣的節奏去建設的。 甚至車子都還沒到,售後渠道都開始率先建設了。 72年下半年,第一輛王02型防彈卡車下線。 軍方的人員參加了下線儀式,並且首批下線的十輛車直接被拉走,送去全國進行測試。 從高原到雪域,從森林到沙漠,處處都有這款車在暴力行駛。 如今的王家村,就不再是以前那樣到處小菌房,山間的平地,原本的村民住房所在,都成為了機械廠的廠區。 廠區被一條道路分成了左右廠區,左邊緊靠山體工廠,山體中一個個零配件廠房中生產的東西,直接送入左廠區開始組裝。 而右廠區則是發動機,變速箱等機器的生產地。 原本擁擠的機械廠,在更換地方之後,也沒有了混亂,變得井井有條起來。 中間的四車道道路兩旁,是開放的國營商店,糧店等生活所需店鋪。 而原本的村委和醫館,依舊坐落在道路旁邊,這裡也是整個王家村唯一留下來的老建築。 王澤走在王家村路邊,不由得感覺這裡已經有了後世的影子。 道路兩邊都是三層商鋪,不過雖然建設了不少,但大部分都是空置的,誰讓現在不能自由經商呢,他好似看到十年之後,這裡所有的商鋪都開始運營,那時候這裡一定會更加繁華熱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