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酒青衣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63章 談判不成,大軍前壓!,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載酒青衣客,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史慈頗為詫異道:“有何辦法?”

楚國上下這麼多智謀之士,都沒辦法解決問題,你能有何妙計?

崔玄策趕緊開口道:“我們高句麗上下,都願意將功補過。”

“但是五十萬石糧食,確實一下拿不出。”

“將軍看看這樣是否可行?我們先拿二十萬石糧食送往冀州。”

“然後再出兵南下,征討三韓之地。”

“從他們手中再征收三十萬石糧食,繼續送往冀州!”

“如此一來,豈不是就能解決問題了?”

楚國沒糧了,所以想要來搶高句麗!

但是高句麗不願意自己出錢,那就隻能去欺負其他人了!

三韓之地這會兒還是部落聯盟,士卒戰力極為低下!

以前是大漢朝廷罩著他們,所以高句麗也不敢太過胡來。

可現在大漢天子都自顧不暇了,曹軍哪能管到遼東來?

既然如此,慷他人之慨解決高句麗的問題,當然最劃算!

隻要征收糧食的時候狠一點,高句麗這邊一顆糧食都不用出!

反正三韓之地的百姓餓死,跟高句麗有啥關係?

崔玄策之所以還要先墊二十萬石,主要是趙雲方才已經說明了,冀州那邊情況太過緊急!

否則的話,高句麗上下一粒糧食都不用出!

可惜太史慈思索片刻之後,終於還是搖頭道:“此計不妥!”

崔玄策不解道:“此計為何不可?”

“楚王殿下要我們高句麗出糧五十萬石,我們雖然拿不出,卻也能夠從其他地方調運。”

“至於三韓之地,外臣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也是割據一方!”

“雖然尊奉上國,卻也隻是口頭表示罷了。”

“既然如此,楚王殿下又何須考慮三韓之地的百姓過的如何?”

崔玄策的言下之意是,三韓之地不是楚國本土。

反正他們也就是口頭臣服,並沒有多少實際表示。

既然如此,高句麗人直接南下搶糧又有何不可?

太史慈搖頭道:“不行就是不行,使者不必多言了。”

“這個辦法,其實長史大人他們也曾討論過。”

“但是最後時刻,終於還是沒執行!”

崔玄策這個辦法,聽起來好像很不錯。

反正不管糧食從哪裡來,隻要湊足五十萬石就行了。

可實際上,高句麗想要從三韓之地搶糧食,絕不會這麼順利!

畢竟三韓之地的百姓,也不是二傻子。

你來搶我們,還不許我們奮起反抗啊?

我們打不過,還不會一直往南跑?

那邊一拖,冀州百姓就要挨餓!

第二個問題是,一旦高句麗南下滅了三韓之地。

到時候整個遼東半島,就要被高句麗人占據大半!

如此一來,他們的實力必然更勝一籌!

這個結果,也不是楚國君臣希望看到的。

所以太史慈這會兒,也隻能直接打破崔玄策的美夢了!

聽到太史慈果斷拒絕,崔玄策心中頓時就是一怒!

但是考慮到自己目前處境,隻能深吸一口氣哀求道。

“將軍!楚王殿下要糧食,我們就答應給糧食!”

“至於這糧食到底從何而來,根本不重要啊!”

“關鍵是貴軍,可以兵不血刃就完成任務。”

“此計若成,必然是皆大歡喜的局麵,為何不行?”

太史慈搖頭道:“不必糾結於此了,使者是否還有其他妙計?”

崔玄策無奈道:“五十萬石糧食,實在太多了。”

“將軍能不能奏明楚王,稍微削減一些數量?”

“除此之外,再給我們更多時間籌集?”

崔玄策已經看出來了,楚軍這次,就是衝著丸都城那邊去的!

如果能夠想辦法說服太史慈半路收兵,就算拿出一部分糧食,也隻能咬牙認了!

頂多等到楚軍退走之後,再南下三韓之地搶回來就是了!

太史慈沉聲道:“五十萬石糧食,已經是楚王殿下寬厚了!”

“至於延遲交付,你覺得冀州百姓,現如今還能等得起?”

“使者要麼想辦法說服國主,直接答應條件。”

“要麼就自行返回,準備迎接本將麾下大軍!”

崔玄策微怒道:“將軍不要欺人太甚!”

“我們高句麗上下,至少還有十萬大軍可以拱衛國都。”

“貴軍遠道而來筋疲力儘,我軍以逸待勞氣勢如虹!”

“真要是大戰一場,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也!”

雖然高句麗這邊,確實不如楚軍實力強悍。

但是談判麼,當然也不能一味示弱。

尤其是,在自己反複勢弱還是不能達成協議的情況下。

當然也要稍微強勢一點,看看能否震懾楚軍!

然而聽到崔玄策此言,甘寧頓時大笑道。

“既如此,使者可以立即回轉後方。”

“讓貴國士卒,趕緊做好防禦準備!”

“否則的話,若是輕輕鬆鬆就能破敵十萬。”

“本將回去之後,還如何跟諸位同僚吹噓此番遼東之戰?”

雙方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發狠確實能夠威脅一下對方。

但是在甘寧看來,高句麗這邊,不過是一群土雞瓦犬而已!

所以崔玄策這番威脅,甚至連讓他動怒都不行,隻能引得發笑而已!

崔玄策滿臉無奈道:“將軍,這個條件,真的不能再降了麼?”

太史慈點頭道:“要麼不折不扣直接答應,要麼就是本將領兵向前大戰一場破開丸都城。”

“看在你是信使的份上,這就立即回去吧!”

丸都城是高句麗國都所在,躲在城中,至少還有城牆能夠依托。

可一旦主動撤離,到時候高句麗人哪能躲得過楚軍騎兵尾行追殺?

所以就算談判不成,太史慈也不怕他們直接跑路!

看到太史慈根本不願有半點讓步,崔玄策縱然是萬般無奈,卻也隻能老老實實火速返回丸都城!

兩天之後,太史慈手下四萬大軍,終於直達河畔!

從襄平城去往丸都城,必須要過河才行。

要麼從馬訾水東渡,要麼從支流渾河往東而行。

相對於主流而言,渾河水麵更窄,也更適合大軍渡河。

所以太史慈一路往東,幾番推算之下,終於還是決定從渾河強渡!

渾河以西,數萬楚軍早已經列陣完畢!

北風呼嘯之下,旌旗蔽日,軍容整肅!

喜歡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